人们为什么总是关注负面信息

  人们为什么总是关注负面信息?是处于本能的自我保护?还是在危机来临时的心理恐惧?


人们为什么总是关注负面信息

  关注负面信息:因为恐慌所以关注

  每当大的不利事件或灾难出现,恐慌总会先行一步,并迅速蔓延。

  有些恐慌,不分国界:千年虫危机毒胶囊、消毒水可乐、老酸奶明胶、2012“世界末日”说……这些有来由的危机让人倍感恐慌。

  这是一个恐慌的年代。股市“恐慌情绪”几乎经常可以从分析师口中听到,“油价恐慌”更是深入万千中国有车族的心扉,上班族对闷罐似公交地铁和道路拥堵的恐慌、外地人春节前买不到车票的恐慌、农民工讨工资而不得的恐慌、买房族对房价和政策变化的恐慌……凡此种种,都已经成了常态。非恐慌,不生活?这话听来有点绝对,仔细想想,倒也并非全无道理。

  当今天解决了温饱问题的中国人,却更慌了。公共安全、食品风险、奸商炒作、环境污染、常识匮乏,哪一项都可能带来恐慌性心理。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人的成长史,其实就是一部与恐慌作斗争的历史。

  公共安全的威胁人最容易产生恐慌

  发生在2011年春天的这股持续了三四天的抢盐风潮,让很多人忆起了几乎贯穿上世纪整个八十年代的物资恐慌。那一波断断续续近十年之久的商品抢购潮中,被抢购对象包罗万象。而引发恐慌性抢购的原因,不仅仅是物资紧缺,还有居民对价格涨跌的不适应。


人们为什么总是关注负面信息

  最初的恐慌要从艾滋病针扎事件说起。据说有人那天在天津滨江道的商场被扎,扎人者是一批河南艾滋病人,专门在商场、超市、路边等公共场所,用装有艾滋病毒血液的注射器乱扎市民,目的是报复社会。这就是轰动一时的天津“艾滋扎针”事件。

  针扎事件让城市恐慌了,相同的恐慌,2006年夏天在南方地区再次发生。当时流传的说法是,“有人将含有艾滋病毒的血液注射到西瓜里,食用会感染艾滋病病毒”。一时间,南方一些西瓜主产区西瓜无人问津,瓜农愁眉紧锁。

  常识的匮乏引发恐慌,继而又很容易变成公共安全事件。世纪之初的恐慌,从天津“扎针”风波开始,第一个高潮,则出现在非典病毒肆虐之际。

  在强大的自然面前,人类永远都是弱者。敬畏自然,开放信息流动渠道,尊重事实传播规律,才可能将恐慌降低到最小程度。那一年,中国人正是在这方面好好地上了一课,尽管过程曲折坎坷。从6月份起,社会秩序渐渐恢复正常,惊魂未定的人们稍稍得到了一些宽慰。

  非典之前的2000年,因康泰克含有PPA成分被国家药监局要求暂停使用和销售,人们所以对感冒药产生巨大恐慌,很多人一时间不敢吃药。而非典之后的2004年,湖南隆回县爆发波及千人的因注射卡介疫苗导致“肺结核恐慌”事件

  有时候,恐慌多半源于怀疑,怀疑源自不相信,不相信,这日子又该怎么过?

  人为什么如此关注食品安全方面的负面信息?

  养活人类的食品,最终却成了引发人们恐慌的主力军。这是当下中国的现实。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说“好东西多了,吃起来却有点不放心”。若仅是“不放心”就罢了,这隔三差五的食品安全事件,已经到了让人心惊肉跳的程度。


人们为什么总是关注负面信息

  仔细数数这些年我们对食品安全的恐慌,你会惊讶地发现,那些劣质食品居然为我们的生活奉献了如此多的新鲜词汇:2005年的苏丹红2008年的三聚氰胺和大实蝇柑橘2010年的地沟油2011年的镉大米……假设再加上中央电视台今年“3·15”刚刚曝光的含有瘦肉精的“健美猪”,谈食品色变的中国人,一次次为媒体上突然出现的奇异新闻而目瞪口呆,继而是惊慌失措不明因此。

  若说柑橘事件导致人们“谈橘色变”的反应的确有点夸张,那么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真相以及其引发的恐慌,却是至今是婴儿的健康问题。08年9月,三鹿奶粉导致婴儿“肾结石”的消息就不胫而走。而在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已经是整个行业的潜规则!

  人们之所以如此关注负面信息是因为人有保护自己的本能,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有危机意识是人的本能,人们在负面消息的“恐吓”中保护着自己的健康和安全。

2024-08-16 11:12:41

Related Articles

微博该关注正面OR负面信息惹争议

微博该关注正面OR负面信息惹争议
微博,这个开放即时的平台让温暖和感动传递,也让负面和黑暗及时被揭开.因为更自由的言论和个性的不同,最近微博该关注正面OR负面信息惹争议. 微博该关注正面OR负面信息惹争议 白**:开始害怕微博,讨厌微博,那些肆无忌惮的文字流氓,让这个社会更加寒冷.本来关注的好友和良师带给我们分享的智慧和生活的点点滴滴,粉丝们带给我们快乐.充实和感动.对于不同的看法,本来我们可以理性的去讨论或是争论,我们甚至可以取消关注或是拉黑.但是有一种暴力让我们想要逃去. 宋**:自由,确实是有代价的.看来兄台只能在纯净的一

睡眠不足会增大工作压力

睡眠不足,是现代人常用的养生问题.从保健养生的角度考虑,长期睡眠不足,会给你的健康造成重要影响,例如睡眠不足会增大你的工作压力.为什么睡眠不足,会让你压力倍增呢?下文做了具体介绍. 第一.没有得到充足的睡眠.如果你错过了每天晚上至关重要的八小时睡眠,那么很可能成为了压力的受害者.睡眠不充足会让人们在第二天疲惫不堪,倍感压力. 第二.情绪低落.当你觉得自己的性格开始变得极端,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都达不到你的期望,那么就要小心了,这中心态很可能造成你的心理压力过大,从而导致你的决策失误. 第三.过度关

负面情绪的自我调节

试着把自己的负面情绪说出来,可以有效减弱恐惧.惊慌等强烈情感对大脑的刺激,还能减轻你的悲伤和愤怒.所以当你陷入烦恼时,最需要的不是一个好参谋,而是一个好听众.今天,情感专家就来教你怎样不求人解决负面情绪的高招. 1 和自己说点事 和自己说话是最安全的发泄内心苦闷方法,非常值得推崇,对心中那个自己说话一样有效,只要把声音释放出来就ok.这可不是今天才发明的消解方式,在过去,无论教堂中面壁的忏悔者,还是寺庙中念念有词的祈福者,都是在对自己倾诉过程中获得解脱.真正能温暖自己的是自己的体温.和自己说点事

现代人不得不防的信息强迫症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通讯也变得越来越便捷,大家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已经渐渐的离不开,手机与电脑这种现代科技的产物,每个人身上都带有手机,一开始是为了方便联系,但是渐渐的成为的大众娱乐消遣的东西,人们变得依赖它. 有没有觉的自己有时候总是觉得手机在响,隔几秒钟就要看下手机是否遗漏了什么没看到的消息;经常低着头,手指在手机窄小的键盘上翻飞;如果哪天忘记把手机带在身边,就会坐立不安,有这样表现的人要注意了,这可能是患上了信息强迫症. 受困于信息强迫症的人,他们在海量的信息之中完全迷失了自己,强迫自己去关注

你要懂得如何应付恐惧和焦虑

很多人在度量自己某方面的未来的时候,往往是用的最坏的心态.甚至有人说做最坏的打算才会有惊喜!对这样的说法,个人以为确实是"又惊又喜"!生活中为了各种事恐惧和忧虑的并不少. 因此你要懂得如何应付恐惧和焦虑,不要用最坏的打算去换取不用冒险不用努力的过程. 令人精疲力尽的"展望"和总是处于弱势的心态往往是焦虑的根源.在焦虑者看来,不考虑生活中即将面临的危险是不现实的.所以应该做好准备.说到底,总做最坏的打算是因为:认为自己配不上更好的结果.这个生活态度就像是刹车装置,会决

韩媒称中国罗非鱼用粪便养大 或染大肠杆菌感染

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 韩国媒体近年来对中国商品的负面报道较为关注,只要是和中国商品有关的负面信息,很多媒体不经查证,就纷纷进行渲染和夸张.28日,韩国国内又出现"中国罗非鱼用粪便养大"的报道.记者看到,该报道当天迅速升至韩国最大搜索网站NAVER国际新闻浏览榜前几位. 据韩国<京乡新闻>28日称,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最近宣布,将对中国产的罗非鱼采取制裁措施,原因是中国人在养殖罗非鱼的池塘里给鱼喂猪粪,因此被大肠杆菌感染的可能性较大. <京乡新闻>称,

产后抑郁与孩子性别有关系吗

产后抑郁与孩子性别有关系吗
产后抑郁是很多女性都会碰到一个问题,这除了身体激素的一些问题外,有的人说跟生男生女也是有关系的,这是为什么呢?产后抑郁真得跟生男生女有关系吗?对于这种亚健康,女性应该怎么办呢? 产后抑郁与孩子性别有关系吗 当做妈妈的更了解男孩女孩之间的差异,就能更加安然地欣赏孩子一路成长的风景--无论你有一个男孩,还是女孩.两个妈妈带着孩子一起在餐厅吃饭,一个是男孩,一个是女孩,都是1岁多.男孩妈大部分时间里都在追着儿子满地跑,一会儿去水族箱看鱼,一会儿去餐厅门口看车,不时吆喝一声,"慢点!"&quo

男人躲避婚姻怎么办

在生活当中,很多的男女都会存在恐婚的心理.他们对于婚姻是一种躲避的状态.而且很多的男性朋友, 即便有固定的伴侣,但只要一说到结婚都会选择用各种各样的借口去回避,那么下面去看看遇到男人躲避婚姻怎么办? 细细看来,面对"围城",男人的"逃"有他们的理由. 从社会习俗来看,在婚姻问题上,男人要承担的社会责任显然更多.提到"结婚",女人想到的是感情的归宿.安定的生活.而男人则会想到买房买车.婚礼花费.一个孩子的长大成人.越是一线城市的白领男越有恐婚心态,

曝Y性男星勾引女制片 为新戏发肉麻露骨微信

曝Y性男星勾引女制片 为新戏发肉麻露骨微信
昨日一位知情人士在微博曝出另类少见的潜规则--男演员为新戏勾引女制片.该消息一出立即引爆微博,吸引众多网友关注讨论. Y男星勾引女制片 据悉,该剧由知名蒲剧演员.歌手段红跨界转型首当制片投资人,拟斥资千万投拍一部25集青春情感励志剧<没说不爱你>(暂定名),目前该戏在正式筹备阶段,11月初开机.除了由段红担任女主演之外,男女一号还锁定国内一线艺人,而一Y姓男演员混迹影视圈多年,但演技一直很一般,未有成名大作,而与其同期的不少男演员都已经晋升国内一线"小生",他却依旧在二线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