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以来,南方日报记者深入粤东西北地区,对8个地级市的20多个村落进行了调查,部分农村“垃圾围村”的现状堪称触目惊心。垃圾围村,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从表面上看,政府拨给农村的垃圾处理资金不够,农村垃圾处理硬件设备基础薄弱,村民没有公共意识,没有养成卫生生活习惯和垃圾分类意识,以及垃圾分类处理的科技水平低、污水没有三级划分排放,等等。然而,归根结底,是农村社会管理出了问题。
比如,垃圾处理资金不够,那么这些资金应当由谁去向政府财政申请划拨,为什么长久以来没有哪个部门去申请?村民没有公共意识和垃圾分类的知识,那么应当由谁去宣传公共意识,应当由谁去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农村垃圾处理硬件设施基础薄弱,那么应当是由政府财政去投入,还是由民间力量去投入基础设施更新?显然,这么多问题都不是村民可以自发解决的。很多农村社会管理应当是政府、市场和社会共同参与,以破解垃圾围村为例,政府要出部分资金,但只有市场参与才能让垃圾处理运转起来,只有社会参与才能降低垃圾治理的成本。 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