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培奶粉事件的背后

  近日,香港一机构CERResearch公司(简称CER)关于中国市场奶粉的调查报告引起轩然大波。昨天,被指为抽检样品中最差的雅培中国公司再度发表声明称:雅培在中国内地的产品符合标准,同时,雅培已与报告中所提及的6位专家取得联络,其中,报告中提及的3位中国专家表示,他们从未对CER报告发表任何观点。

  记者昨天询问雅培:是否将同批次产品送往第三方权威机构重新检测?香港市场对婴幼儿奶粉中乳清蛋白和酪蛋白的比例是否有相关规定?如果婴幼儿奶粉的比例为4.1:5.9的话,已经不符合中国内地市场的要求,那么是否符合香港市场要求?

  雅培昨晚回复称,香港政府规定,婴幼儿奶粉执行全球通用的CODEX婴儿食品标准;该标准对乳清蛋白和酪蛋白比例无规定。

  雅培还表示,CER检测结果指称的乳清蛋白和酪蛋白4.1:5.9的比例是符合CODEX婴儿食品标准的,雅培产品完全支持婴儿生长所需要的各种营养。

  雅培相关负责人徐小姐还表示,公司产品入关都有符合要求的各项审批手续,对于是否将产品提供给第三方重新检测,公司还在讨论中。

  对此,著名乳业专家王丁棉表示,香港市场对配方奶粉的要求是执行欧盟标准,严于中国内地,此前,内地就有奶粉企业欲出口香港,但被检测酪蛋白含量过高未能获准。国际上关于婴儿奶粉中乳清蛋白和酪蛋白的比例推荐标准是6:4到7:3,雅培此次抽查的比例却只有4.1:5.9,连国际标准的最低档都未达到。雅培应当给消费者一个客观公正的第三方检测数据。

  据了解,CER报告中得出结论:一款在香港购买的雅培一段喜康宝奶粉酪蛋白含量过高,新生儿食用过多的酪蛋白会导致肠道出血等症状。

  涉事专家

  称被调查公司恶意利用

  CER的英文版调查报告中引用了3名中国专家和3名外国专家的说法,而在中文版中,并未引用3名中国专家的说法。报告发布后,3名中国专家纷纷发表了“被调查公司利用”的个人声明。

  在CER调查报告第一段中,曾援引广东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陈裕明的言论,以证明雅培喜康宝奶粉存在质量缺陷。

  但陈裕明23日晚间率先在微博发布声明称,自己“是在咨询幌子下被恶意利用的所谓专家之一,这家调查公司不管其结论如何,手段过于卑劣!”

  陈裕明随后发表的个人声明称:“在CER报告发布前,本人对该报告的背景、内容、过程和结果毫不知情;在未经本人同意的情况下,该报告引用了本人不针对任何产品或特定事件所发表的学术观点;被引用的本人学术观点与任何产品和任何公司没有任何特指关系;在该事件中,本人与任何公司或机构不存在任何利益关系或冲突。”

  CER报告中引用专家观点的另外两名中国专家冯翔和刘静也同天发表了与陈裕明基本相同的个人声明。

  雅培昨天在声明中明确表示:6位专家表示,这份报告和它的结论不具有效性,在发布之前也未经过任何科学层面的核查。因此,有5位专家已要求撤回该报告,或者把他们的名字及用他们名字发表的相关言论从报告中删除。

  但是雅培中国昨天只向记者提供了4名专家的声明,另外两名外国专家的说法没有人提供证据。

  调查公司

  有必要向公众公开事实

  CER公司CEO晏格文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则表示,他们与报告中所有专家的联系或是通过电子邮件或是通过其他方式,都有录音或者其他记录。

  对于雅培所说的几位专家的个人声明,CER一相关工作人员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没有必要对此做出回应,因为我们能理解他们(指专家)。

  对于有说法认为CER背后有雅培的幕后竞争对手指使,对此,该人士表示,“这是没有理由的说法,也是无端的猜测”,他还再次强调,CER对中国奶粉市场调查的原计划是,要拿一个非常好的品牌作为质量对比的标杆,而雅培则是他们认为质量最好的一个,只是最终实际的检测结果却出人意料,这或许也是一个巧合。

  “我们认为有必要向公众公开事实,保障消费者利益。”该人士表示。

2024-08-14 15:47:38

Related Articles

雅培奶粉何时才能无毒

2009年12月25日,在圣诞节这个特殊的时间里雅培的日子很不好过.宝鸡的杨女士在宝商家美佳超市为8个月大的孙女购买了一盒新加坡生产的雅培进口奶粉,回家打开外包装盒后,杨女士突然发现奶粉的内包装袋上粘有一个死掉的虫子,形状和玉米粒大小差不多,还有一大片虫尸随着包装盒的打开而散落.随后杨女士借助媒体渠道进行投诉...... 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的雅培公司已拥有了上百年的悠久历史,其母婴奶粉产品风靡全球.不过再大的牌子也会有跌跟头的时候.前不久陕西宝鸡市场上的雅培奶粉惊现虫尸,更要命的是宝鸡雅培奶粉

雅培奶粉吃出异物竟称对人无害

雅培奶粉吃出异物竟称对人无害
雅培奶粉吃出异物竟称对人无害."我的小孩吃雅培的腹泻奶粉,吃了三罐后不但病情没有好转,而且还在第四罐奶粉中挖出一个蚕茧状的异物结块."8月15日,家住佛山市禅城区的张美玲女士向本网记者报料. 据张女士反映,她的小孩从6月中旬开始腹泻,在医院治疗时医生建议给小孩吃腹泻奶粉.张女士买了4罐雅培腹泻奶粉,吃完3罐后不但没有好转,病情还加重了.第四罐奶粉开罐后吃第二回时,张女士竟从罐里挖出一个蚕茧状的异物结块,此结块呈半透明状,内部空心,非奶粉物质. 据了解,这罐奶粉是张女士于7月16日在佛山

雅培奶粉发现半截避孕套 奶粉已吃4/5袋(图)

奶粉里的避孕套 15日,家住杭州萧山靖江街道的李先生打进本报新闻热线,他在给女儿喂的奶粉时,竟然发现了大片塑料异物,用勺子拿出来仔细查看后,竟然是半截避孕套. 记者来到李先生家时,他正抱着女儿.孩子白净的脸上发出多块红疹.李先生说,女儿以前没有这个症状,前几天才开始出现红疹."起初,我以为是冻疮,直到3月12日,我在给女儿喂奶粉时发现了这个避孕套才怀疑和奶粉有关." 3月12日,李先生照例打开奶粉盒,用勺子装奶粉时,一个露出的塑料膜引起了他的注意.随后,他用勺子继续深挖几下,没多久,一

雅培奶粉再陷"异物门":今年已是第三次(图)

雅培奶粉再陷"异物门":今年已是第三次(图)
雅培婴幼儿奶粉现异物郭小天 摄 来源:新华网 中国经济网综合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一消费者在雅培喜康力二段奶粉里发现了一个类似于米粒大小的棕色的异物,质地有些硬,很难辨别是什么东西.经雅培工作人员查看后仍不知此异物是什么,对于消费者提出的要求,该工作人员称只能答应赔偿一盒奶粉.据记者了解,雅培奶粉自今年以来可谓风波不断,仅奶粉中出现异物就已经是第三次被曝光. 雅培奶粉又现异物 公司态度不明确 据新华网报道,消费者陈女士13日在家附近的物美超市购买了两盒雅培喜康力二段奶粉,回家竟发现奶粉中有一个米

孙咸泽任药监局副局长 曾因三鹿奶粉事件记过

孙咸泽任药监局副局长 曾因三鹿奶粉事件记过
国家药监局副局长孙咸泽. 新京报讯 (记者蒋彦鑫)任国家药监局食品安全协调司司长时,曾因"三鹿"奶粉事件被记过处分的孙咸泽,近日被任命为该局副局长. 孙咸泽,江苏连云港人,早年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曾任成都制药一厂制药工程师.车间主任.厂长助理,后任四川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处长.副局长;2003年6月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历任食品安全协调司司长.食品安全监管司司长.药品安全监管司司长. 2009年3月,中央纪委.监察部对三鹿奶粉事件中负有重要责任的有关人员作出处理,决定给予时任国家药

卫生部回应"圣元奶粉"事件 对早熟婴儿开展会诊

针对媒体报道的有女婴疑因食用某一品牌乳粉导致性早熟问题,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10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对此高度重视,并已责成湖北省食品安全监管领导小组办公室尽快核查并妥善处理.一有结果将尽快公布. 据了解,湖北省食品安全监管领导小组办公室已经组织当地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抽取该品牌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测,并组织医学临床专家对女婴进行会诊.同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女婴患病与食用奶粉之间的关联. 邓海华介绍,儿童的性早熟在临床上应该有严格的.科学的诊断标准,它分为真性性早熟和假性性早熟.根据世界卫生

奶粉喝出蛆虫是何原因

最近,饮食安全成为了百姓最关心的事情.6月7日有媒体曝光,奶粉喝出蛆虫.在雅培奶粉事件的背后, 究竟有着怎样的原因.下文介绍了奶粉喝出蛆虫是何原因? 消费者称在奶粉中喝出蛆虫 给孩子喂奶后,却在奶瓶嘴里发现了一条死去的蛆虫.奶粉喝出蛆虫是何原因?昨日下午,遭遇此事的郑州一位年轻妈妈向本报投诉称,她为女儿购买的雅培金装"喜康力"二段奶粉里,喝出了蛆虫,这让一向爱女如命的她,惊恐不已,而雅培公司方面的回应,则让她难以接受.据胡女士转述,在查看奶粉的包装后,该工作人员承认该罐奶粉确系雅培奶粉

中国奶粉消费量世界第一背后的质量焦虑

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奶粉消费量最大的国家,但同时,恐怕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家长,像中国家长一样对奶粉忧心忡忡. 谁利用了公众焦虑 "六个品牌都不合格,其他的五个是哪个啊--愁人""以前都是国外的奶粉好,那就吃国外的,贵咱也吃.但是现在国外奶粉也频频出问题,让我们做妈妈的揪心啊--宝宝要进化,进化得百毒不侵才行啊!"3月底,点开宝宝树等育儿论坛,随处可见众多妈妈们围绕雅培抱怨吐槽的帖子,担忧之情溢于言表. 担忧源于<财经周刊>的一篇报道.这篇标题为<

雅培称吃出甲虫奶粉同批产品未收到其他投诉

日前,有媒体报道指西安一消费者报称在雅培奶粉中吃出"异物"死甲虫,消息经曝光后引起关注.昨日,雅培相关工作人员在接受查询时表示,公司现正在对有关情况进行调查,又称截至目前,同一批产品没有收到任何其他投诉. "我们在营养品生产环节的质量标准涵盖原料采购.加工到最后产品装箱各环节.在生产环境.生产设备和过程中,都致力于达到工艺和清洁的最高标准."雅培的上述人员称:"所有产品在出厂前都经过严格测试和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