妞妞很喜兴,虽然只有两个多月大,可你逗逗她、冲她笑,她也对着你笑。
一天,姥爷抱着妞妞,绘声绘色地对她说“啊——”,她就一脸喜气地回答“哈——”,祖孙两人如此“对话”长达12次之多。姥爷高兴得逢人便夸赞妞妞的“壮举”。
妞妞的行为是对姥爷的模仿,只不过她还不具备说话的能力,发出的声音不够准确,但不可否认的是,她对这个世界已经很感兴趣了。
模仿你听听宝贝怎么“说”
核心提示1我也想交流
“我一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开始模仿爸爸妈妈的举动,因为这些对我来说都太有意思了——借此和爸爸妈妈“说说话”!比如,妈妈在我眼前晃动奶瓶并张开嘴,我照着妈妈的样子也张开嘴,立刻就能看到她的笑脸。所以,在爸爸妈妈吐舌头、做出亲吻的口型或拿着拨浪鼓摇晃的时候,我也学着‘照方抓药’。”
宝宝最初的模仿可以理解为父母和孩子之间交流的一种方式,它是亲子交流的第一步。孩子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把你当成了偶像,绝对信任、爱你没商量。一个很好的例证就是:当你把宝宝拥在怀里,他同时也紧紧地抱着你,实际上是通过模仿传递他对你的爱,就像你爱他一样。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你和宝宝的交流实现了,彼此都获得情感的满足。
核心提示2我和爸爸妈妈一样能干
“每次看到爸爸妈妈拿起一件东西又放下,我别提有多羡慕了!幸好,我6个月大以后也能抓起响声玩具、攥紧,再松手扔掉,一次又一次,真是有意思。我还能趁姥姥不注意把她洗好的葡萄拿来捏,用手使劲一攥就流出好多水;或者学着爸爸的样子把塑料纸揉搓成一团,听听我自己亲自制造出来的响声;到我15个月大的时候,就能拿起梳子,一下一下、像模像样地学着妈妈的样子梳头了,真是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瞧,我能和爸爸妈妈一样能干了!”
专家研究发现,6~9个月的宝宝理解他人行为的能力有了比较大的发展,而且有了“行为导致结果”的意识,虽然还不清楚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但他们已经开始把事物与目的结合起来。此时,模仿可以起很大作用,并带给宝宝一个个重大的发现:哦,原来生活是这个样子的!孩子是从模仿中学习各种技能和语言的,他们最先获得知识、认识世界、逐渐产生自我意识的一个途径就是模仿。
核心提示3我不是孤孤单单的
“我想知道自己怎么和别人相像,别人又是怎么和我相像。于是我喜欢把自己和其他人做对比,模仿他们的所作所为。比如:把妈妈的围巾缠在自己的脖子上、再挎上个小挎包;或者拿起遥控器当手机,学着爸爸的样子打电话。那个时候,我觉得自己和爸爸妈妈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因为我不愿意自己是孤孤单单的一个人!”
孩子非常渴望自己能够像他所爱的人那样,在这种愿望的驱动下,1岁半以上的宝宝不仅模仿亲人,还模仿身边的小朋友、电视中的人物,只要他们喜欢,就会主动改变自己的行为而去“迎合”他人。
核心提示4我知道了妈妈的心情
“我不高兴的时候妈妈冲着我笑,我的不愉快一下子就被赶跑了。妈妈的表情真是丰富呀:她快活我跟着快活、她惊讶我跟着惊讶、她紧张我也害怕、她生气的时候我的心里也不痛快……一句话:模仿,能让我感受到妈妈的心情。”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宝宝在模仿父母的表情时,其大脑神经细胞——镜像神经原使能他推己及人,从而体会到父母的心情。也就是说,通过对身边人表情的模仿,宝宝学会了善解人意。
模仿让宝宝“步步高”
宝宝一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开始了对爸爸妈妈全方位的模仿,其模仿能力随着认知能力的提高而提升。而你要做的,就是为宝宝提供一个良好的“模仿环境”,自己不做“坏榜样”。
●给宝贝一个正面的回应
模仿宝宝的行为实际上是向孩子传递一种肢体语言,是表扬和认可宝宝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当父母模仿孩子的时候,他将感到自己得到了爸爸妈妈的尊重和认可。所以一旦宝宝有了好的举动,比如把自己的小被子盖在娃娃身上,你千万不要吝惜学着他的样子做一做,宝宝会从中受到鼓舞。而当宝宝模仿了父母好的行为,比如拣起地上的废纸扔进垃圾箱,你的微笑、拥抱和夸奖则是对他最好的鼓励,能激励他继续努力做得更好。
●架起超越模仿的阶梯
模仿使宝宝的幻想变得丰富、使他的世界充满神奇。所以,当宝宝拿着话筒模仿电视上的歌星唱歌的时候,他俨然把自己想象成了一位歌唱家;而当他学着超人的样子帮助被别人欺负的小朋友时,他将在模仿中培养出自己的正义感。你所要做的,就是给孩子及时的鼓励和恰到好处的指导,比如说清楚歌词或给出具体的帮助小朋友的方法。
模仿是创造的前提。爸爸妈妈应该创造良好的条件教孩子模仿,比如画画,这样既丰富了孩子的认知经验,又能让孩子在模仿中学习本领。但是,如果你发现孩子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重复画一种小动物,比如小兔子或小蜗牛,千万不要责备他绘画的单一和没有进展,而是给他时间,耐心地等待他自由地画。说不定哪一天,他就能画出一对快乐的蜗牛母子,蜗牛妈妈驮着小蜗牛一起嬉戏。因为,他有可能从袋鼠妈妈和袋鼠宝贝身上获得启发,也想让蜗牛妈妈带着她的孩子到处去旅游!
无论如何要相信这一点:宝宝对正确的事物模仿越多,积累的生活经验就越丰富,想象和思考的空间就越开阔,创造的灵感就越活跃。
●好“范本”成就好行为
如果我们希望孩子从小尊重他人、爱护他人,那么在带着宝宝外出时我们就该主动和碰到的熟人打招呼。其实,与其一遍一遍地把规矩讲给宝宝听,不如直接做给他看。给孩子一个好的“范本”,作为模仿的依据,这种“正”强化的结果是巩固了宝宝好的行为,最终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宝贝惊人的模仿能力,是他身心快速成长的催化剂。
绕开这些错:
●无意中做了坏榜样
假如爸爸妈妈明明是为了宝宝好,但情急之下忽略了自己的表达方式:言辞不够文雅、态度过于激烈,那无疑是以他们的“好心”做了坏榜样。因为,“粗暴”的形象一刹那就在宝宝的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他们在愿望得不到满足或心情不好的时候,最先“反射”到大脑的解决方式就是以同样粗暴的方式对待周围的人——小宝贝还不具备分辨是非的能力,好的坏的统统兼收并蓄。因此,“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是要时时牢记的。
●不好的模仿也好玩
宝宝用他稚嫩的手指头夹着一支笔或是一根细长的饼干做出吸烟的样子,让你觉得很好玩,忍不住哈哈大笑,甚至夸他“真聪明,学啥像啥”。如果你真有这样的言行,那就是对宝贝的误导!因为你的关注、你的表扬,孩子会模仿得更起劲,日后很可能从爸爸的香烟盒里小试一番。对付孩子不良模仿比较好的方法是“冷处理”——得不到回应,自然失去了再次尝试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