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古煎煮经方更显奇效

  《伤寒论》对药物的煎煮方法十分重视,其煎药方法除了常见的先煎、后下、烊化、对服之外,还有一些更特殊的煎药方法,这些特殊的煎药方法广大中医师在处方医嘱时常常被忽略,而影响到中医汤剂疗效的正常发挥。

  1.加酒同煎法 如炙甘草汤,原方要求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同煎。佐清酒同煎目的在于借酒行气血、通经络、和阴阳,助行药势、宣痹通阳。尤其在补阴剂或气血双补剂中加酒能够通行药性,达到补而不滞之目的。炙甘草汤是治疗气虚血少之脉结代、心动悸的常用方剂,在煎药的同时加入清酒,不独增强通心阳、推动血行之作用,而且还使诸养阴药滋腻之性得清酒而消除。此外酒还是一种很好的溶媒,加酒同煎,方剂中的有效成分能够最大限度的溶出。笔者在10年前用炙甘草汤治疗数十例老年心动悸、脉结代、少气少苔患者,收效惘然,遂在活血化瘀、通阳益气等治法及方剂中变来变去,在越变越乱自己更加纳闷之余,又回过头来翻阅《伤寒论》中的炙甘草汤,发现忽略了原方中的加酒同煎法,令自已遗憾不已!从此以后,再遇心动悸、脉结代患者,或被西医诊断为肺源性心脏病、冠心病的患者,处以炙甘草汤时,据脉症情形必告知加入50~250ml数量不等的黄酒同煎,始从仲师方中体会到了炙甘草汤在临床实例应用中的“鼓桴之效”。

  2.加蜜同煎法 如陷胸丸,以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温顿服之。仲师在方中加蜜之目的有四:一是为了缓和陷胸丸的峻烈药性变峻下为缓攻;二是取其和中之效,顾护胃气;三是取其甘润缓急之功,辅佐主药发挥作用;四是取甘以矫味。《本草纲目》云:“蜜,其入药之功有五,清热也、补中也、解毒也、润燥也、止痛也”;“和百药而与甘草同功”“和营卫、润五脏、通三焦、润脾胃”。今天有些医师在处方时往往舍蜜不入,使方剂疗效不能尽最大限度的发挥,甚为遗憾。

  3.米熟则汤成 如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白虎加桂枝汤、竹叶石膏汤、麦门冬汤等。这些方后均注有“米熟成”,米熟则汤成,目的在于取稼穑之品粳米甘平之性,在补养脾胃、顾护脾肺之阴的同时,缓其方中其它药物之寒降性能,使药性在中上焦持久地发挥治疗效用。由于粳米是一味药食两用、以食为主的品种,属多数药房、药店配方“断档”饮片,医师处方、药师配方时只是告知病家或患者从自家的米袋中抓出“一撮”放在它药中一起煎煮,在处方或配方有粳米的处方时,“抓一撮大米放入”成了医师或药师们的“口头禅”,很少有医师或药师告知病家或患者“米熟汤成”这个煎煮的“度”!

  4.麻沸汤渍服 大黄黄连泻心汤是治疗胃脘部堵痞塞、按之柔软属气痞的有效方剂,仲师在方后注曰:“上二味,以麻沸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服”。因何要用麻沸汤渍之?就是因为大黄、黄连气厚味重,长时间煎煮后,多走肠胃而具泻下作用,故本方不用煎煮之法,而以滚开的沸水浸泡少顷,绞汁即饮,这种特殊煎法所得汤剂就能达到取其气、薄其味而除上部无形邪热之目的。同样,仲景在使用附子泻心汤治疗“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时,将“三黄”用麻沸汤二升渍之,以清泻上部之邪热而达到结散痞消;再将附子“别煮取汁”而发挥温经固表之功。

  5.去滓重煎法 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均属和解剂,分别用于和中降逆消痞、和胃消中,消痞止利、和胃降逆,散水消痞。方后注曰:“……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云“去滓再煎”者,就是使用浓缩法减少药物的体积,让患者服药量不致过多,其目的在于使“三泻心汤”和阴阳、顺升降、调虚实之功卓著。药性和合,不偏不烈,更适合于半表半里、升降失司、寒热错杂之证。

  6.先煎去上沬 仲景在麻黄汤、葛根汤、葛根加半夏汤、桂枝加葛根汤、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越婢一汤、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葛根黄芩黄连汤、小青龙汤、大青龙汤等方剂中,对麻黄、葛根的使用均注云:“……先煮麻黄、葛根,去上沫,内诸药……”其用意不仅在“去上沫、恐令人心烦”与“缓其性”,还在于增加药物溶出度,增强方剂的临床疗效。

  上述方剂的特殊煎法,从医师处方到药房调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忽略现象。近三四年来,笔者利用下乡支农、外地出差或本地药房抓药、查看中医处方及询问病家等诸多方法就“先煎去沫”常用方葛根汤、“去滓重煎”的三个泻心汤方、“麻沸汤渍服”的大黄黄连泻心汤、“米熟汤成”的竹叶石膏汤、“酒药同煎”的炙甘草汤进行了调查,发现这些特殊煎法的摒弃现象十分严重,药房、药店有80%的调剂人员对“麻沸汤渍服”不知所云;90%以上的中医师在处方葛根汤、小青龙汤等含麻黄、葛根的处方时,对方中的麻黄、葛根没有“脚注”、“先煎去上沫”;超过大半的中医师对去滓重煎、酒药同煎、米熟汤成等这些特殊煎煮法在处方时不告知、不“脚注”。在基层就连那些中医“经方派”们也摒弃了这些特殊煎煮法,的确令人不可思议。

2024-10-20 09:36:18

Related Articles

中药煎煮前忌沸水泡

中药煎煮前忌沸水泡
中医自古以来就是很多人比较亲睐的治病方法之一.汤药是中医特点之一,但对于煎药很多人不熟悉,不知道怎么煎药才能最大的留住药效.中药在煎煮之前的泡很为关键,要注意哦. 中药煎煮前忌沸水泡 为了提高汤剂的疗效,对中药的煎法历来都很讲究,如明朝李时珍说:"凡物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煮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清代医学家徐灵胎也说:"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与不效,全在于此."为了提高汤剂的疗效,必须重视中药的煎煮.有人习惯于在中药煎前用沸水浸泡

煎煮中药需注意的事项

煎煮中药需注意的事项
在中医里有不少中药方剂,专家提示,煎药服药看似简单,其实讲究有不少.今天,小编我就为你盘点在煎煮中药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七个事项,下文做了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 1.中药要清洗 中草药大都是生药,在出售之前一般都进行了加工炮制,煎煮之前一般没有必要淘洗.如果的确觉得草药有些脏,可在浸泡前迅速用水漂洗一下,切勿浸泡冲洗,以防易溶于水的有效成分大量丢失,从而影响中药疗效. 2.选择合适的水 水质同样会对中药的药效产生影响.对煎药用水,历代名医均有严格要求,如李时珍将煎药用水就分为雨水.露水.雪水等五种

中药煎煮应该用哪种水呢

我们在煎煮中药的时候,是要讲究方式和方法的.中医治病,经常会用到各种中药,不同的中药,它们的煎煮方法会各有不同.在煮药的时候,水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药效.中药煎煮应该使用哪种水呢?下文做了介绍. 水是历代中药煎煮选用的最常用的溶媒,从现代化学分析的角度来说,水可以溶解中药材中的生物碱类.甙类.有机酸.鞣质.蛋白质.糖类.多糖类及无机盐等有效物质,水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具有易获得.溶解性强.分子结构稳定的特点. 我国的古代先祖很早就认识到水具有特异性,这些特异性取决于水的天地之大自然的气运等诸多条

中药煎煮讲究器具火候

利用中医中药来治病,你需要先来了解煎药服药的基本常识.中医提示,如果你煎药的方法有问题,那就会影响药方的治病功效.今天,小编我就为你解读,关于中药煎煮里的器具火候知识. 首先是器具,煎药器具以砂罐或瓷罐为佳,切忌用铁.铜等金属器具,因为大多数药材与金属接触后,会发生化学变化,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其次是浸泡,在煎药前要先用清水将药材浸泡30分钟,使其软化,然后再加热煎煮,而不能直接用沸水煎煮,否则药物里的蛋白质很快就会凝固,影响中药内有效成分的煎出.至于应该加多少水,要根据用药量而定,一般以水面超

不同中药种类的煎煮方法

中医在治病的时候,会使用中药.中药在煎煮的时候,会有一些注意事项.不同种类的中药,煎煮的方法也会有不同.那么,不同中药该如何煎煮?接下来,我们就为你介绍一些方法,让你可以了解中药的正确煎法. 一.煎煮中药必须掌握好火候 中医有"武火"(大火)."文火"(小火)之分,这是很有科学道理的,一般先大火煮沸,再改小火,以免药汁溢出及过快熬干.对质地轻.具有升散.易挥发的药,如花.茎.叶等,大火煎,沸后改小火煮10分钟即可.对质重.具有沉降.滋补类药,如根.块.矿物质等,大火

在煎煮中药时该如何正确加水

我们在去中医医院看病后,会拿回来很多的中药,需要自己的煎煮.而,煎药服药,是很有讲究的.为了更好的让药性释放出来,我们会在煎煮中药的时候加水.那么,什么是加水是最合适的?又应该加多少水呢? 1.传统加水法: 将中药置于砂锅内,用手将药摊平,然后加入高出药面3-4厘米(小拇指高)的水.此方法最为简单方便,使用最多,但是准确度稍差. 2.量器加水法: 即采用量杯或量筒加水,按不同的治疗药物及其头煎.二煎加不同量的水.上海市药材公司规定各类药煎煮的加水量为:调理.滋补药,头煎700-900毫升,二煎4

煎煮中药时应该注意什么细节

对于中医的治病方法越来越多的人深信不疑了,因为发展了这么多年了,真的是有一定的高明之处的,人们使用中药治病的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药治本,但是煎药服药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过程中也有很多讲究的.煎煮中药时应注意什么呢? 古代中医对于煎药用的容器还有火候要求都是很严格的,除了这些煎煮中药时还应注意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关注一下: 一:手别碰药 用手抓药好像是不上大雅的事情,但是日常洗手的时候经常食用香皂或事涂抹护手霜的额人要注意了,买回来的中药,大多是用纸包包着的,有的是用塑料袋做成的小包装.把药放进煎药容

煎煮中药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煎煮中药注意事项你知道吗,现在很多人都喜欢用中药来治病了,因为中药是可以治本的而西药见效很快副作用也是比较多的,可是在煎药服药的时候中药是有很多的讲究的,如果想要利用中药治病就需要知道煎煮中药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煎煮中药时候水量的撑握 煎药时一般以水漫过药物半寸左右为宜.煎药的用水量应一次加足,不要中间数次加水,更不能把药煎干了再加水重煎,煎干的药应弃掉. 具体煎煮方法 首先应该先将药物放入容器内,加冷水漫过药面,浸泡30-60分钟,使有效成分易于煎出. 一般药煎两次为宜,第一次先用武火煮沸,再

五大类中药煎煮有讲究

在中医里有很多的中药方剂,它们都需要你来煎煮.中药有很多,不同种类的中药,其煎煮都是有讲究的.接下来,小编我就为你具体介绍,五大类中药的煎煮讲究,让你对于煎煮中药多一些了解. 中药在煎制时有很多讲究,如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等,其中,以下五类药是不宜煎或不宜久煎的. 阿胶类 阿胶.龟板胶等大多是高分子物质,若与其他药物共煎,既易粘锅,又易糊,所以这类药最好是先烊化,再溶入煎好的药汤中服用. 芳香类 麝香.冰片.樟脑.苏合香.安息香等芳香类药物,其有效成分在常温下极易挥发,一旦被煎煮,药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