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虚质是指阳气虚衰的病理现象。阳气有温暖肢体。脏腑的作用,如阳虚则机体功能减退,容易出现虚寒的征象。常见的有卫阳虚。脾阳虚。肾阳虚等。阳虚主症为畏寒肢冷。面色苔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脉沉微无力等。
“阳虚体质”又称为“虚寒体质”.明显怕冷,手脚凉,对气候转凉特别敏感,或腰背部有冷水浇的感觉;喜喝热茶、热汤,疲乏无力,动则心慌、气短、容易出汗,或大便稀薄,受寒后易腹泻,劳累后浮肿,或夜间多尿,性欲减退,男性易阳萎、早泄,女性月经减少,情绪低落、意志消沉、有孤独感。
除了怕冷和手脚凉这两个显著的特征外,阳虚质女性往往还会有下面这些特征:
面色白
这类人看上去白胖胖的,但是白得没有光泽神采,嘴唇颜色也偏淡。有些人眼睛周围还会有黑眼圈。因为眼圈和口唇是反映脾脏情况的区域,黑眼圈和口唇颜色暗淡的人,通常都有一定程度的肾阳虚或者脾阳虚或者二者兼有。因为脾阳虚很容易影响到肾,从而导致肾阳虚的发生。
口淡不渴,喜热饮
这类人总觉得嘴里没味,而且不爱喝水。如果想要喝水的话一般会选择热饮料,一杯热可可下肚,她们会觉得马上舒服不少。
自汗
这类人抗疲劳能力差,稍微活动一下就会大汗淋漓、气喘吁吁。有时候甚至没有活动,也会不自觉地就出汗,诡异至极,中医将这种不因劳累、炎热、衣着过暖、服用发汗药等因素而出现的时时汗出,动辄汗出益甚的情况称为“自汗”.
小便多
这类人夜尿多,晚上起夜两三次,非常影响睡眠,相当令人讨厌。有的人还会有小便解不干净的感觉。这类女性的尿色清白,不像一般小便那样有点黄。
大便稀
阳虚质的大便大多不成形,甚至会“完谷不化”,也就是大便里出现没有被消化的食物,吃什么拉什么。有的人还会出现“五更泻”:大清早的就得起床上厕所,解出来的还是稀大便。
精神不振
这类人和气虚质的人一样,总觉得神疲乏力,有些提不起精神。
耐夏不耐冬
这类人怕冷不怕热,夏天比较好过,冬天就难受了,很容易感冒,中医看来,就是易被风、寒、湿邪所侵。
性情静
这类人一般比较安静内向,不大说话,不喜欢活动,睡觉喜欢蜷卧。这类人的情绪比其他体质的人更易消沉,容易有抑郁的倾向。
舌淡苔白滑
这类人可以对着镜子看看自己的舌头,一般都是胖胖的,有的甚至有牙齿压迫的痕迹,舌头的颜色偏淡,舌苔呈白色,唾液比较多。某些阳虚质的人,明明阳虚,偏偏要装“热”,出现长痘、口臭,甚至心烦失眠一类的“热火朝天”的症状。其实这是假象,是由于下焦阳虚,导致根基不牢,出现阳气虚浮的现象,虚浮的阳气飘到人体的上部,于是出现牙痛、口臭、心烦失眠、面部发红、皮肤油腻甚至冒痘等诸多貌似上火的症状。这种特殊的阳虚类型中医称之为“上盛下虚”或者“上寒下热”.同时,身体下半部分则表现出中医所谓的“寒像”:夜尿多、大便不成形、白带清稀、腰膝酸软等。这类人千万不可盲目败火,动不动就吃清热解毒药,一定要致力于解决阳虚这个根本,不然只会适得其反。(参考:舍胖嫩与慢性营养障碍,血浆蛋白减少,舌组织水肿有关。还有人认为某些疾病时舌体淋巴回流障碍、结缔组织增生或内分泌功能低下、水代谢障碍均可造成舌胖。舌体胖大压迫齿缘因而形成齿痕。)
阳虚其实分很多种:脾阳虚是阳虚中最常见的类型。脾阳虚的女性通常食欲不好,容易犯恶心和打嗝,甚至干呕、反酸,大便清稀不成形。这类美人也常有腹痛腹胀之感,喜温喜暗;常四肢不温,面白不华或虚浮,口淡不渴。胃阳虚的女性总觉得胃部不舒服,胀胀的,闷闷的,严重的话会出现火烧一样的疼痛。
体格检查:手足不温,腰腹部冷,面色淡白无光泽,或面色黑,舌淡白,舌体胖嫩,脉搏沉弱无力。阳虚体质的血压偏低,免疫功能减退,甲状腺素分泌减少,肾上腺皮质功能降低,性激素水平下降。
根据临床经验,辨阳虚体质可参考以下各项:1、常年四肢不温,体温低于常人,是阳虚体质的特征;2、具有气虚体质的基本特征(见首篇“气虚体质的表现”~节);3多见于老年人;4白天容易打磕睡;5有慢性失血(如月经过多、痔疮出血、消化道出血等)或慢性泄泻。
手脚冰凉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冬天血液的新陈代谢减缓,低气温使血管收缩,血液回流能力减弱,使得手脚,尤其是指尖、脚尖等部尾的血液循环不畅,末稍神经循环不好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