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在日常生活中,都喜欢听音乐,唱歌。中医专家认为,音乐是有治病功效的。究竟,音乐是如何治疗疾病的呢?接下来,小编我就为你具体介绍一些,关于音乐治病的中医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现代人多患时代病,最普通的是神经衰弱,更严重的是精神分裂,即心意不能统一。早在音乐产生的时代,人们就已经知道音乐能影响人的精神状态,有助于治疗某些疾病。《日约》上就记载了所罗门王召大卫鼓琴驱魔以消除精神不宁的故事。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音乐有助于人们健康,恢复内心的和谐。中世纪西方各国的天主教堂,曾用圣歌来治疗疾病。中国古代典籍也常常谈到音乐对精神的治疗作用,《春秋》记载有用音乐为人治病的情况,《乐记》中说“乐行而伦清,耳聪目明,血气平和”。
到了现代社会,许多思想家、音乐家和教育家都十分重视音乐的社会作用,指出音乐可以改变人的情绪。一个人从小热爱优美健康的音乐,对他身心、性格的形成以及精神境界的提高都会有很大的好处。还有一些医学专家和医学工作者选择了音乐学作为自己的专门研究方向,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
西方最先较系统地介绍音乐治疗疾病的著作是英国R·布朗的《音乐医学》。奥地利医生P·利希滕塔尔所著的《音乐医学》更详细地介绍了19世纪初在这方面的探索成果。19世纪中叶,音乐疗法曾在欧洲一度风行。大规模应用音乐疗法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初用于治疗伤病员中的精神疾病,由于发现其效果明显而被迅速推广。
上世纪50年代,美国成立了音乐医疗机构和国家协会,探索和推广音乐疗法。随后,西方各国也纷纷成立这类组织,并有国际性的专业交流活动。
目前,世界上音乐治疗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用柔和、优美的音乐安抚烦燥不安或受压抑的精神疾患。这类音乐也可治疗失眠症、抑郁症等。国际上一些音乐治疗研究中心的科学研究表明,舒曼的《梦幻曲》、舒伯特的《小夜曲》、勃拉姆斯的《摇篮曲》、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圣桑的《天鹅》、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等都有这方面的疗效。
二是用轻快的音乐鼓舞和振奋精神。可以治疗精神痴呆症、老年性退化麻痹症、消极自我封闭症等。德国著名的音乐治疗学家A·西尔伯曼,曾对125人次精神呆滞症患者做过实验,让病人静处聆听格什文的《蓝色狂想曲》、柴可夫斯基的《小天鹅舞曲》和《西班牙舞曲》、萨拉萨蒂的《吉普赛之歌》、贝多芬的《F小调(热情)奏鸣曲》和《第五(命运)交响曲》、门德尔松的《春之歌》等音乐,其中87%的患者都有满意的疗效。
三是将不同性质的音乐先后演奏。释放患者的精神压抑,转变人的心理状态。如对患狂躁性精神患者先播放强烈的音乐使其产生共鸣,如柏辽兹的《罗马狂欢节序曲》、乔治·埙内斯库的《罗马尼亚狂想曲》、肖邦的《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柴可夫斯基的《那不勒斯舞曲》等。然后逐渐转换为平静的音乐,使患者安定下来。如播放托塞里的《小夜曲》、李斯特的《爱之梦》、德沃夏克的《念故乡》、巴赫与古诺的《圣母颂》、德彪的《月光》等。
四是通过患者演奏乐曲或参加演唱,使其恢复自信和平衡感。再通过合奏训练使其逐步恢复集体意识,乐于参加集体活动。演奏乐曲的曲目包括贝多芬的《献给爱丽丝》、肖邦的《C小调练习曲》、《降D大调(雨滴)前奏曲》、德沃夏克的《幽默曲》、波隆贝斯库的《叙事曲》等。合唱曲目包括海顿的《牧羊女》、享德尔的《英雄凯旋歌》、韦伯的《猪人合唱》、舒伯特的《圣母颂》和贝多芬的《第九(合唱)交响曲》等。德国现代音乐家阿多诺说过:贝多芬的合唱交响曲能增强人的自信感和平衡感,使人在合唱中恢复集体意识和奔向光明未来的决心。
五是将音乐作为一种背景。在公共场所,如加油站、医院、工厂、旅店、酒楼等场所播放,可以改善环境气氛,以提高工作效率。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汽车城底特律以前许多的加油站经常排长队,加油者常常因等待加油,心急火燎而发生吵闹。自从在各加油站播放一些古典音乐和轻音乐后,这类吵闹现象大大减少。实践证明,音乐对缓解紧张气氛和调整人的情绪能起到积极的效用。
近年来,在我国,音乐疗法也逐步开设推广,如气功疗法配以古琴音乐伴奏,使病人在音乐中得到治疗。现在许多气功引导术,都录制了音乐磁带,在语言信息诱导下引导意念活动,进行调心、调体、调息的同时,运用音乐疗法的功能,使人进入自然放松的安详状态,使身心得到调整,达到逐病健身、益寿延年的目的。
所以说,音乐可以让你放松心情,它能在陶冶你情操的同时,还能让你更好的保健身体健康。关于中医养生的妙招有很多,如果你可以多了解一些养生秘籍,这样就能让你的身体得到更健康的养护了。
推荐阅读:多吃苦瓜茯苓可治湿热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