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四时 适时进补是中医养生理论

  如果你对中医感兴趣的话,就会发现在很多中医典故里,都会有顺应四时,适时进补的说法。从中医的角度考虑,顺应四时,适时进补,是中医养生的常用理论。下面,小编我就为你具体介绍一下。

  人和细菌要和谐共处

  每个人都生活在自然环境里,这个环境不是纯之又纯的。如果我们到医院去做检查,可以发现从口腔到咽喉再到全身不知道有多少细菌和病毒。虽然这些细菌、病毒都存在,为什么人却不得病呢?

  这个问题从中医学的角度讲比较容易理解。中医认为:“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就是说人和自然之间本来是可以完全自然和谐的。大自然给予人生存的权利,同样也给予细菌生存的权利。这些细菌、病毒如果与人和谐共处,在这种情况下人就不会生病。但如果外受风寒暑湿燥火等邪气影响,或喜怒忧思悲恐惊过度,致使人体内部环境发生改变,给予致病因子发展的条件,并达到一定程度时,人就会生病。

  中医重视人体环境

  人患感冒,发烧咳嗽了要到医院去,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呢?我们知道,到医院查体温也好,测血压也好,化验血液也好,按西医的思路就一定要找到致病因子,即到底是什么细菌和病毒使人患病,这恐怕是现代医院首先要查的。

  从上世纪40年代到现在,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已经研究出了7000多种抗生素,但是今天在临床上依然在使用的抗生素不过几十种。大量的抗生素都被淘汰了,现代医学面临困惑。而中医是怎么治病的呢?中医治病靠的是草根、树皮,现在用的药方大多是使用了两千多年的方子。两千年前的中药方还有效,中医解决的是人体的内在环境,是依据自然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调整。

  养生要顺应四时

  养生首先要顺应四时,要顺应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类似记载。中医认为要研究四季与养生的关系,必须先要了解人生存的环境。人活在气交之中,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根据春夏秋冬的自然法则,完成生、长、壮、老、已的全过程,这是中医学特有的一面。中医认为人法自然,人要顺应四时,如果按照四时,春温、夏热、秋凉、冬寒规律养生,就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内经》中有一句话叫做“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中医把许多致病因素、异常气候等叫做虚邪贼风,这些都会导致人生病。所以,夏天空调开得太凉,冬天暖气烧得过热,这些都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因为,中医认为冬天气血是潜藏的,如果太热,令气血耗散,冬不藏精,春天就要得温病。

  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构建了自然界一切生物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中医认为,人的气血运行状态和五脏是直接相关的,而五脏又对应四季。春季易肝阴不足,产生春困;到了夏季,汗出得多,容易胸闷、气短;到了秋季,易感燥邪而干咳、少痰;到了冬季,气血应该潜藏于内。所以说肝、心、肺、肾这四个脏器和春夏秋冬直接相关,在人的生命过程中,要想很好地完成生、长、壮、老、已的过程,在每一年、每一季注重养生都是至关重要的。

  四季进补,春宜养肝

  春天时,气血从内向外调动,此时应该注意养肝,最好吃点乌鸡白凤丸,女性以肝为先天,以血为主,乌鸡白凤丸更多地是使用在女性身上。可是春天时气血达表,无论男女都会出现肝血不足的状况。如果男士每天早上吃一粒乌鸡白凤丸,就会觉得不疲劳了,春困的感觉也消失了;到了夏天,天气闷热,阳气不足,会出现胸闷、气短、汗多等症状,此时中老年朋友应该喝一点生脉饮,生脉饮里面就三味药,人参、麦冬、五味子,人参补气,麦冬清肺热,五味子收敛心气,有助于滋养心气;而秋天应吃点秋梨膏,梨有润肺、止咳作用,可入肺经,它可以有助于气血从外向内走;到了冬天时,气血都到里面去了,这时应注重补肾,过了更年期的女性,可用六味地黄丸来补肾。中青年女性还应补血,可吃一点阿胶、大枣、冰糖、核桃仁做成的膏。吃了这些富有营养的东西,通过在身体内的充分运化,就能达到四季养生的目的。

  所以说,只有顺应四时,适时进补,你才能很好的保健身体,让体质得到增强。中医养生里的秘方有很多,但无论方法如何,顺应四时,适时进补的基本理论,永远不会变。你在养生时,了解一些中医理论很有必要。

  推荐阅读:介绍火疗的治病原理

2024-08-12 13:32:22

Related Articles

女性滋阴补肾 中医养生少不了

女性滋阴补肾 中医养生少不了
女性大多数疾病都是来源于肾脏健康不好,可见女性滋阴补肾是多么关键的一件事情.滋阴补肾怎么办,我们可以来看看中医都有什么养生好办法. 1.黑豆. 女性滋阴补肾 中医养生少不了 用于肾亏月经稀少,慢性肾病蛋白尿.黑豆核桃炖猪腰黑豆50克,核桃仁30克,猪肾1个,共炖2小时,低盐调味. 2.黑芝麻. 补肝肾,益精血,用于精亏血少的月经病及男科病.黑芝麻炖鸡黑芝麻50克,塞入鸡膛中,加水炖2小时. 3.何首乌. 补肝肾,益精血,用于更年期阴亏火旺,头晕眼花,虚烦失眠,性情急躁.还可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首

解读中医养生理论和防病看法

在中医典故中,对中医养生理论和防病看法有不少记载.专家提示,了解和掌握中医养生理论和防病看法,对你的养生保健会有大帮助.下面,中医专家就为你解读一些养生理论和防病看法. 自然观 "天人合一".人体要顺应自然规律,才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苟疾不起,是谓得道. "根据四时不同,采用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以及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方法,即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生,取得人与自然的整体统一. 防治观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

秋季养生进补四中医药膳

秋季时节,是很多疾病高发的季节,此时我们一定要注意滋补养生,提高自己的身体抵抗力,才会利于我们更好的维持身体健康.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在秋季进行养生,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些中医推荐的适合秋季养生滋补的进补药膳. 1.补脾枣苡粥 以薏苡仁50克,怀山药粉40克,红枣50克,糯米250克,白糖适量,蜜桂花25克,一起加水煮粥,适于病后体虚,食欲不振.贫血.营养不良者. 2.百合杞苓粥 百合60克,枸杞40克,茯苓粉15克,莲子肉20克,糯米250克,白糖适量,一起加水煮粥,用于脾胃虚弱,不思饮食,泄

养生保健进补两大原理不能忘

关于养生进补的原理是什么?我们在这里为您讲述一下:无论精神进补,还是饮食进补.药物进补,都是以中医的基本理论为指导,通过各自的方式让身体处于阴阳平衡,调和气血,从而保证人体的健康. [中医养生进补原理一:平衡阴阳] 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指导思想,至今仍然在指导着中医临床.当人体处于阴阳平衡的状态时,中医便认为属于健康的状态,如<素问·调经论>指出的"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着一,命日平人". 当病邪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相搏,斗争的结果使得阴阳平衡被打破时,机体产生一系列

中医提醒 进补一定要选对药材

当今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生活节奏快,压力增大,令到很多人精神差,体力差,又经常熬夜,睡眠不足.时间一长,就会导致人体出现神经紊乱,如果再不注意调养,就会容易受到阴虚的光临. 阴虚体质的形成既有先天不足的因素,如孕期时母体体质弱,或母亲是高龄受孕,或者早产等 也有后天失养的因素,如纵欲耗精,积劳,出现一些疾病,饮食不调,强紫外线辐射,季节变化等. 健康之人就是阴阳平衡之人,出现阴虚就说明人的阴阳失去了平衡.阳指身体的机能,阴则指体内的体液,包括血液.唾液.泪水.精液.内分泌及油脂分泌等.阴虚的人表

为你详细介绍中医进补理论

从中医的角度考虑,无论你是用饮食进补,还是药物进补,都是要讲究方式和方法的.接下来,小编我就为你具体介绍,关于中医进补的科学原理.根据正确原理来进补,你才能更好的保健身体. 方式平衡阴阳,调和气血,补益五脏和调援精神,从而保证人体的健康. [平衡阴阳] 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指导思想,至今仍然在指导着中医临床.当人体处于阴阳平衡的状态时,中医便认为属于健康的状态,如<素问·调经论>指出的"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着一,命日平人".当病邪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相搏,斗争的结果

解读中医养生的简单理论

中医里的神奇验方有很多,不仅可以帮你治病,还能让你得到养生保健的好效果.了解和掌握一些中医养生理论,对你养护自己的身体健康,会更有帮助.接下来,我们就为你具体介绍一些中医典故. 自然观 "天人合一".人体要顺应自然规律,才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苟疾不起,是谓得道. "根据四时不同,采用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以及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方法,即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生,取得人与自然的整体统一. 防治观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

中医养生要注意是什么方面

中医学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它所倡导的养生理念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如今也备受关注.说道养生保健很多人了解仍旧不是很透彻,对此中医专家针对中医养生要注意是什么这个方面向大家做出简单的介绍,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希望能给大家带去帮助. 一年四季的气候轮换,自然状况改变之下,人们的生理状况也会受影响.在不同的时节,我们需要摄取不同的养分来补充身体的需求,一年四季,你的餐单也要跟着换不停.中医认为世界事物并非独立分离的,而是处于相互和谐状态.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界的关系及规律有独特的见解;他们以一个整

详细盘点中医养生的四大误区

中医历史悠久,使用中医,不仅可以治疗疾病,还能起到养生保健的功效.中医养生的秘诀有很多,你可以用中医养生法,来增强体质,保健身体健康.在使用中医养生法时,有一些误区是你需要多加注意的. 张悟本.道士李一等一个个"养生神人"相继出现,一本本养生书籍让人眼花了乱,一档档养生保健的电视节目让人辨不清真假是非,真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 在中医养生保健红火的背后,标准的缺失.行业的不规范,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低等,让关注养生之道者感到困惑.为此,记者采访了省中医药大学陈俊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