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长清调治小儿脾胃病八法

  青海省中医院老中医陆长清认为,小儿脾胃病证的治疗要立足于调补相结,补中寓消,消中兼补,以防损伤脾胃生生之气。现将陆氏调治小儿脾胃病八法分述于下:

  补中益气法

  主治: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所致的面色萎黄、头晕乏力,食欲不振,久泻脱肛及身热自汗,易于感冒,脉虚无力。

  方药:补中益气汤。本方由黄芪、党参、白术、陈皮、当归各6~12克,升麻、柴胡、甘草各3克组成。心悸自汗者,加麦冬、五味子;纳呆食少者,加山楂、麦芽;脘腹不适者,加木香、砂仁;久泻不止者,加肉豆蔻、补骨脂;内脏下垂、脱肛者,加枳壳、乌梅。

  方解: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倘若脾胃虚弱,化源不足,致使中气亏虚,清气不升,轻则仅见头晕目眩,少气懒言,神疲乏力,甚则中气下陷,而见久泻脱肛,内脏下垂等。治疗当用甘温补中焦之气,举下陷之阳。故陆长青常用东垣之补中益气汤以治其证。方中黄芪补中气、升清气、固卫气,为全方之主;参、术、甘草补脾益气,辅助黄芪共成补中益气之功;升麻、柴胡升举阳气,协助黄芪共呈升阳举陷之效;陈皮理气化滞,当归养血和营。全方共达补中气、益清气、升脾阳之效,使脾胃强健,中气充足,诸症自愈。

推荐阅读:小儿脾胃虚弱问题如何调理

中医教你安全治疗小儿脾胃病

  益脾护胃法

  主治:脾胃不和,寒热互结,虚实夹杂,升降失调所致的心下痞满,胃脘烧灼、疼痛,不思饮食,嗳气吞酸,胁痛呃逆,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滑。

  方药:自拟蒲连益胃汤。本方由党参6~12克,法半夏、干姜、蒲公英、黄连、苏梗、延胡索、川楝子各3~6克,甘草3克组成。两胁不舒,加青皮,陈皮;泛酸,加煅瓦楞子、乌贼骨、浙贝母;纳呆腹胀者,加麦芽、神曲;胃黏膜病变者,加白及、莪术;胁痛者,加郁金、姜黄;胆病者,加柴胡、金钱草。

  方解:《内经》曰:“饮食自倍,脾胃乃伤”。故饥饱失常或嗜食辛辣厚味,冰冷油腻,不但伤及脾气,亦多损及胃体,致脾胃中虚,功能失调,寒热互结,虚实夹杂,此病症临床较为多见。陆长青从调理脾胃整体机能入手,创制蒲连益胃汤方。方中蒲公英,黄连清胃泻火;半夏、干姜辛温散寒,温胃止呕,又为开脾散结之佳品;苏梗芳香醒脾,一则加黄连增其和胃之功,二则伍姜、夏助其散脾之效;党参、甘草专于补脾建中;延胡索、川楝子长于理气止痛,是方仿仲景半夏泻心汤意,寒温并用,升降并施,经化裁更增强了清胃散结止痛之效。

  补脾消积法

  主治:小儿脾胃虚弱,乳食积滞,纳呆食少,脘腹胀满,大便干结或面黄消瘦,烦躁口渴,舌苔厚腻,脉弦细。

  方药:自拟小儿消食散。本方由太子参、白扁豆、山楂、麦芽各6~12克,乌梅、槟榔、二丑各3~6克,薄荷、甘草各3克组成。症见恶心呕吐者,加藿香、苏叶;脘腹胀满者,加厚朴、大腹皮;食积发热者,加连翘、胡黄连;舌红少苔、口渴欲饮者,加沙参、玉竹;神烦不宁者,加钩藤、牡蛎。

  方解:小儿脾常不足,胃气薄弱,乳食积滞或厌食疳积是常见病证。小儿消食散融补脾开胃,消食化滞于一炉,补中寓消,消中寓攻,药味平和,疗效显著。方中太子参、白扁豆补脾养胃,属清补之品;山楂、麦芽开胃消食;二丑、槟榔消积化滞;乌梅、甘草酸甘化阴,养胃生津;薄荷疏肝胃之滞气。全方补脾气而不碍胃,消积滞而不伤正,甘酸和中,最为小儿之所宜。

推荐阅读:小儿脾胃虚弱问题如何调理

中医教你安全治疗小儿脾胃病

  温脾建中法

  主治:脾胃虚弱,脾阳不振,虚寒内生之面黄少华、头晕乏力,食欲不振,脘腹冷痛,便溏泄泻,脉虚无力。

  方药:加味黄芪建中汤。本方由黄芪、白术、党参、饴糖各6~12克,桂枝、白芍各3~6克,生姜、甘草各3克组成。脘腹冷痛者,加木香、砂仁;便溏泄泻者,加制附片、肉桂;纳差食少者,加山楂、炒麦芽。

  方解:脾阳除了主运化,司升清等功能外,还有温养机体,抗御病邪等作用。若脾阳不足,则运化失调,气血生化乏力,致元气亏虚,体质虚弱。因此陆长青在诊治脾胃虚寒及慢性衰弱病证中,多从温补脾阳或激发脾阳入手,以振奋人身阳气,增强体质。他常选用加味黄芪建中汤。是方本为仲景治疗虚劳里急,诸虚不足之主方。方中参、芪、术、草补脾益气而建中洲;桂枝、生姜温阳补中而除内寒;芍、草、饴糖敛阴以缓急补虚。全方既能补脾气、温脾阳,又能调营卫、和阴阳,故总具温中健脾,补虚强壮之功。

  调肝和胃法

  主治:肝气郁滞,横逆犯胃,或肝脾不调所致的胃脘胀满,胁肋疼痛,口苦泛酸,性情急躁,呃逆少食,肠鸣腹痛,舌边红,苔薄黄,脉弦。

  方药:加味四逆散。本方由柴胡、白芍、当归、陈皮各6~12克,枳实、半夏各3~6克,生姜、甘草各3克组成。胁痛剧者,加郁金、香附;胃脘痛剧者,加延胡索、川楝子;胃脘烧灼者,加蒲公英、黄连;胆火犯胃者,加金钱草、栀子;呕恶泛酸者,加黄连、吴茱萸;脾气虚者,加太子参、白术。

  方解:古人云:“肝木太旺则克脾土,胆气太过则克胃土”。其调治之法,则当以肝脾同调,胆胃共治。陆长青以调肝理脾之四逆散为主方,灵活配伍,多有应手之效。方中柴胡疏肝利胆,行气解郁,为调治肝胆之要药;枳实行气消痞;芍药、甘草平肝缓急,和中止痛;再加当归,助芍药以柔肝体而养肝阴,增强和营止痛之效;陈皮、生姜、半夏降逆止呕,醒脾和胃,以加强肝脾同调之功。全方具有疏肝解郁、降逆和胃、调和肝脾的功效。肝脾既和,胆胃同降,则诸症可平。

推荐阅读:小儿脾胃虚弱问题如何调理

中医教你安全治疗小儿脾胃病

  运脾化湿法

  主治:小儿脾虚湿滞,纳食不运,便溏腹泻,舌苔白腻,脉濡缓。

  方药:自拟小儿止泻散。本方由苍术、山楂、乌梅、猪苓各6~12克,砂仁、干姜、诃子各3~6克组成。脾气虚者,加党参、黄芪;偏虚寒者,加制附片、肉桂;偏湿热者,加马齿苋、黄连;水泻者,加车前子、茯苓;久泻不止者,加加罂粟壳、石榴皮;伴呕吐者,加藿香、半夏曲。

  方解:小儿脏腑娇嫩,脾胃薄弱,一旦饮食失宜,寒温失调,均能使脾胃受损,纳运失常,以致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湿滞内停,清浊相干,遂成泄泻。陆长青小儿止泻散用之临床,多取效验。方中苍术、砂仁芳香醒脾,燥湿助运,为运脾化湿之要药;乌梅、诃子酸涩性平,为涩肠止泻之佳品;山楂消食去滞;干姜暖中散寒;猪苓疏利水湿。全方共达运脾化湿、疏利水湿之效。

  滋阴养胃法

  主治:脾胃阴伤,口干咽燥,食欲不振,胃脘烧灼疼痛,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方药:加味益胃汤。本方由沙参、麦冬、生地、玉竹、太子参、白扁豆、乌梅、白芍各6~12克,甘草6克组成。胃脘烧灼者,加蒲公英、黄连;胃脘痛甚者,加延胡索、川楝子;恶心呃逆者,加枇杷叶、竹茹;泛酸者,加浙贝母、煅瓦楞子;口干渴者,加天花粉、石斛。

  方解:脾属湿土,得阳始运,胃属燥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一般来说,湿盛则伤阳,燥盛则伤阴。若患儿平素嗜食辛辣,过用香燥之品,或热病后阴液亏耗及吐泻之后,胃津亏乏,均可损及脾胃之阴。陆长青宗叶天士益胃生津法,常以益胃汤为基础方来化裁应用。方中沙参、麦冬、生地、玉竹甘寒滋阴,生津养胃;太子参、白扁豆、甘草甘淡补脾,和养胃气;乌梅、白芍、甘草酸甘化阴,滋养胃体。诸药共用成为益胃生津、补脾养阴之良方。

  调中降逆法

  主治:脾胃虚弱、胃气失和所致的胸脘痞满,恶心呕吐,乳食不振、便溏腹痛,舌淡,苔白腻,脉沉迟。

  方药:自拟藿香调中汤。本方由藿香、党参各6~12克,黄连、法半夏、砂仁、干姜各3~6克,木香、甘草各3克组成。胃寒呃逆者,加丁香、吴茱萸;胃热呃逆者,加竹茹、枇杷叶;脘腹胀满者,加大腹皮、厚朴;外感寒热者,加葛根、苏叶。

  方解:凡呃逆、呕吐之症,其病因虽有多端,但病机总以脾胃气机紊乱,升降失常,胃气上逆使然。陆长青所拟藿香调中汤即以调理脾胃气机为要旨,用藿香、砂仁芳香振脾,理气和胃;参、草健脾和中;半夏、干姜燥湿除痞;黄连苦寒泄浊;木香理气止痛。全方共达调中健脾、降逆和胃、理气止痛之效,使脾气健运而正可复,胃气和降而病可愈。

推荐阅读:小儿脾胃虚弱问题如何调理

中医教你安全治疗小儿脾胃病

2024-08-07 15:13:18

Related Articles

什么方法可调治小儿脾胃病

中医儿科的专家发现,如今小儿脾胃病已经成为了儿童常见病,这与儿童饮食不当有直接关系.那么,小儿脾胃病该如何调治呢?接下来,中医专家就为家长介绍一些养生方,这些方法对调治小儿脾胃病会很有效. 补中益气法 主治: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所致的面色萎黄.头晕乏力,食欲不振,久泻脱肛及身热自汗,易于感冒,脉虚无力. 方药:补中益气汤.本方由黄芪.党参.白术.陈皮.当归各6-12克,升麻.柴胡.甘草各3克组成.心悸自汗者,加麦冬.五味子;纳呆食少者,加山楂.麦芽;脘腹不适者,加木香.砂仁;久泻不止者,加肉豆蔻.

叶天士治奇络病法则

遵从经意 博采众长 观叶天士奇络治法和用药,在深度和广度上较之前人都有很大程度的发挥和创新.叶天士善用古方,然师古而不泥古,有时只取其法,有时但求其意.其在用药方面受<黄帝内经>及张仲景.孙思邈.许叔微.张景岳等人启发,取多家之长,如七疝之气实者多从子和;淋浊实证取朱南阳"以浊泄浊"之法,参用濒湖疏泄厥阴.温通精隧之意;而用虫类搜剔法则效法于仲景之鳖甲煎丸. 奇络虚证之治 重视柔润通补 奇络气血由十二经气血满溢而充盈,脏腑功能盛衰是经络气血盛衰之源泉,故病在奇络,而治在脏腑

王少华治疗脾胃病经验撷萃

王少华主任医师从医近60载,学验俱丰.笔者有幸侍诊案侧,受益匪浅,现将其治疗脾胃病的经验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1.温脾清胃,燥湿各宜 脾与胃虽均属中土,但脾为阴土,胃为阳土:脾属湿土,胃属燥土.两者一阴一阳,燥湿相济.如若脾胃任何一方出现病变,则阴凝之湿邪损伤脾阳则脾病湿,火热之燥邪耗伤胃阴则胃病燥.王老认为当脾受湿困.胃为燥扰之际,应予苦辛通降法以燥脾清胃,是为反治常法,符合脾喜温燥.胃喜凉润的特性.所谓苦辛通降法就是以苦寒药与辛温药组合,利用它们一阴一阳.一升一降.一温脾.一清胃.寄开于泄.

解读治小儿遗尿的三方剂

中医儿科专家认为,小儿遗尿是一种疾病.很多家长认为,小儿遗尿不是病,随着儿童年龄增长就能得到改善,其实不然.有些孩子年龄渐长,但小儿遗尿的问题仍没得到解决.针对这种小儿遗尿,你可以用中药方剂来治疗. 治疗小儿遗尿,中医循益肾健脑之法,用药得当,多有良效.吾有三方,每用每验,希望能够为遗尿小儿本人和其父母解除身心方面的痛苦. 方1:黄芪.覆盆子各15克,党参20 克,白术.金樱子.益智仁.桑螵蛸各10克. 制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方2:乌药.益智仁各等量.共研成细末 ,用山药粉和为丸.

最管用的治小儿湿疹药方

最管用的治小儿湿疹药方
小儿湿疹,是中医儿科的疾病之一.中医提示,导致孩子出现小儿湿疹的病因有不少,家长需要对症下药.今天,小编我就为你推荐,一款可治疗小儿湿疹的管用验方.下文做了具体推荐,一起来看看. 引起小儿湿疹常见食物有:虾.蟹.海鱼.蛋黄.牛奶等.其次,婴幼儿生活不规律.哺喂时间不当等,也可诱发湿疹.中医认为,患有小儿湿疹后,可采用中药外洗方法,以达到治疗目的. 中药良方:防风.荆芥各20克,黄柏.蒲公英.苦参.白藓皮各30克.先将中药泡水20分钟,煮沸后再用小火煮20分钟,将药液倒入澡盆,水温控制在37℃-4

治小儿常见病验方

中医儿科专家提醒你,对于小儿来说,由于抵抗力低,因此,就会容易出现一些小疾病.了解和掌握一些,针对治小儿常见病的中医验方,对于保护孩子的身体健康,还是有好处的.下文就具体介绍了几个方剂. 治新生儿尿布疹中药验方 取紫苏叶80克,当归(切片)70克,冰片10克.先将麻油1000克煮沸,略降温后,加入紫苏叶.当归.24小时后,滤去药渣,加入研细的冰片粉,搅拌溶解即成.用时以其涂擦患部,每日4次,直至痊愈. 治小儿口腔溃疡中药验方 取蛋黄油(用鸡蛋6-7枚煮熟,取蛋黄炒黑压油)加珍珠粉1克,拌匀,清洁

柚子皮不扔 煮水治小儿肺炎

柚子营养价值很高,含有非常丰富的蛋白质.有机酸.维生素以及钙.磷.镁.钠等人体必需的元素,这是其他水果所难以比拟的.每100克柚子含有0.7克蛋白质.0.6克脂肪.57kcarl热量. 1.柚子皮煮水治小儿肺炎 将柚子吃完后,留皮晾干,放进锅里几块加水一起煮(块不要太小,否则药效减小,但也不宜过大),水不要太多(和煎中药一样)连开几次后,把煮的汤倒进碗里给患儿喝下,连喝几次就会好. 2.柚子皮煮水治疗冻疮 用晒干的柚子皮煮水,烧到很浓时取此水热敷冻伤处,但破皮之处忌.热敷的温度要注意,刚开始时,

中医专家外治小儿流口水

多数家长不认为,小儿流口水是一种病.但中医儿科的专家提示,如果你小儿流口水的情况很频繁,并且没有好转的话,那这种小儿流口水就可能是一种病.那么,小儿流口水该如何治疗? 外治偏方:取胆南星1克,吴茱萸3克.将以上两味药放微波炉里烘干,待冷,共研极细粉末,贮瓶备用. 使用时,将药粉加少量面粉.少许米醋调成糊状,临睡前敷于小儿两足心(涌泉穴)处,外用纱布包扎,每次敷12小时,次日清晨弃去.连用3-4次可获良效. 这款中医外治法,就是用于治疗小儿流口水的.你可以在医嘱下,来正确使用这款外治法,从而更好的

止泻药参苓白术丸专治小儿腹泻

中医儿科的专家提示,小儿腹泻是种常见病,很多孩子都会被腹泻所困扰.中医提示,治疗小儿腹泻一定要用对药,例如止泻药参苓白术丸就有治疗小儿腹泻的妙用.下文为你具体介绍止泻药参苓白术丸. 参苓白术丸常用量为每次2克(每袋6克,即1/3袋),每日3次.多数患儿服用3天即可见效,一周痊愈.用量可酌情增减. 参苓白术丸 虚证类非处方药药品,为淡黄色的水丸;气香,味甜.补脾胃,益肺气.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 [功能与主治]补脾胃,益肺气.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