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小吃街,护国寺小吃街。大家都很喜爱的小吃一条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细致的介绍一下,护国寺小吃街的一些风土。跟着小编一起来看吧!
护国寺小吃街:飘着香味的胡同
老辈儿人回忆,旧时每月阴历初八的护国寺庙市,汇集了京城有名的绝活小吃摊商。最招人的是绕世界的小吃浮摊。摊主们支个布棚,亮出字号,摆上条案、长凳,有的索性把肩挑的担子或手推独轮车找个地儿,庙里一停,边安炉边坐锅,锅旁摆上调料罐、碗筷,这就拉开了“阵势”准备开卖:“豆面糕来,要糖钱!”、“滚糖的驴打滚啦”……
悠长的叫卖声转眼便在记忆中延续到了21世纪。今天的北京护国寺小吃虽然不再撑摊吆喝吸引食客,但它的“京味儿”却并没有因此而消弭一分,恰恰相反,它正以其崭新的经营方式、独特的美食味道、新颖的文化内涵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饕餮食客。
从“单练”到进店
当年庙会上的小吃是最受欢迎的食品。年糕、灌肠、煮羊霜肠、扒糕、凉粉、爆肚、茶汤等在食摊上应有尽有。各式京味小吃食品在此争奇斗艳。
1956年政府部门将庙会上颇具名气的茶汤英、扒糕年、白薯王、经营羊霜肠的张大户等十多位摊商组织起来,紧邻护国寺开办了护国寺小吃店,聚集京城小吃之精华,经营艾窝窝、豌豆黄儿、豆面糕、蜜麻花、豆汁、焦圈、面茶等100多个品种的北京传统小吃。不仅突出老北京风格特色,还让顾客在品尝老北京小吃的同时,领略老北京风情。店内房顶四周装饰起了绿瓦房檐,墙壁配上了护国寺庙会画框,连厅堂内的4根柱子也挂上了小吃典故和名人影迹,并专设老北京面人张的面塑展框。如此一来,素以“单练”为主要经营方式的北京小吃找到了发展的新契机。
小吃俗称茶食或“碰头食”,最早屈原就有过描述,足见其历史悠久。蒸、炸、煮、烙、煎、爆样样俱全,舒乙先生就曾称这里的小吃为“小吃大艺”。
如今,经过不断地挖掘、改良传统品种,豌豆黄过箩加细、驴打滚加层儿,螺丝转、萨其马、蛤蟆吐蜜规范工序,精工准料不走味,小吃的花样就更多了。小吃讲究应时入季,春季的豌豆黄儿、艾窝窝,夏季的“冰碗”扒糕、漏鱼儿,秋天的牛筋儿窝窝、脆麻花儿,冬季的盆糕、碗糕、果料年糕、元宵等都应季入市。同时根据顾客口味变化让小吃也赶“时髦”,黄油口儿的糯米糕、什锦炒疙瘩儿、麻辣鸡丝面、牛眼包、奶油炸糕、姜汁排叉儿、鸳鸯酥、蝴蝶卷、牛肉烧饼、兰花盏等干稀甜咸荤素应有尽有。
目前,经过挖掘、引进和创新,护国寺小吃的品种已经达到100个,可谓琳琅满目、异彩纷呈。护国寺小吃深厚的京味文化底蕴为成就小吃特色街奠定了人文、社会与消费的基础。
“小吃办大事”
今天,护国寺小吃店引领这条街上聚集了北京、新疆、四川、成都、西安、陕西等小吃店16家。河间驴肉王护国寺店,别看门脸“又破又小”,里边却藏着“你意想不到的美食”。驴肉火烧是“一定要吃的”,“现烤”的火烧“层次分明”,有冷有热,“又脆又有嚼头”,那滋味“真是绝了”!难怪人家说“天上龙肉,地上驴肉”,确实“一点也不假”。
为恢复护国寺百年老街的历史风貌,改善周边环境,西城区政府将包括护国寺、四环、棉花等10条胡同都进行了彻底的改造,拆除违法建设206处,共计4000多平方米。整治后的胡同保持着原有历史风貌,道路平坦,立面整洁,据西城区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规划工程还将对护国寺街和四环胡同两个重点地段进行精雕细琢,对所有不规范的门面装饰重新设计、修复,从而恢复护国寺商业街明清时期的风情风貌,引进和开发老北京名优小吃,推出一条集餐饮、古玩字画、休闲旅游于一体的老北京传统商业街。
小吃的发展不仅越来越规范,路子也越来越宽。据了解,1999年春天,护国寺小吃店就派出了4名厨师赴新加坡参加“春到河畔迎新年”活动,新加坡总理吴作栋参加活动后当即预订了100个驴打滚送上国宴,昔日的“碰头食”开始登上大雅之堂。但凡北京举行大的国际性的、有政治意义的活动,都要特别到护国寺小吃街寻求会议的专供小吃。
小吃说道多
对咱普通老百姓来说,就大可不必走“专供”程序了,亲身到护国寺去感受一下,店堂里那气氛,那热闹劲儿,那满街飘香的味道,可有必要提醒您,赶到正点儿上,队伍能排出大门口去。
有人把这儿的小吃归结出三条:一是味儿,咸甜分明,味觉刺激明显;二是质地,要么酥脆可口,要么软滑顺口,少有皮的塌的;三是温度,有的吃起来烫嘴,像刚出锅的热炸糕、白汤杂碎,有的入口冰凉,像江米凉糕、艾窝窝,绝没有不凉不热温温吞吞的。不过,恐怕还得加上一条:色彩。那架子上的几百种小吃绝对称得上五彩斑斓,金灿灿的豌豆黄儿、玛瑙般的蜜三刀、白玉般的豆腐脑、红彤彤的炸灌肠、紫油油的栗子凉糕……口味上绝不会亏待您,想吃什么,好哪一口,各种各样的小吃恭恭敬敬地等着您发话呢。
吃小吃也有说道:吃炒肝、喝面茶绝不用勺子和筷子,而是端着碗底儿,转着圈喝;吃卤煮火烧不能放香菜;吃豆腐脑儿不能放辣椒糊,得放辣椒油;吃煎灌肠不能用筷子,得用牙签……若不是这样,老北京会说您是沙锅安把儿——怯勺。
护国寺小吃是出了名的价廉物美,品种丰富,且都是中国传统的吃食,经过精细加工,变得小巧可爱起来:墩儿饽饽、枣卷馃、姜汁排叉儿、糖耳朵,还有驴打滚儿、面茶、豆汁儿、杂碎汤,都是这里有名的小吃,值得一尝。那不起眼的艾窝窝,吃完后简直是唇齿留香。店面不小,但里面很拥挤,甚至有点儿乱,灯光也比较昏暗,一开始会觉得挺不习惯,不过等吃到地道京味儿美食的时候,就会觉得很值得,甚至觉得只有这样的气氛才和这样的小吃搭调。店里从早到晚一直营业,可供选择的小吃种类也会随着时间而有所不同,早餐一般会另做一些油饼、糖饼,其他的像糊塌子、咸油酥、烧饼、包子、螺丝转儿等主食从早到晚既可做早餐也可做正餐来享用。糊塌子,原料用的是精面粉、西葫芦和鸡蛋,味道咸香,口感软嫩。面茶比较特别,是用小米面熬成粥,吃的时候在上面撒上芝麻酱、芝麻盐配着吃,香咸细腻。螺丝转儿里也有盐、芝麻酱的成分。小菜有荤有素,像酱牛肉、泡菜、酸辣黄瓜条、腐竹等。一般吃上一份汤水,再来1~2个主食,早餐就可以轻松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