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角度解读秋冻

  俗话说的好:“春捂秋冻”,一场秋雨一场寒,气温虽然已经下降,但是也不要过早的穿上太厚的衣服,过早的穿上太厚的衣服反而不利于身体的健康,还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但是秋冻也要适度,并不是人人都适宜“秋冻”,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掌握好这个度,才能是自己越来越健康。

  三秋之冻各不同

  初秋,暑热未消,时不时会有“秋老虎”光临,虽然气温开始下降,却并不寒冷。这时是开始“秋冻”的最佳时期,最适合耐寒锻炼。仲秋,当是长衣衫上身时,所谓“(农历)二八月乱穿衣”,一定要注意加减衣服。晚秋,昼夜温差变化较大,切勿盲目受冻,否则对健康不但无益还有害,容易引发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

  适当“冻一冻”

  防病“养阴”,古今养生家都主张“秋不忙添衣,适当冻一冻”,以增强机体的抗寒防病能力。即使晚秋穿衣也要有所控制,以免过早多穿衣而导致体热多汗,汗液蒸发致阳气外泄。还有句谚语“白露身不露”,说明白露之后气候冷暖多变,容易伤风感冒或旧病复发。因此,“秋冻”应根据自身情况适度掌握。

  “秋冻”也要讲究耐寒锻炼

  “秋冻”不只局限于“秋不忙添衣”,还要从广义上理解,如运动锻炼,也要讲求耐寒锻炼,增强机体适应寒冷气候的能力。不同年龄可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无论哪种活动,都应注意一个“冻”字,切勿搞得大汗淋漓,当周身微热,尚未出汗,即可停止,以保证阴精的内敛,不使阳气外耗。

  “秋冻”应有度

  适当地“冻”一下身体,会增加皮肤和粘膜对寒冷的耐受力,有利于人体抗病防病。但任何事都有一定的度。以“秋冻”为例,当时令步入暮秋(10月至11月)时,应及时添加衣服和棉被,否则健康人也容易患上感冒,而支气管炎、哮喘、消化性溃疡等慢性病患者,则容易诱发或加重病情。

  “秋冻”要把握时机

  “秋冻”不是让人一味地挨冻,而是随气温变化加减自如。气温开始下降但并不寒冷时,无须急着加厚衣物,但是夜间气温较低,时而伴有凉风,一定要换上厚点的被子。遇到气温忽然大幅下降的天气,则一定要添加衣物,尤其是原先有胃病史和胃肠功能较弱的人,一定要特别注意腹部保暖,以防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病或加重旧病。另外,不要因为秋天气温还高仍穿凉鞋、拖鞋、吊带衫、露脐装等等,因为人体的阳脉从脚起,秋天护住脚就等于护住人的阳气;而丹田就在腹部,它是元气之根本,护住肚子就是保护人体的元气。阳气和元气充足,人体的免疫力就强,就不容易得病。

  “秋冻”是耐寒锻炼的一种体现。但是秋季,特别是深秋时节气温、风速、气压等变化大,不利于一些疾病的控制,所以对于患有一些慢性疾病的人,像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病患者、慢性肾脏病人、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老寒腿患者来说,“秋冻”要适度,甚至不仅不宜“秋冻”,还要注意保暖。因为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一遇到气温降低便会出现血管收缩的状况,导致病情反复或加重;而肺心病患者,一不小心感冒引起肺部感染,便会诱发心衰。

  此外,老人、小孩和体弱者也不宜“秋冻”,这类人群抵抗力相对较差,容易因受凉而导致感冒等疾病的发生;脾胃虚弱的人,感冒受寒后容易出现腹泻、腹痛或消化不良的症状,所以这些人要适当注意保暖。

  需要提醒的是,保暖也不能过早过快地添加衣物,要慢慢地添加,只要身体感觉不冷就行,否则会阳气过盛,出汗多而耗伤阴液,不利于“秋冬养阴”。

  通过以上的了解,大家也知道了春捂秋冻的道理,凡事要适度,物极必反,找到适合自己的度才是最重要的,希望在专家的指导下,大家都能保持身体健康,都能有一个好身体。

2024-10-29 14:31:08

Related Articles

中医养生解读秋天如何去火?

秋天是个干燥的季节,这个季节最容易出现的就是口舌生疮.干燥脱皮等现象,造成这些问题的罪魁祸首就是"火",中国人总是爱说:"我最近上火比较厉害,嘴里都起泡了",对此,中医养生解读秋天如何去火?帮助您解决这个棘手的内分泌系统问题. 上火在日常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其体征主要有:面红目赤.咽燥声嘶.疖肿四起.红肿热痛.口腔糜烂.牙疼肿胀.烦躁失眠.鼻出血.舌红苔黄.尿少便干.发热出汗等.这些表现在中医上属于热症和火症的范畴,其原因多是风.寒.暑.湿.燥.火,侵入机体生热化火

秋冻适合体质较好的中青年

"寒露"之后,天气越来越凉了,寒露是第一个提到"寒"的节气,天气开始转凉,民间有"白露白花花,寒露添衣裳"之说,中医养生方法却强调"秋冻",它是有讲究的,并非人人适宜.时时适宜.保健专家指出,秋冻适合体质较好的中青年人. 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或身体调节功能已较差的老年人不适合秋冻.深秋季节气温变化大.温差大,风速.大气压都处于较大的波动状态,容易使人血压升高.血液黏稠度增高,严重时还会导致冠心病患者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症状.患有

中医如何解读抑郁症的发病原因

中医如何解读抑郁症的发病原因
心理保健专家表示,大家都知道,抑郁症是典型的心理疾病的一种,从中医的角度上治疗抑郁症的话,有很多方法,药物是关键,通过药物来减轻抑郁症的痛苦.那么,从中意的角度上如何诠释抑郁症的发病原因呢?下面我们从文章中来了解一下. 中医如何解读抑郁症的发病原因?解读抑郁症的发病原因如下: 抑郁症在中医学里属情志疾病中的郁证.情志的情指的是情绪情感.宋代医家陈无择提出情有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 郁证又有脏腑之郁.气血之郁.湿郁.火郁.痰郁.食郁等等. 七情人皆有之,在内外环境因素的刺激下,一个正

"秋冻"有益需适度 防寒也必备

进入秋季后,天气的变化明显,忽冷忽热,给人们带来了不少的困扰,想要安然的度过秋冬季节的考验,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呢?男性频道小编告诉大家一个保健常识秋冻,让秋季变得健康起来. "白露不露"防秋寒 白露过后,气候逐渐变凉,一早一晚更添寒意,如果这时再赤膊露体,就容易受凉,轻则易患感冒,重则易染肺疾.因秋气主燥,燥易伤肺.如因着凉而使免疫力下降,无力抵御外邪,则会出现肺及呼吸道疾病,如发烧咳嗽.支气管炎.肺炎等,若风邪侵犯经络筋骨,使筋络阻痹,可出现四肢痹症. 慎食秋瓜防坏肚 民谚"

从中医角度看性生活的忌讳

性生活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有许多禁忌.今天,我们就从中医角度看下需要避忌些什么吧? 1.忌讳:性生活不可过早过度 男子到了八岁,肾气开始充实,十六岁时肾气旺盛,以肾精为物质基础,促进生殖机能的天癸产生,精气满溢而能外泄,两性交合,就能生育子女.但是 如此时倚仗血气盛,而性生活过早,甚至性生活无度,就会损伤精.气.犹如园中之花,早发必先枯萎.性生活过早,影响其他脏腑之生长发育,甚至发生种种疾病. 从优生优育的角度来说,性生活不可过早,以及晚婚的年龄和晚婚的好处.这和我国<婚姻法>规定的结婚年龄,男

中医专家解读更年期综合症

导致更年期的原因是什么呢?中医认为导致更年期综合症的根本原因在于肾气渐衰,故主因在肾,所以在进行治疗时应当以补肾为主.那么更年期又有什么种类又该怎样治疗呢?下面就一起看看资讯网为大家带来的资料吧. 中医专家介绍,更年期综合症总中医角度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肾阴虚型 其症状表现为经期迟来.量少.或不来,同时可见阴道干涩.房事疼痛不快.带下亦少,全身症状可见头昏耳鸣.失眠多梦.发热汗出.心烦不安.腰膝酸软或皮肤搔痒或虫爬不适.舌红苔少.脉细数.治疗当以滋肾养阴为主. 2.肾阳虚型 其症状表现为月经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不宜秋冻

自古以来,"春捂秋冻"就是养生谚语.经过了秋冻,我们才能提高耐寒的能力,从而预防冬季多种疾病的能力.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秋冻,保健专家指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不宜秋冻. 秋冻的方法很多,可做些户外耐寒锻炼,如散步.慢跑等.当周身微热,尚未出汗时,即可停止,切勿运动到大汗淋漓,否则,寒气通过毛孔进入人体,易引发感冒.此外,坚持冷水洗脸,按摩鼻翼两侧,也是秋冻行之有效的方法.然而,秋冻并不适宜每个人,尤其是以下四类人要严禁秋冻.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寒冷是诱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在

哪些人不适合秋冻

秋季过后也就预示着冬季的来临,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冬季寒冷的环境,降低疾病的产生."秋冻"就成为了度秋的最好方式,但由于体质等多方面的原因考量,并非所有人都适合秋冻,因此,进行秋冬时不能盲目,那么哪些人不适合秋冻呢? 1.关节炎患者 保健专家表示:风寒湿邪是造成关节病变的主要诱因,寒性凝滞,使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因此,这类病人,从秋季开始就应该注意腿部的保暖,不适合"秋冻". 2.溃疡病患者 经常溃疡的患者本身胃火就相对旺盛,此时如果不注意保暖导致寒气刺激,会引发

女人在秋季如何防秋冻

在北方秋天已经开始变得寒冷,我们各位朋友在秋季如何防秋冻呢?秋天我们防病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下面就给各位女性朋友们介绍我们在秋季应该如何预防"秋冻".我们就能轻松愉快的度过整个秋天,不再害怕秋天的秋冻. 尽管早上6时就出门晨练,不少老人依旧只穿一件单薄的短袖. 他们依据祖国医学中"春捂秋冻"的古训,愈到冷秋,愈是衣服穿得少,认为这样才能起到更好的锻炼效果.到底哪种人适合秋冻,哪种人不适合,几位热心读者已给健康周刊发来了邮件,希望周刊能专门做一期关于秋冻的健康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