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巨头加速并购重组应对"专利悬崖"

  虽被一再拒绝,但美国制药巨头辉瑞收购英国制药巨头阿斯利康的欲望丝毫未减。最新消息显示,辉瑞已将对阿斯利康的收购报价提高至630亿英镑(约合1060亿美元),希望以此成为双方讨论合并的基础,并称阿斯利康正在评估该提议。

  此前不久,葛兰素史克公司公布了与诺华集团业务重组的重大计划,诺华集团同时还宣布,以54亿美元的价格将动物保健部门出售给美国礼来制药。种种迹象表明,跨国药企之间的并购游戏将再度进入密集期。业内专家指出,制药巨头并购重组的背后,是陷入“专利悬崖”困境后的权宜之计。

  辉瑞提高洽购阿斯利康报价

  据《华尔街日报》日前报道,在辉瑞提高对阿斯利康的收购条件后,两家公司已重启并购谈判。不过,目前还无法得知辉瑞提出的非正式收购提议的条款。根据英国的并购规定,辉瑞最迟需在5月26日提出对阿斯利康的正式收购提议,否则应宣布放弃收购意向。

  4月26日,辉瑞向阿斯利康提出了收购意向,但阿斯利康认为辉瑞的报价严重低估其价值而拒绝谈判。辉瑞还称,今年1月5日,其曾提出欲以588亿英镑(989亿美元)收购阿斯利康,但谈判在1月14日终止。根据1月份的收购提议,辉瑞计划以现金加股票的方式收购阿斯利康,对阿斯利康的估值为每股46.61英镑(约合76.62美元),当时溢价约30%。

  对辉瑞发出的收购意向,阿斯利康4月28日曾发表声明称,辉瑞首席执行长(CEO)伊恩·里德(Ian Read)在与阿斯利康的接触中,并未给出具体提案,因此,阿斯利康不会与辉瑞就收购问题进行讨论。

  阿斯利康是英国第二大制药集团,在消化、心血管、中枢神经、呼吸、肿瘤、麻醉和抗感染等几大重要的疾病领域拥有多个重量级处方药。如果辉瑞和阿斯利康最终达成并购协议,将缔造出全球最大的医药公司,合并后公司出售的药物种类将覆盖包括癌症、糖尿病和心脏病在内的大部分疾病。

  业内人士表示,辉瑞对阿斯利康产生浓厚兴趣,或出于两方面考虑:自身专利药到期的紧迫感,尤其是旗下最知名产品万艾可(“伟哥”);对方拥有丰富发达的肿瘤产品线,近年来肿瘤药物市场不断扩容,而辉瑞自身产品较少。

  三大制药巨头业务重组

  就在辉瑞谋求并购阿斯利康的同时,另外三大制药巨头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业务重组。4月22日,葛兰素史克公司公布了与诺华、礼来的三方重大重组计划,此次重组涉及公司肿瘤、疫苗、动物保健和OTC板块。

  根据重组计划,首先,葛兰素史克将肿瘤事业部整体出售给诺华制药,包括研发、产品知识产权和市场在内,转让价格为160亿美元;其次,葛兰素史克将收购诺华除流感疫苗以外的疫苗业务,作价71亿美元;第三,两家公司表示将合并其非处方药物(OTC)部门,成立消费者保健药物合资企业,其中葛兰素史克占63.5%的股权,诺华拥有另外36.5%的股权。

  诺华拥有全球第二大的肿瘤产品线,包括畅销药物格列卫;而新加入的葛兰素史克肿瘤产品2013年利润近16亿美元,将拓展诺华在靶向治疗和小分子治疗方面的优势。诺华表示,此次业务重组之后,公司将专注于有创新实力和全球规模的三大领先业务:制药、眼科保健和OTC。

  而葛兰素史克则将放弃肿瘤事业部,全力开拓消费品保健业务。经葛兰素史克方面测算,和诺华合资成立新的消费品保健公司后,其将成为仅次于强生的全球第二大消费品保健企业,年销售额超过百亿美元。同时,疫苗仍是葛兰素史克所看重的板块,未来将整合诺华旗下除了流感疫苗以外的疫苗业务。

  此外,诺华制药还宣布,将把旗下动物健康子公司以约54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礼来公司。礼来宣布,并购完成后,Elanco业务将成为全球收入第二大的动物保健部门,此举将巩固其在美国市场第二名的位置,有助于其提升在欧洲及其他国家的市场份额。

  跨国药企陷专利悬崖困境

  美国制药巨头辉瑞收购英国制药巨头阿斯利康的消息传出后,很多人表示震惊;而葛兰素史克、诺华、礼来三方的重大重组计划同样令人惊讶,在过去的医药史上,涉及世界制药前十强中三家联合重组从未有过。

  对此现象,有业内专家向媒体解释,制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毫无疑问在于新药,而目前他们之间进行的各种腾挪,其实是在共同面临核心产品专利集中到期的境遇下做出的权宜之计。

  “近年来外资医药巨头洗牌频繁,旗下明星专利药即将到期是一大权衡因素。”业内人士表示,这些药企的专利药物,在专利到期之前,可以大赚特赚,但是一旦畅销药物专利到期之后,就会面临仿制药的剧烈竞争,这与专利药是完全两种不同的商业模式。

  据媒体统计,诺华去年营收仅增长2%,在这两三年内包括代文、格列卫等多个重磅药物专利将过期,这实际上是诺华作出上述出售非核心业务、重新聚焦核心业务的直接因素。此外,饱受明星药物立普妥专利到期困扰的辉瑞,2013年全年营收515.84亿美元,同比下降6%;但其利润220亿美元,同比增长51%,缘于辉瑞2013年将营养品业务出售给雀巢带来巨额一次性收益。其中,2004年开始连续7年销售额超百亿美元的立普妥因为2011年美国专利到期损失惨重,2013年销售额仅23亿美元。

  阿斯利康2013年全年业绩更是惨淡:营收257.11亿美元,同比下降8%;利润25.71亿美元,同比下降59%。阿斯利康重磅药物耐信2006年至2011年每年销售业绩均在50亿美元左右,2013年下降至38亿美元。

  南方日报记者 赵兵辉

2024-10-19 21:14:00

Related Articles

达沃斯聚焦医疗模式转型 制药巨头加码并购

在探讨经济模式转型的同时,2012冬季达沃斯论坛也将目光聚焦于医疗保健模式的转型,呼吁各国寻求新的医疗筹资模式. 了解到,500多名公司首席执行官出席今年的达沃斯论坛,包括美国医疗保险公司Aetna主席.首席执行官MarkBertolini,伦敦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外科教授Lord Darzi,美国FDA专员Margaret A.Hamburg.日本武田制药CEO谷川闲史,以及美国高通公司CEO Paul E.Jacobs等参加了达沃斯论坛的公司高管和政

医药并购动能十足 新版GMP认证成主推手-医药资讯-中国医药网

2010年,医药资源的整合成为市场的追逐热点,并购数量和金额创新高.从2006到2010年的5年期间,中国医药市场共发生92起并购,其中披露具体金额有78起,总额为22.63亿美元.而2010年就完成41起并购交易,同比增长高达310%,披露金额7.28亿美元,同比增长336.3%. 从全球市场的产业集中度可以发现,行业巨舰将是成熟市场的产物.目前我国医药产业集中度较低,整合空间大有可为.在产业升级过程中,一批有实力的企业正在加速并购重组的步伐.2010年仅仅是个开始,未来几年医药产业的并购热点

医药并购金额复合增长超50% 资源整合方兴未艾

广州药业和白云山前天同时公告,将延长停牌时间,静待广州医药集团筹划重组.最近几年,从国药集团到上药集团.华润集团.哈药集团,再到整合旗下上市公司的通用集团,医药领域整合并购风起云涌,其背后推手是央企整合.国家拟扶持医药流通领域龙头企业以及外资并购等力量. 医药国资整合 此轮医药国资大规模整合并购,源于央企整合.先有华润成功重组华源集团.三九集团和北药集团;上海医药吸收合并中西药业和上实药业,并在H股上市,上实集团和上药集团的医药资产由此基本实现A+H整体上市;现有通用集团旗下中国医药.天方药业停

专利药到期负面效应凸显 跨国药企在华"谋变"

在欧美制药行业度过辉煌的黄金年代之后,专利药到期.新药研发停滞不前等因素正在迫使行业调整 悬挂在制药业多年的"达摩克利斯剑"正在落下,专利药到期高峰的到来已引发连锁的负面效应. 日前,辉瑞公布去年第四季度财报:利润下降50%,旗下"重磅炸弹"药物立普妥(Lipitor)去年11月底在美国市场的专利保护到期成为业绩下降的重要因素.几乎同期发布财报的礼来公司表示,2011财年第四季净盈利下降27%,主要是由于其畅销抗精神病药物再普乐(Zyprexa)的专利到期,对营收造

我国进入流感流行季 跨国巨头淘金疫苗产业崛起

针对目前极寒天气,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流感中心主任舒跃龙在8日召开的卫生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我国已经进入流感流行的季节,极寒天气之下今年流感疫情或强于去年,但目前疫苗品种的保护效果仍能匹配.而针对下一个流感流行季节的疫苗名单,也将于近期出炉. 舒跃龙表示,通过流感监测网络进行的流感监测活动表明,今年1月份以后,流感确实开始处于上升期,目前处于流行高峰期内.且今年的流行水平同去年相比,一些疫情流行情况确实高于去年. 舒跃龙表示,总体来说疫情虽然高于去年,但仍在比较正常的范围之内,针对目前可

跨国巨头淘金中国 国内疫苗产业借势崛起

中国疫苗市场的巨大潜力,吸引了世界排名最领先的跨国疫苗制造巨头前来淘金.近年来,外资与民营企业携手共同开拓市场的趋势波涛汹涌.第一家在北美上市的中国疫苗企业--北京科兴的品牌中心主管刘沛诚向上海证券报表示,这种合作将有利于加速新疫苗在国内的引入以及疫苗品质的进一步提升.同时也会促进中国疫苗产业整体水平的升级. 2月7日,智飞生物发布公告,称将深化与美国默沙东的业务合作.公告称,为发展长期战略合作关系,继2011 年4 月25 日签订<市场推广服务协议>之后,公司与默沙东公司就扩大合作领域以及开

医药分业"胎动" 商务部召8医药公司开会讨论

医改三年后,四项基本任务之一的"医药分业"终于酝酿正式启动.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昨日自接近商务部消息人士处独家获悉,在基层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后,商务部正在着手展开相关调研,探索医院门诊药房完全剥离的可行性,并在随后形成正式文件作为医改文件正式下发. "这一次,我们探索的是真正意义的医药分开,而不是以前的门诊药房托管或者收支两条线的折中方式,之后会用正式的医改文件下发执行."上述人士告诉记者,但并未给出这一政策出台的具体时间表. "9号刚开了会

四跨国药企杭州被查或点名 或涉医药回扣

一年前的葛兰素史克商业贿赂案卷起的中国医药圈整顿风暴仍未停歇,近日罗氏制药向本报记者承认其杭州办事处被调查,而礼来.阿斯利康以及诺和诺德三家药企也遭有关部门关于其或涉医药回扣的"点名".昨日本报记者联系以上企业暂未获回应.业内人士认为,医药行业内部的反腐未来将持续发酵,国内外资企业概莫能外. 记者 周可.涂端玉 5月21日晚,杭州工商部门突击调查外资肿瘤药巨头罗氏制药在杭州的办公室,相关资料还被带走调查. 罗氏被查 另三家被点名 对此,罗氏制药方面26日向本报记者证实,其杭州办事处有当

新医改带来大商机 跨国药企借外力"下基层"

跨国医药巨头葛兰素史克在中国的一个转身,它的中国三四线市场的销售员工就滋润起来. 凌晨(化名)是葛兰素史克中国在粤东地区的销售员,负责汕头.潮州和梅州三个地级市几家三级医院某乙肝药物的销售.春节他没歇着.大年初三一早,他去了梅州市人民医院肾内科拜访值班客户. "每个长假都差不多,遇到重点客户值班就要拜访." 他对<第一财经日报>说,干这行挺苦,但收入不错. 他平均月薪万元,在梅州算金领.3年前不这样,那时他在葛兰素史克广州公司做销售,买不起房也娶不起老婆.他说,广州竞争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