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从10月起,北京作为试点城市,婴幼儿配方奶粉将进入药店,以专柜和ATM机自售模式进行销售。对此,许多人充满期待,认为婴幼儿从此可以吃上放心奶。其实,奶粉进药店,是销售渠道以及监管方式的转变,对包装奶粉质量具有积极意义,但并非“万事大吉”,保障婴幼儿配方奶粉的质量安全仍任重道远。
婴幼儿配方奶粉是以母乳为标准,对牛奶进行全面改造,使其最大限度地接近母乳,符合婴儿消化吸收和营养需要,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具有特殊的意义。某种意义上讲,婴幼儿配方奶粉就是母乳的替代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鉴于以往质量安全的不尽如人意,国家和相关部门出台了最严格的监管措施来确保婴幼儿配方奶粉的质量安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经过广泛的调研论证,决定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试行在药店专柜销售。
相比其他普通食品销售场所,药店在卫生条件、温度控制、保存条件上具有优势,自身管理也更加规范,更重要的是药品流通渠道中已建立了成熟的管理流程和严苛的质量检测系统,药店系统被认为是管理最严、质量与安全最有保障的地方。但仅此就说解决了婴幼儿配方奶粉质量安全问题,消除了老百姓的担忧,那还言之过早。首先,婴幼儿配方奶粉的问题绝不只是流通销售环节的问题,更多的还是上游养殖、奶源、生产环节的问题,这虽然可以通过严格管控加以解决,但要实现从养殖到销售各监管环节的无缝对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次,毋庸讳言,时下药店也不完全是一片净土,药店管理也是良莠不齐,药店渠道也未必能保证绝对安全。第三,药店卖奶粉有个商业适应问题。奶粉进药店,改变了以往的流通模式,如何磨合适应,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由此可见,奶粉进药店,绝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更不意味着奶粉安全就“万事大吉”了,还需要药店和监管者的共同努力。就药店而言,必须诚实守信,打破潜规则,严把奶粉质量关,严格对采购环节的监督管理,防止劣质奶粉进入药店渠道销售,否则就失去药店的优势,同普通食品销售场所没有两样。对监管者来说,必须坚持依法严管,练就火眼金睛,及时发现问题,敢于碰硬,让“高压线”带电。 □ 王锡宏
(作者单位:四川省夹江县卫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