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属执意死等大医院床位 1/3急救资源无效被占

  市卫生局推急救信息平台立项;专家称解决根本问题还须改革医疗资源配置,打通医院内外转诊“通道”

  上周一,微博名人“急诊科女超人于莺”发帖称:“120拉着意识不清的病人连跑5家医院,都因为急诊没床位住不进去。找床位靠运气,北京急救资源该联网了。”几日后,这名在急救车上辗转颠簸了5个小时、最后被协和医院加床留观的老人去世。

  该事件凸显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床位信息无法实时传递的“积怨”,也“拉爆”了公众对大医院急诊床位爆满的问号。是急诊床位太少?还是被无效占用?在床、患比严重供求失衡的状况下,急诊抢救床究竟应该收治什么样的病人?近日,本报记者走访了急救中心和三甲综合医院,调查北京急救资源的信息互通和使用现状。

  无奈的急救转运和“押床”

  并非所有医院的急诊科床位都紧张,“急诊科床位爆满,病人又趋之若鹜”的现状集中于知名度高的三甲大医院。一名急救医生说,我们经常会收到一些医院发来的短信或电话,如“安贞医院无床”、“中日友好医院无床”,但这些信息都不能动摇患者或家属要去大医院求治的决心。

  “您家老人是骨折,普通医院都能治,咱们就近去旁边的××医院?”

  “不行,还是去积水潭(医院)吧,其他的医院我们不信任。”

  “我们刚接到积水潭医院急诊科的电话,那儿急诊爆满,咱们现在过去,路上堵车不说,到那儿还得排队等着,老人受罪啊!”

  “还是去积水潭吧,说不定到那儿就有床了呢。我们宁愿等,不然到别的医院治坏了,还不是让老人受两茬罪!”

  在120和999的急救车上,这是最常见的一段医患对话。一方面是大医院的急诊科不断告知床位已爆满,另一方面是患者及家属不信任有床位的普通医院,非三甲医院急诊科不去。

  一名120急救医生说,急救转运的原则是“就近、就急、就(医院)能力、就(患者)意愿”,但目前前三项均难以落实,家属执意要去碰运气,我们只能硬着头皮去。

  患者躺在急救担架上,在大医院急诊走廊上无预期地等待、调度中心又不断向急救车发出新的急救转运指令——无奈,只能“押床”。向患者家属收取500元押金,将急救车上的担架床借给病人,急救车换上备用担架,奔向新的呼救病人。

  一名急救医生表示,在大医院门口,急救车经常一等就是20多分钟甚至两三个小时,有些病人听从急诊医生的建议转投其他医院,但大多数情况下是担架床被整宿“押”。

  “押床”带来的问题,不仅是急救资源被浪费。“急救车上的担架床与普通病床构造不同,使用不当翻床很可能给病人带来二次损伤。”该急救医生称,“押床”前他们不得不跟家属签一份协议书,注明在担架车自行使用中出现问题由家属承担,“但这也不能影响患者家属执意等待大医院一张床的决心。”

  “被扩张”的大医院急诊科

  来自北京市卫生局医政处的监测,全市66家三级医院中半数存在急救床位紧缺的问题。医政处相关负责人分析,人口老龄化带来复杂的老年慢性病人增多,津冀重症患者来京求诊与日俱增。另外,由于找不到合适的转诊出口,很多度过急性期的老人只能“赖”在三级医院急诊抢救室。

  11月22日深夜,中日友好医院急诊科抢救室,10张固定的抢救床位一直满员,陪护家属们在抢救室外的过道上展开铺盖席地而睡。

  “今晚算是反常的”,值班副主任医师郭诗东指着睡满家属的地板,“就上周,抢救室一夜最多收18个。病情已经稳定的病人转不出去,新送来的危重症患者只能在这个通道里加床,医生只能从不到一米宽的床缝里挤过去救治”。

  中日友好医院急诊科主任张国强认为,多种因素导致复杂慢性病病人滞留在三级综合医院的急诊科。一是现在医院的专科越来越专,从专科到专病,对复杂的多脏器慢性疾病患者不愿收治或无力收治;二是公众对大医院盲目信赖,很多人已被明确诊断为终末期疾病,但家属不信任基层医院的医疗水平,“其实他们需要的是安静的临终关怀,而不是待在抢救室天天靠呼吸机和高级抗生素维持。”

  在这不足百平方米的空间,加上患者、医务人员,每天要塞进五六十人,滞留最长的患者已经在抢救床上住了5个月。年龄偏大、病情复杂、合并多种并发症,是目前所有三级综合医院急诊科滞留病人的突出特征。

  “这些滞留病人,至少无效占用了1/3的急救资源。”张国强说,急诊科原本的床位使用率指标:抢救床24小时轮转、留观床72小时轮转,“基本无法实现”。

  中日友好医院、协和医院的急诊科曾想推行急诊的分级检诊标准,通过“总调度”医生根据病人状况作出初步评判,给出抢救、留观等建议,“但多数患者不认可,公众也不允许我们的判断出一点点意外。”张国强坦言,最近10年,由于病人的急剧增多,是急诊科快速发展的10年。但由于医院内外合理转诊的“绿色通道”迟迟未建立,导致病人的无序滞留,急诊科正在“被扩张”。

  治标不治本的“信息平台”

  郭诗东说,如果参照商场、写字楼智能停车引导的做法,将医院急诊科的床位占用情况实时传送到转运急救车上,情况也许会好一点。实际上,市卫生局也有建立院前和院内急救资源信息联网平台的打算。据悉,市卫生局应急办正在为建设这样的“急救信息平台”争取立项。

  带家属参观拥挤嘈杂的急诊科,甚至坦言这里交叉感染风险大,是郭诗东劝走那些可以不到大医院苦等床位的急诊患者最后的办法,“成功率也只有一半”。郭诗东摇摇头。

  据主管院前急救工作的市卫生局副巡视员赵涛介绍,几年前,市卫生局曾发文要求二级以上医院急诊科设急救电话专线,随时与120和999急救中心保持联系,告知急诊床位使用情况和接治能力。

  “电话联系确实不能确保信息的实时通畅,所以还是要搭建一个信息平台,确保急救车在转运病人途中,可以在车载电子屏幕上看到全市二级以上医院的急诊床位实时使用状态。”赵涛说。

  赵涛坦言,这样一个信息共享平台,对于解决大医院急诊床位爆满、无力收治新病人的老问题还是“治标不治本”,“如果今后平台建成了,屏幕上三甲医院急诊科全亮红灯,患者还是执意要去等等看,送还是不送?病人到门口了,急诊科能因为没床位就干脆地拒绝吗?”但他同时认为:“行动,哪怕前进一步,即使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也比不行动要好。”

  “急诊科医生多数是不怕吃苦的,只要接治的是危重症病人,哪怕跪在过道上抢救,我们也会去做”。张国强希望政府能够通过医改重新配置医疗资源,在大医院和基层医院之间搭建起让患者信任的急诊、治疗、康复、护理(或临终关怀)相衔接的“绿色转诊通道”。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魏铭言

2024-10-14 05:21:11

Related Articles

北京市大医院超负荷 "龙宝宝"建档难

北京市大医院超负荷 "龙宝宝"建档难
2月14日早晨7时许,北京妇产医院的门诊大厅就排起了长龙. 1月6日,妻子计划外怀孕,家住三元桥的杨木和妻子决定迎接这个小生命.但半个月后,他们却陷入了焦虑,"唉,现在生个孩子怎么就那么难!" 在北京妇产医院龙宝宝建档大战中,29岁的杨木和妻子身心俱疲,带着点气愤和不甘,他们选择了退出,转战其他三级医院. 杨木的一声叹息里,道出很多孕妇家庭的心声.杨木说,他已经预见到,在经历今年的龙宝宝生育大战后的很多年里,他们还要打好几场硬仗,孩子的就学.就业,躲也躲不过. 根据北京市卫生局此前发布

"没有药.治不了.去大医院"社区医生为啥推诿病

让社区医生由懒变勤,必须建立竞争性的社区"守门人"制度,让社区居民拥有充分的自由选择权,倒逼医生优胜劣汰 据报道,某地一位居民因感冒发烧,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医生告诉他,这里没有退烧针,不能做血常规,也不能做皮试,建议去大医院.无奈,他只好去大医院排了半天队,才打上了针. 近年来,社区医生推诿病人的现象时有发生.虽然是一件小事,却反映出基层医疗卫生体系中的"短板",即社区居民健康"守门人"怠速运行,积极性不高.目前,公立社区医疗机构全部&q

病人亲睐大医院 基层医改还需大医院推动

"住院楼空了,是卫生院的归位,意味着改革有了效果."这是不久前,安徽省含山县卫生局局长王兆贤在接受官方媒体采访时说的一句话. 从这句话的表面意思看,王兆贤认为安徽基层的医改已经有了成效,没有人到乡镇卫生院住院便是例证. 很快便有人站出来反对王的观点.乡镇卫生院的楼空了,明明是基层公立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削弱的表现.而这种服务能力的削弱,正是源于在基层推行的基本药物制度.财政收支两条线等改革措施. 本轮医改进行到第三年末,这两种极具代表性观点间的角力几乎成了全部争论的焦点. 本轮医改的基本原

北京市卫生局:大医院将与康复院建转诊通道

本报讯(记者李秋萌)今后,在大医院手术成功的患者将被转入附近的康复院或护理院接受专业的康复或护理服务.昨天,记者从北京市卫生局获悉,本市首家三级康复医院--小汤山医院已经转型完成,将建立与三家三级综合医院的转诊体系.下一步,市卫生部门将联合其他相关部门增加康复床位,打造三级康复医疗网络. 北京市卫生局表示,本市已启动建立"社区首诊,双向转诊"的有序就医格局,并建立三级康复医疗网络,即以大型综合医院康复科为龙头负责疾病急性期康复.康复专科医院为核心负责疾病恢复期康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

大医院"牵手"小医院 探索分级诊疗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王君平 11月7日,由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的"北京朝阳医院医疗联盟"正式成立.据介绍,这有利于解决小医院"看不好病".大医院"看不上病"的问题,引导患者逐渐实现分级就诊. 联盟内总床位达3000余张,将实现医疗资源统筹利用 北京朝阳医院医疗联盟的成员单位由北京朝阳医院.武警北京市总队医院.朝阳区第二医院.朝阳区中医院以及六里屯.高碑店等七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 成立后,医疗联盟单位的总床位数

优质护理年内覆盖所有大医院 试点医院陪住率减半

新京报讯 (记者温薷)由护士"承包"病人全部护理工作的"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今年内将在全部三级医院.区域医疗中心二级医院开展,覆盖70%以上病区.此外,还将拓展至门急诊.手术室等.这是北京市卫生局昨日发布的消息. 门急诊将推优质护理服务 昨天,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雷海潮介绍,今年年底前,100%的三级医院和区域医疗中心的二级医院,将全面推行优质护理服务,将覆盖医院70%以上的病区;其他二级医院要覆盖50%以上病区. 据悉,和传统护理相比,医院的"优质护理&q

首儿所等大医院推行现场挂号分时段就诊

记者从北大人民医院.北京口腔医院等多家医院获悉,继网上预约挂号实行分时就诊以来,现场挂号的患者在挂完号后,也已获得分时段提示时间就诊服务,缩短在医院的候诊时间.北京市医管局表示,挂号条上的分时段就诊信息拟研究推广.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许多患者并不看挂号条上的就诊时间."有时看病的堵在诊室门口,又是要化验单子,又是看片子,把别人的时间都占了.所以在这儿守着更靠谱."马阿姨表示,经常有人加塞,把就诊时间给搅乱了.对此,医生表示,在看病的实际过程中,除了问诊时间不能确定之外,一些科室也有特殊

关注医改:北京大医院实行电话挂号

北京儿童医院"挂号难"人所共知,此前几乎每天都有通宵等待挂号的队伍,自实行预约挂号以来,部分家长从中得到实惠.1月20日8时,从天津带孩子来就医的刘虹兰到医院预约取号窗口,10分钟后就拿到了眼科专家号. 北京2011年7月启动预约挂号统一平台,患者到北京就医,只需拨打电话(010)114或登录统一预约挂号网站,就能约到北京全部66家三级医院的专家号.专科号和普通号,省去了在窗口排队挂号的漫长等待. 当记者20日7时到北京儿童医院采访时,建卡挂号大厅内8个挂号窗口前,依然排着队,每队约2

66家大医院30%号源可预约挂号

昨天,北京预约挂号统一平台(114平台)结束试运行,全市66家大医院30%的号源将投放至平台.今后,预约挂号还有望推出手机客户端等新形式,取号环节也将"瘦身",逐步用电子认证码代替目前的纸制号. 医院80%号源需用于预约 昨天,北京市卫生局.北京联通宣布,经过近4个月试运行期,预约挂号统一平台(114平台)目前已覆盖京城所有66家三级医院,即日起将正式运行. 预约挂号统一平台面向全国患者,拨打114(非北京用户拨打010-114)或登录网站www.bjguahao.gov.cn,可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