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梦是一件很常见的事情,但是,有时候梦境中出现的场景或想法,真的会在一段时间之后成为现实。这让很多人感觉诧异,认为之前做的梦就是一个预警。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做梦到底有没有预言性呢?
首先,的确是有一些梦有预言性。但是,这并不是什么神秘的现象,而是个体的某些生理状态的反映。在睡眠过程中感到口渴的人会梦到沙漠,在梦里被大树压醒的人往往发现自己的手臂正压在胸口上。另一些梦反映的是个体对未来的担心或潜意识的洞察力。对未来的担心如果是有理由的话,自然就有可能实现,而个体直觉式的洞察力有时也会是很准确的,因为这往往是个体所有经验的凝聚。
有不少梦之所以有预言性,仅仅是因为梦的模糊性和概率作用的缘故。有人计算:每人每夜做梦约2小时,地球上有几十亿人,把每个人的梦数乘以做梦的人数,梦见的“事件”是个天文数字。所以,依照模模糊糊的梦的记忆,在浩瀚的“梦海”中找到与生活中发生的相似的事件,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这种巧合是很容易发生的。
合理化的心理作用也是梦有预言性的原因之一。人们往往会牵强附会,把有距离的两件事加以联系,认为是有预见性的。比如,有人梦到一架大飞机失事坠落,如果恰巧有一架小型飞机失事,这个梦会被认为是有预见性的;如果不是飞机,而是火车甚至汽车出事故,很可能也会认为梦有预见性。所以同一个梦实际上有可能对应许多事实,而人的合理化心理作用会使得梦与这些事实发生联系,再将此定义为梦的预言。
梦由心生。从科学的角度看,梦是个体生理和心理状态的一种反映。民间的所谓“解梦”,以游戏的态度看看可以,如果太当真,也许就会给自己带来灾祸。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其实做梦是具有一定语言性的。所以在生活中如果自己梦到一些奇怪的梦,不妨多了解一些梦的解析,这样也能够帮助自己改善心理健康状态,了解梦境可能预示的事情。
推荐阅读:梦见会飞了是好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