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年轻夫妻都很郁闷一种事,那就是老人爱插手他们的生活,经常指责甚至为此爆发冲突。那么,老人爱插手这种行为会不会是一种心理上的病?会不会影响家人的心理健康?让我们先看看心理学家们的解释。
其实,老人爱插手是有自身心理需要的,“插手”只是实现心理需要的工具。如果不管这种心理需要,光把工具夺走了,老人肯定混身不舒服,或者没多久,就开始故态复萌了。
同时,对于后辈来说,让他们忍让,也必须建立在“真正明白老人心理需要”的基础上。不然,他们也很难忍下去。毕竟,在繁忙的工作之后,回家还要挨老人一顿数落,换谁都会受不了。
那么,老人非要管后辈,这种心理需要是怎么样的呢?
首先,这种需要是一种“渴求融合”的心理状态,即:个体非要黏着另一个人,并压倒性地要求另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才能活得平衡。如果另一个人要独立出去,不听话了,个体就会失衡。
渴求融合,往往提示着个体心理有些部分发展得不够好,有个“缺”,所以才需要另一个人“融合”进来,填上这个“缺”,帮助个体实现某些心理功能。
比如,有些老人生长在严重轻视女性的家庭,自我价值感有个“缺”,不懂得如何自我肯定。结婚后,她们下意识拿孩子来填这个“缺”,照顾他,事事都插手,以此来感受到自己是有价值的、好的、被需要的、被肯定的、生活有方向的……在这个过程中,她们会活得比较平衡。
然而,当孩子独立出去之后,老人的“缺”一下子空出来,她们会骤然发现,没人需要我肯定我了,心里好像缺了一块。而“我自己”呢?又没法自我肯定和感受自己的价值,这时,她们就会坐立不安,想方设法要回到孩子独立前的那种状态—通过管你,来感受“我”的价值。
事实上,每个渴求融合的老人,内心需要都不一样。孩子要通过谈话,关注到这些需要,并且最好协助她们找到更成熟理性的满足办法,这样,才能比较彻底地解决老人爱插手的问题。
所以,年轻后辈们如果再发现老人爱插手这种现象出现,不要指责抱怨,也不需要刻意忍让,好好地探求一下老人爱插手背后的心理需求,釜底抽薪,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好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