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一个医疗机制好坏,关键是看公共医疗资源的分配是根据病情需要,还是根据金钱地位
不久前,上海市民秦岭向市委书记俞正声反映:父亲肺癌晚期并发脑转移后,遭遇了被强制出院、医院相互推诿、需要关系才能入院、被迫隐瞒病情、医生推销自费药等一系列事情,令他感到“心寒、困惑和痛心”。他呼吁:“为癌症晚期病人提供一个有尊严、稳定而安全的就医环境,至少保证他们能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不用因为无处可去,而在家人的怀中含恨离世!”俞正声在回信中称秦家遭遇了“制度缺陷的伤害”,并表示“要在癌症晚期病人的关怀上,争取在制度上有所前进”。
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自然规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医院是生命的“最后一站”。然而,在现实中,很多本该住院治疗的老年慢性病人,却只能在救护车和急诊室之间来回奔波,最终悲凉地离开人世。尤其是在大城市的大医院,类似的现象更加普遍。
那么,为什么大医院不愿收治老年慢性病人呢?因为这些病人既没有治疗价值,更没有“经济价值”。不仅无法带来经济收益,还会影响治愈率、死亡率、病床周转率等考核指标。因此,很多医院将那些只占床、不盈利的病人视为“不受欢迎的病人”,并以各种理由推诿拒绝。
“不受欢迎的病人”既是“道德缺陷”的产物,更是“机制缺陷”的产物。作为政府举办的公立医院,本应不以营利为目的,守住社会公平正义的底线。然而,很多公立医院偏离了公益性的轨道,陷入了盲目逐利的泥沼。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一些医院把治病救人当成了“做生意”,嫌贫爱富,挑肥拣瘦,客观上剥夺了一部分病人的医疗权。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折射出公立医院运行机制的缺陷。当前,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补偿渠道主要有两条:一是财政拨款,二是医保付费。但是,公共财政对公立医院的投入长期不足,杯水车薪;很多医保付费项目也不能体现医疗成本,导致政策性亏损严重。因此,在生存和发展的压力下,一些公立医院背弃了公益性原则,采取选择性收治病人的策略,让医疗资源配置跟着金钱走,而非跟着百姓需求走。这样的做法既伤害了患者的感情,也损害了公立医院的声誉。
在医疗卫生领域,有一个独特的现象叫“市场失灵”。即仅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无法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例如,对于带有公益性的产品,由于无利可图,市场上没有人愿意提供。以收治病人为例,私立医院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总是选择盈利性好的病人,而不选择盈利性差甚至赔本的病人。因此,那些所谓“不受欢迎的病人”,只能由政府举办的公立医院进行“兜底”。因为政府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有义务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伸出“看得见的手”进行调控,否则就违背了举办公立医院的初衷。
人人都会生病,但谁都无法选择疾病种类。假如一个机制给病人贴上了“受欢迎”和“不受欢迎”的标签,无疑是对生命尊严的践踏。而面对“无利可图”的病人,政府必须勇于承担责任,为过度逐利的公立医院“纠偏”,使其成为困顿无助者的“避风港”。事实上,衡量一个医疗机制好坏,关键是看公共医疗资源的分配是根据金钱地位,还是根据病情需要。如果能让最需要关照的病人优先享有医疗权,这个机制就是温暖而进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