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导向

新闻背景:前不久通过专家鉴定的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建构与培养研究”,向社会公布了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大型调查结果: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心理健康的比例都在80%左右,而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只占5%以下。这一调查结果与以前媒体公布的调查结果有较大的差异,引起人们的关注。为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这个问题,以及学校如何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本报今天特别“点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这个话题。

“——我们在一个班相处一年多了,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聪明、热情大方、乐于助人。你那双会说话的眼睛常令我心神不定,我真喜欢你!星期五下午没有其他活动,你在校门口等我,咱们出去聊聊好吗?请不要让我失望。”北京理工大学附中张玉梅老师在初二年级的一个班上宣读着学生“刘刚”给女同学“婷婷”的“情书”。这不是张老师在公布自己学生的情书,而是她的“青春期异性交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一个情节。

接下来,张老师提出两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假如婷婷将信交给了班主任老师,并不再理刘刚,这对他今后的学习生活会有什么影响?他应该怎样对待婷婷?”“假如婷婷接受刘刚的感情,从此两人密切往来,刘刚大献殷勤,你认为这样对他俩今后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影响?”学生的讨论非常热烈,并不时地穿插着小品。张老师最后给学生留下作业:“如果你收到了同学的情书,你会怎么办?”“当人陷入单相思时该怎么办?”一个处于青春期学生中的敏感话题,在张老师营造的自然、轻松、平等的氛围中进行了有效的交流。这是张玉梅老师根据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沃建中博士主编的《中学生心理导向》教材进行的诱导式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思路

诱导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过程基本上分为4个阶段:

明镜台:通过活动创设情景,提出问题。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水平,也让老师了解学生的心理水平。张老师宣读刘刚给婷婷的“情书”即为此阶段。

智慧泉:通过师生共同分析、思辨,研究如何解决问题。主要目标是使学生转变观念,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行为训练,从而提高心理素质。张玉梅老师提出两个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就反映了这一点。

回音壁:根据心理课内容,让学生联系实际自我反思,确定目标,进行自我教育。张老师留给学生的作业即为此。如有一个学生在作业中写道:“老师,我在小学六年级时喜欢上一个女同学,总控制不住地去想她。我不敢跟别人说,怕说出后,别人会把我当成坏孩子,心里一直很痛苦。上了‘青春期异性交往’这堂心理健康教育课后,我的‘单相思’心理得到了解脱,原来这种情况是生理发育的正常现象。我以后一定记住您说的,春天的事情春天做,秋天的事情等到秋天再做。”

启思录:通过精选的文章、诗句、漫画等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达到进一步的升华。课后,张老师给每位同学提供一篇《男女生交往时应怎样正确把握分寸》的文章,就紧扣了这一点。

特点

诱导式心理健康教育的共性教学方法,是师生通过丰富多彩、精心设计的活动来创设情境、引发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教师运用心理学原理适时、恰当地诱导,加强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和活动训练,强化学生健康的行为方式。

在诱导式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的每个阶段中,都要求教师要以会谈、心理测量、生活技巧训练、角色扮演、行为矫治、问题分析等活动为手段,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助、自助过程,让学生获得情感心理体验。在课上,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通过自我投入达到自我教育。在这种自助活动中,学生可找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达到进一步认识自我的目的,找到如何提高完善自我的方向,即从别人那里获得心理启发和支持,内化并提高自我心理健康水平。学生通过各种活动获得了解和发展自己的机会,在活动中学生们常常获得成功,满足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促进了他们人格的不断完善。

诱导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关键,不是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答案”,而是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手段启发学生感知、领悟,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如关于价值观与人的情绪行为关系的教学。老师首先让每个学生回答问题:“当你遇到很难克服的困难时,你会怎么想?”全班同学都要说出自己的想法。想法各种各样,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第二步,教师提出积极和消极的典型想法让学生思考、分析,各种不同想法的后果是什么。经过分析、讨论后,学生总结领悟到:价值观决定人的情绪和行为,因此要不断确立合理的价值观。这样每个学生就会在这种亲身的体验中自觉地完善自己的价值观。

原则

平等性。教师要使自己处于与学生平等的地位,自觉地意识到师生双方在人格上享有同等地位,并且使学生意识和体验到师生双方在人格上享有同等地位。尊重性。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言行,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内心世界。鼓励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敞开心扉,敢于暴露自己的观点,老师不要轻易地评价。参与性。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到心理行为训练中,完成训练任务。学生自始至终是教育过程的主体,教师要让每个学生有平等参与活动的机会。目的性。心理行为训练目标一定要根据学生原有的心理水平设计、实施,学生原有的心理水平高,教师的目标就可随之提高,反之亦然。

资料

早在20世纪50—60年代,美国就在学校、社区设立了心理咨询、心理辅导或心理治疗门诊。在80年代以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个别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身上。到了80年代以后,从事心理辅导的心理学工作者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全体学生身上,特别是注意学生心理的健康教育。有关中学生的心理技能训练课程相继推出,有关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也相继出现。美国不同的州、不同的学校所采用的基本模式相同,心理健康教育课以活动为主。在活动中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大约有4—6人,在老师的组织下,分别开展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体验某些心理状态,以此来改变认知观念、接受行为训练、提高心理技能,从而达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后开始重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日本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围绕着提高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心理素质而展开,其目的是使学生在获得有关健康、安全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考力、判断力,培养学生保持和增强心理健康的实践能力,并将学习意愿、自学能力、独立思考力、判断力和行动能力作为健康教育的基础学习。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开始在学校设置心理咨询室,2000年,日本政府开始在中小学设置心理健康课程。

香港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基本上是模仿了美国的模式。90年代,许多心理咨询工作者提出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以预防为主。因此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也出版了。有的是单独一门课,由班主任来担任这门课,两周1课时,一学年16课时,每课时35分钟;另一种形式是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纳入到社会课程里,约占课程的1/4,由教社会课的老师来担任。

台湾地区实施9年国民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程。90年代中小学生的心理卫生和辅导工作更加受到重视。学校心理卫生与保健工作的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为儿童、青少年提供健康的求学环境;实施心理卫生教育。增加相关的科目,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公民与道德》、《伦理》等课程中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开展心理保健活动,如举办心理保健辩论会、发行刊物、举办展览;演出与心理适应有关的话剧,举行心理健康故事比赛;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学校设置学生辅导中心,专门负责辅导工作的计划以及个案处理的的研究和辅导。

2024-08-25 21:53:16

Related Articles

浅谈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浅谈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在现在社会上,青少年犯案的案例屡见不鲜,由于网络等的出现再加上对于法律的认识不够清楚,很多人都出现了一定的心理问题或者是为止迷茫的东西,通过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缓解这种情况.现在社会上,学生让很多人都为之头疼,家长觉得难关,老师觉得难教成为了普遍的问题,通过合理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让青春期少年更懂事. 第一,教师要懂得学生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变化的特征. 中小学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是一个人心理活动从简单.具体不断向复杂.概括发展;从无意向有意发展;从笼统向分化发展;从零乱.易变向系统.稳定

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

青春期是儿童开始进入发育高峰期,它是人由儿童走向成人的过度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情绪不容易控制,加上学习压力大,很容易产生叛逆,甚至严重的走向犯罪的道路,其家长和老师也会觉得很难教育,很难管.其实主要的还是孩子的心里不成熟,我们可以通过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改变这种现象,和孩子多沟通,多交流,做好青春期保健,让孩子们慢慢走出误区,走向成熟. 首先,老师要关注和帮助 老师是学生成长中最重要的人,也是学校改善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力量,建立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正常开展的重要条件.就总体而言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六个不要

孩子的身心健康无疑是做父母的最关心的事情,身体健康很容易有所保障,但是孩子的心理健康缺无法良好的保障.不过,小编可以教各位家长一些教育孩子的办法,只要做到六个不要,孩子的心理健康肯定不会受到损伤. 不要过分关心孩子,过分关心孩子,容易使孩子过度以自我为中心,结果成为自高自大的人. 不要贿赂孩子,要让孩子从小知道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不尽义务不能享受权利. 不要太亲近孩子,应该鼓励孩子与同年龄人一起生活.学习.玩耍,这样才能学会与人相处的方法. 不要勉强孩子做一些不能胜任的事情,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成

何谓真正的心理健康?

在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过程中,总会讨论一个核心问题,那就是什么才叫真正的心理健康.那到底什么样的状态称之为真正的心理健康呢?本文将从心理健康的内涵核心.心理健康的标志.心理健康的国际通行标准等三方面进行论述.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良好的心理或者精神状态.心理健康这个概念,既代表心理健康,当然也代表着它的反面:心理问题.围绕着心理健康开展的教育,我们称之为为心理健康教育.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在社会上都有好多提法,如:"心理素质提高教育"."心理素质教育"."

如何发展孩子的"心理弹性"

如何发展孩子的"心理弹性"
如何发展孩子的"心理弹性",一名考试经常得第一名的中学女生,突然失去学习动力,不愿到学校继续上课,老师和家长该如何应对? 如何发展孩子的"心理弹性" 近日成立的静安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负责人与该女生的班主任约定时间,计划设置一系列心理干预方案.今后,中心将把心理健康指导分别送进校园.社区和家庭,让孩子们受到更多温暖的"心灵呵护". 走进位于余姚路139号的 "静安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两间心理咨询室分别被

90后成心理疾病高发群体

90后为什么容易得心理疾病?按理来说青少年应该是活在简单快乐的世界里面,但实际上他们却是心理疾病的高发人群,这种情况会严重的影响到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以及成长,所以预防工作也更加慎重. 青少年"心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据统计,近10年来,到儿童医院心理门诊就诊的患者呈上升的趋势,其中有50%以上的青少年存在学习困难.17.8%的孩子患有多动症.9.11%的小患者发现智力低下.6.66%的孩子患有抽动症.3.73%的孩子存在情绪障碍问题.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对8786名学龄前儿童进行的调查结果显

青春期性教育的重要性

青春年少,正是人生最好的时候,这个时候的青少年们就像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她们充满朝气与希望.可这个时候也正是她们心里萌动,对两性好奇心最强的时候.此时如何进行青春期心理的引导与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那么青春期性教育的重要性有哪些呢? 青春期性教育的重要性 青春期是人的成长和成熟的重要阶段,一个人的身体素质.思想品德.理想情操.知识才能等等都在青春期基本形成.青春期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早在1963年,周恩来总理就在全国卫生科技规划会议上指出:"一定要把青春期的性卫生知识教给男女青

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小学生心理障碍

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小学生心理障碍
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是很多大人需要进行了解的.因为如果一个不慎,或者一个不留意,家里的孩子就可能会造成身心不健康也就是患上心心理疾病.因为这个时期的小孩子可塑性是极其强的,所以掌握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大人能帮助矫正孩子的不良心理. 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 小学生时期是人的行为.性格和智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由于身心变化比较快,加之文化知识及社会经验的不足,小学生很容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导致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排除小学生认识.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障碍,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优化他们知.情.意.行

如何保持孩子心理健康

如何保持孩子心理健康
孩子是家庭里最鲜活的血液,特别是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的今天,孩子的健康成了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如何保持孩子心理健康.不仅家长责任重大,学校和社会也是有义务和责任的,因为孩子也是我们祖国的未来.保持孩子心理健康,家长应该怎么做? 1.待离婚问题要谨慎 对待父母离婚,打破了原有家庭的宁静,使子女得不到完整的父爱或母爱,不少子女因此心理开始扭曲.为人父母者,当夫妻关系不和时, 为了未成年的子女,千万不要轻易去赶时髦.闹离婚.即使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在离婚前,也应当多为子女考虑,毕竟孩子是无辜的,而且他们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