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照顾到同性恋者的心理

  由于社会快速进步,同性恋者现象越来越普遍,也越来越得到大家的理解。但有的时候面对同性恋者总是有些尴尬的。今天的文章就教大家如何对待或与同性恋者相处,如何做到照顾到同性恋者的心理。

  很多不了解同性恋的人,会认为同性恋者仅仅是为了性的需求才在一起。但从小天的经历中,我们会发现,她的交友过程一样充满了了解、信任、爱的表达,比如一起玩、看电影等等,并不是大家想像的那么简单。

  因为免疫缺损疾病--艾滋病蔓延以后,很多的同性恋者身处其中,促使社会对同性恋的关注增多,但并不是同性恋直接导致了艾滋病的增加,而是因为同性恋者频繁地更换性对象和不能有效地使用保护措施造成的。

  同性恋的研究专家认为:同性恋不是犯罪,也不是邪恶,更不是心理疾病,只不过是有这种倾向的人将自己的这种愿望付诸实现。他们有属于自己的感觉,他们只能自己选择,而不能听从于别人或社会所需的那种选择。

  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年轻人,对待同性恋应在一种科学了解的基础上,有自己的角度和原则。

  对同性恋做过深入研究的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李银河在一项调查中发现:在同性恋形成的过程中的后天因素即社会、心理因素中,最为重要的是最初的性经历,即青春期的遭遇和经历,而同性恋者的身份认同时间最早在14岁,最晚在29岁,年龄中位值是18岁。有调查对象明确提出:第一次性经验极其重要,如果发生在同性朋友之间,就可能终生同性恋。

  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心理和生理都渴望与异性的接触,这种接触最重要的还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但是大部分的男女友谊都会遭到老师和家长的猜测和干涉。处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不能正常地与异性建立情感联系,就很容易被同性迷惑。他们的情感失去了正常的释放渠道,必然会寻找非正常的渠道,因为人的生理成熟在没有心理成熟做保障的前提下,其结果可想而知。而此时形成的同性恋往往是肯定的同性恋,很难再有改变。

  社会上出售的色情盗版碟没有任何限制地进入未成年人的视线和手中,这些不健康的内容对一个在精神上没有任何准备的孩子其刺激度超过了大家的想像。欲望被挑起,却不敢与异性交往时,同性就成了目标。

  帮助已经认同自己为同性恋者的青少年

  很多青少年同性恋者仍然挣扎于对自身性倾向的认可中,也许还没有向父母或同辈人公开自 己。他们也很少求助,他们害怕:一旦把自己的性倾向告诉了别人,他们会遭到拒绝或审判。

  但同时,他们恰恰是最需要理解和咨询的青少年。 辅导者通过张贴海报、散发小册子或书籍等方式告诉青少年,这些话题是安全的。给父母阅读的有关性教育的书单里,一定要包括有关同性恋的书籍。当青少年意识到自己可能是同性恋或是双性恋,准备和别人讨论这一话题时,这样的一个环境会使他们感到安全。

  青春期对于同性恋者来说是特别具有挑战性的一个时期。幼年时朦朦胧胧觉察到"与众不同 "的感受越来越强烈。到了青春期的中期,一部分人会自我认同是同性恋,并且向同辈的同性恋亮相,但家庭成员和学校还以为他们是异性恋呢。这方面的咨询应该包括讨论同性恋是怎么回事,解释对同性恋的传统观念和误解,提供读物和参考源。很多青少年想向父母坦白,但害怕受到歧视。亮相通常会导致一场家庭危机。父母也会像他们的孩子一样,经历吃惊、否认、反省、愤恨和痛苦等一系列过程。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父母得知子女是同性恋时所做出的反应,就像悼念死人的过程一样。在很多方面,失去了子女异性恋的性倾向等于一场令人悲痛的死亡,因为很多对异性恋的期待(例如婚姻、家庭、生儿育女)都随之灰飞烟灭。父母经常要教育青少年,性行为有传染性病(包括感染艾滋病毒)和怀孕的危险。研究也表明同性恋青少年有更高的自杀倾向。经常产生自杀念头的青少年迫切需要一个安全的环境,而已经表露要自杀的人则需要心理医生的帮助,来调整其心态。

  由此我们知道,同性恋不是疾病只是另一种性取向,这种心理由很多因素组成包括本身的性格、所经历的一些事等等。同时由于相比于异性恋占主体的时代,同性恋者受到的自身压力和社会压力都非常大。所以我们应该尽其所能的正常对待同性恋者。

推荐阅读:同性恋是由什么决定的

2024-10-26 17:01:05

Related Articles

女人要学会呵护男人受伤的心理

女人要学会呵护男人受伤的心理
表面看起来男人是风光十足的,是让人放心的男子汉.而实际上男人也有着别人所不能体察的短处,也有情感上的伤疤.作为男人身边的女人该如何去对待男人的这些痛处,就显示出女人的相处之道了.不了解男人心理的女人是无法真正去呵护男人伤疤的,下面我们就介绍一些男人究竟有哪些伤疤不可触碰. 女人要学会呵护男人受伤的心理 长相被人挑剔 如果你以为只有女人才会对自己的外貌时刻关心的话,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其实男人也对自己的容貌相当关注.这在近来有位朋友交上了女朋友,就一直觉得自己还算标准的身材不够壮,不能给女朋友足够的

同性恋的特点都是什么

同性恋的特点都是什么?心理保健专家介绍说,同性恋,也就是是性取向障碍问题,而且从古至今这种现象都是存在的,而且现在有一些国家还承认同性恋婚姻,可见现在人们的思想是在进步的,下面我们具体了解一下同性恋的特点以及分类是什么? 同性恋的一大特点 在上层社会和最下层社会中多见,发生率的高峰处于两个极端,许多历史名人如柏拉图.米开朗基罗等智力水平高的同性恋者.又如日本筑波科学城里有些科学家为了献身事业夜以继日地工作,导致家庭离异并走上与同性伴侣消遣有限的业余时间的道路. 在西方,同性恋的发生率可达10%,

照顾双眼从学会使用眼霜开始

使用眼妆护理眼部肌肤是如今大多数人在护理眼部肌肤时候所采取的方法,您的眼霜使用正确吗?要知道眼部肌肤是人体最薄的肌肤,也是活动最频繁的部位,很容易长出皱纹,且一旦长出就很难消除!所以今天就和美容小编一起学会照顾双眼,就从学会使用眼霜开始吧! 今日推荐,学会照顾眼睛就从用眼霜开始,请关注用眼霜的五个误区: 一.25 岁之后才要用眼霜 对于大多数 officegirl 来说,一刻也离不开电脑的工作,被报刊和影视光碟占据的休闲时光,再加上越来越长时间地使用暖气.空调,这样的生活令眼部肌肉疲劳不堪,也许

孩子心理承受能力怎么培养

孩子心理承受能力怎么培养
孩子不能像贵族一样供养他,也要让他受些苦,让他知道什么是取之不易,什么是需要靠自己,有些是父母也不能帮到的,这就要我们培养好孩子. 孩子的内心不强大,还是取决于父母,现在的孩子都娇气,遇到挫折都躲避甚至选择自杀,如何帮助提高心理承受力呢? 我认为,把孩子应该承担的责任还给孩子,是提升孩子心理承受力的前提.要知道,孩子无论大小,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家庭中的一员,他除了有责任做好自己的事情以外,还应该为家庭尽上自己的一份义务,包括做做家务,为家长分担一些忧愁,关心父母的健康等等.只有在生活的磨砺中

青少年恋爱心理容易患抑郁症

青少年恋爱心理容易患抑郁症,青少年之间的恋爱,很有可能使他们患上抑郁症,一些人还会因此自杀,个别人甚至走上了杀人的道路. 因青春期恋爱引起的抑郁症,其实在15%-20%的青少年身上会有早期症状的.如孩子日益孤独.睡眠增加.饮食或行为改变等,这些症状如持续出现两周以上,最好带他们去看心理医生.心理专家忠告:青少年不要过早地坠入爱河,应积极寻求自己的兴趣点,好好学习. 要学会保护自己的情绪,青少年恋爱心理容易患抑郁症.毫无疑问,青春期时的情绪变得难以捉摸.人生的第一个转折期悄悄来临.青少年不再是小孩

更年期男性更容易有抑郁心理情绪

更年期男性更容易有抑郁心理情绪
说到更年期综合征,很多人都会想到的是人到中年的女性朋友,其实大家可能不了解,男性而是会到达一个年龄段的时候容易患上更年期,而且如果不注意,不及时调整就医,就会引起非常严重的抑郁心理疾病,后果非常糟糕. -综合症状很普遍 现象:在公司上班的吴小姐说,最近老爸好像变了个人,动不动就发脾气,整天烦躁不安,什么都干不下去,一点鸡毛蒜皮的事就大动肝火,让家人觉得莫名其妙. 专家分析:这是最普遍的更年期综合征的表现.从生理上来说,这是由于植物神经紊乱引起的,经常出现头晕.出虚汗.失眠.不想吃东西等情况. 而

怎样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力

现在的孩子们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要星星不敢给月亮,其实这样做会导致孩子的心理承受力下降,父母应该加强孩子的保健工作,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力,怎样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力呢? 怎样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力一.提高孩子的责任心 要把孩子作为家庭的一员,提高孩子的责任心,让孩子承受适当的家务工作.要知道,孩子无论大小,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家庭中的一员,他除了有责任做好自己的事情以外,还应该为家庭尽上自己的一份义务,包括做做家务,为家长分担一些忧愁,关心父母的健康等等.只有在生活的磨砺中,孩子才会切身体会到生活

从恋爱到婚姻的心理变化是什么

从恋爱到婚姻的心理变化是什么
恋爱和婚姻是紧紧相连的两件事情,但是因为还是有本质上的一些区别的,所以有一些事情还是需要全面的去分析,关于恋爱和婚姻的一个跨度,很多的男女都无法正确的去面对心理上的转变,下面我们就去看看从恋爱到婚姻的心理变化. 1.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也许正是因为还没最终得到,婚前人们对另一半总还是多少抱有期待和害怕失去的不安.而结婚以后一切已成定局,对方已成囊中之物,似乎没必要再努力维护支撑,所以感情渐渐松懈下来,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抱怨"婚前婚后两个样".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而

没有倾诉对象 就学会自愈的方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朋友圈,平时一起吃饭.逛街.聊天等.但是,当真正遇到烦心事的时候,却不一定有一个知心的人,让你毫不保留的向她倾诉心理所需.当想要倾诉却没有倾诉对象的时候,无疑是一种悲哀.那么,没有倾诉对象如何是好呢? 1.和自己说点事 这绝不是精神紊乱或过度抑郁的表现!权威的心理学家说:跟自己说话是最为安全的发泄苦闷的方式,非常有效!对心中那个自己说话也一样有效,只要把声音释放出来就行.不止是今天,过去面壁的忏悔者,寺庙中念念有词的祈福者,这都是在对自己倾诉的过程中获得解脱. 心理学家指出:"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