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热成型术可将哮喘急性发作减少三成,因哮喘恶化引起的急诊就诊减少八成
难治性哮喘有了新的治疗方法。记者日前从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获悉,对于服用口服药和吸入药都难以控制症状的难治性成人哮喘,有可能通过一项新技术——“支气管热成型术”长期控制症状。其原理是采用射频热量“烫”薄气道壁下增生的气道平滑肌,限制气道收缩和变窄,扩大气道,控制难治性哮喘。这一技术可将哮喘急性发作减少三成,因哮喘恶化引起的急诊就诊减少八成。据悉,该院采用这一新技术完成两例难治性哮喘病例的治疗,属国内首批病例,在华南地区为最早。
进展:
“支气管热成形术”已获准在中国应用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哮喘临床专业组组长、主任医师张清玲介绍,支气管热成型术早在2006年就开始在国外应用于难治性哮喘临床治疗,在中国,今年才获批准应用。2月27日,这一技术的开创者之一、加拿大St. Joseph's Healthcare 呼吸科主任Gerard Cox教授访问广医一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时,与该所副所长李时悦教授共同完成了国内首批以支气管热成型术治疗的两例难治性哮喘病例。随后,广州呼研所又独立完成另外一例来自广东梅州曾经因咳嗽晕厥的哮喘患者的手术。
原理:
用热能“烫薄”支气管平滑肌使气道变大
“哮喘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因为支气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增厚导致支气管变窄,从而造成患者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张清玲介绍,哮喘的社会人群发病率是1%~3%,其中90%~95%的哮喘能通过口服药和吸入药得到控制。“10%的哮喘控制不理想,这其中又有一半的哮喘可以通过加大药量得到控制,而剩下的约5%,用常规的药物治疗已难以控制。”
张清玲说,支气管热成型术,就是针对这部分难治性哮喘的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其原理是,通过一个支气管镜,将一个2毫米的小射频消融探头置入患者的支气管腔内,同时,将体外的射频发生器所产生的60摄氏度左右的热能传导至支气管管壁,通过对支气管壁的加热,用热量消融患者增生、肥厚的支气管平滑肌细胞,使得支气管平滑肌萎缩、变薄,使支气管扩大,呼吸顺畅,从而逆转哮喘的病程。
“手术需在局部麻醉下完成,单次治疗过程一般在一小时内,整个疗程需要三次手术治疗,每次治疗相隔3周,整个疗程全部费用需10万元。”张清玲说。
效果:
难治性哮喘患者药物治疗剂量明显减少
张清玲介绍,该院最早接受这一新技术的两例患者均为中年女性,分别是来自广西梧州的莫女士和来自广东普宁的许女士。
其中,莫女士在6年前生育女儿后患上哮喘,长期吸入皮质激素和口服药物治疗,疗效不好,反复有哮喘症状,夜间睡眠也很差。她接受支气管热成形术治疗后,现在基本不需要使用药物治疗,哮喘控制、生活质量和肺通气功能都有了明显改善。
张清玲说,根据国外对接受支气管热成形术的患者长达几年的随访发现,不仅可将哮喘急性发作减少32%,还可将因哮喘恶化引起的急诊就诊减少84%,因此住院治疗次数也将大大减少。此外,也可将因哮喘症状导致不能工作、不能上学或不能进行其他日常活动的天数减少66%,将很大程度改善哮喘患者的生活质量。
禁忌:
体内装有起搏器、内部除颤器者不宜
“目前,这种支气管热成型术主要适用于中、重度的难治性成人哮喘患者。”张清玲指出,支气管热成形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比如手术后的一天内,会出现和哮喘相关的呼吸道症状增加或加重,包括呼吸困难、喘息、咳嗽等,但采用对症治疗后,一般7天内就可以得到解决;又比如,手术后,患者有可能因哮喘症状暂时恶化需住院处理,不过,这种可能性较小,每次手术仅有3.4%的可能性。“术后的有效率在80%左右。”
当然,支气管热成型术也有禁忌症。张清玲介绍,在体内装有起搏器、内部除颤器或其他植入式电子器械的患者和对支气管镜检局麻要求的药物,如利多卡因、阿托品和苯环类过敏的患者都不能接受这一手术。还有,该手术的耗材目前相当昂贵。
此外,有活动性呼吸道感染、在过去两周内有急性哮喘发作或有血友病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都必须等病情控制以后才能进行手术。医学指导/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哮喘临床专业组组长、主任医师张清玲 记者黄蓉芳 通讯员茹志娜、韩文青、余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