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药品合同市场将全球大幅度增长

  近日,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公布的研究数据表明,预计未来3年内药品合同制造市场(CMO)将大幅增长,全球制造市场预计会增至2014年的约337亿美元。而未来两年内,随着制药公司面临重要的专利失效和越来越低的药品批准率,公司成本压力会越来越大。

  据报道,阿斯利康计划在2018年前将其所有的原料药生产外包,其中中国会占到很大的一部分,其他制药公司亦很可能会效仿。

  尽管印度在这方面具有很大优势,在化学药和原料药生产水平上领先于中国。但中国有着价格更低的原材料以及超过5000处通过GMP认证的设施。此外,还拥有许多高层次科学人才,同时,制造成品制剂的设施和专业人才也在不断完善。

  据安永分析,由于本土市场空间很大,中国公司在国内市场的收入很可能促使其在CMO方面得到发展,建立起信任和信誉,以赢得合同。2006年时,中国制剂出口仅价值3亿美元,但安永预计在2014年会增长到46亿美元。

  质量安全临考

  对于寻找CMO的跨国制药企业来说,印度目前是他们比较不错的选择。印度公司在仿制药、原料药和配方药方面蓬勃发展,获得了逆向工程专利药的不少经验,开发了高性能的合成化学技术,并投资建立了先进的生产设施。这些优势使得印度成为进行大规模药物生产和临床试验的良好场所。

  此外,大型制药公司选择印度作为外包地点,主要看中的是成本低廉。对于原料药、简单药物、口服药物(固态和液态)的生产,印度有超过10年的经验。在剂型和复合原料药生产方面,也比中国超前3~5年。目前,印度有超过100家经过FDA认证的原料药和配方药生产厂家,200处符合GMP要求的生产设施。支持印度合同制造领域发展的还有大量在化学和生化方面表现出色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不过其人工成本要比中国高20%。   中国制药企业并不是一个主要的品牌或仿制成品药的供应者,而主要提供中低端产品。但是为了真正打进国际CMO市场,中国正向制剂市场发展。

  现在,中国只有极少数的公司可以接手海外制剂生产合同。不过,中国的CMO公司也在努力达到国际生产标准。

  中国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要成为有信誉的商家,中国的合同制造商必须达到国际标准。但是,西方各国的标准不尽相同,并且提高标准就意味着成本增加,这是中国CMO发展成品药市场的主要障碍。

  美国和欧洲国家对于其国内的生产设施都有严格的标准,但却不会定期检查国外的生产设施。事实上,最近几年的事件显示,许多国外生产设施根本没被检查过,而中国企业的质量标准还需要不断提高。

  专利保护成掣肘

  知识产权问题一直是企业难以获得更多合同的主要限制因素。因为外包合同生产会涉及到向当地的合同制造商(CMO)进行知识和生产技术转移,将来,这些当地的合同制造商很容易成为竞争者。这些合同制造商在市场规模上有优势,如果缺乏知识产权保护,他们将进行逆向开发,生产药物的仿制药版本。如近两年来,争议颇多的格列卫、特罗凯仿制品也因知识产权问题难以走向国际。

  根据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的调查,在后期开发阶段,一般只把原材料或者中间物外包给印度CMO公司,在API药物的最后阶段,要么在本土完成,要么交给西方的CMO公司。在对知识产权保护的信心建立之前,这个趋势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虽然中国也对其专利法进行了第三次增补,在去年年底生效,也正式为专利提供了类似西方国家的保护。但是,知识产权相关问题仍是阻碍中国合同制造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

  生物医药新高地

  虽然在化学制药领域,与印度相比,中国企业并不处于优势。但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中国企业在生物医药合同制造方面比印度具有更大优势。

  尽管长期以来,小分子药物的生产被外包到低成本的亚洲区域生产,但成品药的生产还是主要集中在北美和西欧,特别是生物医药制品。但是,随着成本压力的增加,也会出现从西向东转移的趋势。   印度的生物医药制造产业落后于中国。这一点可能颠覆中国和印度在以往CMO领域里的地位对比,因为生物制品在医药市场的比例将越来越大,预计到2014年前,100只药物中将有一半是生物制药,而2000年只占11%。

  据安永分析,中国企业进军生物医药的合同生产不失为一个绝佳策略。不过,这种模型是有挑战的。因为这是一个崭新的行业,潜在客户需要通过很长时间才能签下合同,并且规模都很小。为了和跨国公司建立起关系和信任,完成合同的专用设备也是需要的,这又是一笔开支。尽管生物医药合同制造市场还处于早期,但市场潜力相当大。

  在中国,科研和生产人员的劳动成本很低,只是需要更多资金来建立一流的生产设施。有些公司已经成功进入了这个市场,例如北京凯因公司,它拥有全自动的生产线,每年可生产1亿瓶干扰素。凯因公司计划成为世界一流水平的生物医药合同制造和合同研究公司,该公司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国家病毒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支持。相比之下,印度尚缺乏这样的雄心。

2024-11-06 08:19:14

Related Articles

全球维生素市场将达32亿美元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全球产业分析公司(GIA)发表的一份最新报告<维生素:全球商业战略报告>显示,到2017年,全球维生素市场的规模预计将达到32亿美元,这主要是由于维生素的终端市场--化妆品和药品的发展前景看好.此外,创新的食品理念和运动营养的重要性日益增加也在推动市场的增长. 维生素应用于食品.饲料添加剂.药品和化妆品等领域.目前,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正在激发对有益的健康产品或营养保健品的需求,而饲料行业对功能增强剂的需求日益增加已经产生了潜力高的衍生物.另外,对创新性"药用化妆品&q

欧盟药品基本法再调整 国内药企几家欢喜几家愁

欧盟对药品的准入门槛再次提高,国内药企又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2月8日,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西药部主任谈圣采向记者表示:"欧盟的新指令尚处在征求意见阶段,这一指令会极大影响我国对欧的药品贸易." 2011年6月28日,欧洲议会和理事会通过指令2011/62/EU,修正了2001/83/EC指令.后者是人用药品的共同体法典,一向被视作"欧盟医药领域基本大法".欧盟曾对该"基本法"先后做出了8次修正,不断提高标准,同时也对外国制剂和原料药进入欧盟设

各省酝酿配套政策鼓励地方药品流通龙头

近日,河北.湖北.河南.上海相继出台当地的药品流通"十二五"规划纲要,各省的规划都把打造地方龙头企业作为目标. 随着各省市规划的出台,商务部推进流通改革的目标将在各地得到落实. 2011年5月,商务部发布<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以下称<规划>).根据规划,各省市也需编制各省市药品流通行业的"十二五"规划. <规划>提出,到2015年,形成1-3家年销售额过千亿元的全国性大型医药商业集团,20家年销

90%药品没有儿童专用剂型 中国孩子面临无药可用

没有玻璃窗,也没有隔板,北京和睦家医院的药剂师冀连梅和医生一样,面对面和患者交流. 一个冬日的午后,她正详细地给一个父亲解释两瓶喷雾剂的区别.大夫给他5岁的儿子开了两种治疗哮喘的药物,但打开说明书根本看不出来两者的区别,更别提小孩子该如何使用了. 这几乎是每位父母遭遇过的尴尬.整整一层楼的药店里,儿童药品只占据了巴掌大的一层货架.打开说明书,提到儿童用药大多是笼统的一句"请遵医嘱"或"酌情减量",让心急火燎的家长无所适从.好不容易找到一瓶标明服用剂量的退烧糖浆,还要

市场在售的胶原蛋白超九成为普通食品

市场在售的胶原蛋白超九成为普通食品
市场在售的胶原蛋白超九成为普通食品 是否有效引争议 又有产品卷入"虚假宣传"风波 近期销售小幅下滑 胶原蛋白近期"多角度"吸引眼球:先是再一次引发是否有效的争端,接着东宝生物旗下的胶原蛋白产品"圆素"又被曝由普通食品冒充保健食品而卷入"虚假宣传"风波中. 对此,业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实际上,市面上超九成胶原蛋白均为普通食品,但很多"蹭"上了保健食品名头而违规宣传功效.记者了解得知,近期胶原蛋白产品线上线下销

药房社会化动议 终端千亿市场重新划分

商务部正在尝试以"医药分业"推动者的角色,介入目前矛盾重重的医改领域. 据一位接近商务部的医药人士透露,商务部近期组织研究人员在北京.上海等地社区医院进行调研,主题是剥离社区医院的药房,只配备急诊用药,患者在社区医院就医后,可以带着医生开的处方到药店买药. 该人士称,商务部此次调研的首要目标,是向国务院争取获得医药分业试点的机会,"社区医院不设药房是国际惯例,中国应该与国际接轨,以规范药店的发展,促进医药真正分开." 自2010年药店管理权由药监局分离到商务部后,由

欧盟GMP引发地震 中国药企商对策

生意社1月31日讯 欧盟颁布的第2011/62/EU号指令要求出口国GMP法规相当于欧盟标准,这对我国GMP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将给现行药品出口企业认证良莠不齐的局面带来一定冲击.但由于该法规将于2013年7月正式生效,因此中国政府和企业还有一年多的准备时间. 近日,欧盟正式颁布第2011/62/EU号指令,提高药品进口门槛,旨在防止假药流入正规销售渠道.该文件在原有2001/83/EC指令的基础上做出了一些细微调整,却引发了中国医药出口行业一场不小的地震. 1月5日,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

广州奶粉雅培多美滋提价

早在一个月以前,进口奶粉就涨声一片.奶粉是婴幼儿的必需品,其价格直接牵动着父母们的心.记者昨日在广州部分超市了解到,雅培已经提价,而多美滋方面明确向记者表示,从8月开始,旗下产品将提价,而美赞臣.雀巢和伊利则表示,目前还没有提价的计划. 提价源于原材料上涨压力 昨日下午4时30分左右,记者在康王路家乐福超市看到,雅培金装幼儿喜康力暂时缺货,但其他品牌的奶粉货源较足. 雅培南区公关经理王炜表示,公司一直在内部消化成本上涨的压力,但原材料的上涨压力还是让公司难以承受,所以从7月开始,旗下奶粉陆续进行

报告显示国家基本药物销售增幅较快

商务部日前公布的<2011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显示,三年医改释放了医疗需求,带动了药品需求的增长,这为药品流通业提供了市场机遇.其中突出表现为,国家基本药物销售增幅较快.外资进入药品流通领域步伐加快.市场集中度呈进一步上升趋势. 2011年基本药物销售增幅较快 <报告>显示,2011年药品流通市场需求活跃,行业购销稳步增长.全年药品流通行业销售总值达到9426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23%.其中,药品零售市场销售规模达1885亿元,增幅稳定在20%左右.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