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过后 该如何让身心"回归"

  漫长而短暂的十一假期终于结束了,无论你是否过得尽兴,长假过后女性应该如何养生呢?长假过后的日常保健要注意哪些问题?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长假过后 该如何让身心“回归”

  谨慎选择美体机构

  长假过后,很多人的肚子就会微微隆起,腰腹长肉。

  专家表示,除了吃的时候要注意,饭后要注意运动。至少要在饭后多走路,最好能够在晚间跑跑步,及时把多余的能量消耗掉。走路一小时可消耗200千卡以上。比如说,晚餐之后去逛逛商店,或者不坐车而是走两三站路回家,或者回家赶紧做家务、擦地板,都是有效的活动。

  如果这样还不行,也可以求助一些专业的正规机构进行调理。假期里长时间的久坐,大量的进食含有糖分和油脂的食物,是导致腰腹部脂肪增多的重要原因。专家提醒,这部分人如果不想自己运动,一些专业的仪器和手法是可以帮助他们塑形的。在正规机构里,工作人员会用仪器打散深层的顽固脂肪,随后用手法按摩,对腰腹部进行塑形。

  不过,专家提醒,选择塑形机构一定要慎重,选择时要关注几点:一是是否提倡健康的理念,是否改变了原有的正常生活,是否有额外的负担。二是机构的证照是否齐备,是否靠低价位吸引人,之后又不断地额外追加费用。三是使用的方式是否是纯物理的,是否需要吃药、打针等侵入式的方法。四是健康的塑形调理,需要配合针对每个人的个性化食谱,而且需要根据身体情况不断地调整,而不是简单地告诉你,不能吃某一类或几类食品。

  温水浸泡最有效

  长假期间,外出逛街、旅游,最累的就是我们的双腿;宅在家里上网、看电视、打麻将,最累的就是我们的眼睛和双肩。在家用温水泡泡手脚可是解乏的“利器”。

  专家指出,长假过后用温水泡脚能更好地刺激经络,有助于预防热伤风,让人精神振奋,增进食欲,促进睡眠。睡前要用40℃左右温水浸泡双脚,每次浸泡20~30分钟,泡后皮肤呈微红色为好,同时可用手按摩足趾和脚掌心。一般来说,每晚一次足浴即可达到保健解乏的目的。每次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但对于如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慢性高血压等要适当延长一些。

  除了泡脚外,也可以用温水泡手来解乏。专家指出,虽然人的手部没有反射点,但是人的手掌血脉丰富,有6条经络通过,手浴可以通过外部受热刺激对人体经络产生影响,使双手血液升温,温暖的血液再流回心脏,从而使得人体内的全部血液都会变暖,血液经过分支血管会流经大脑、眼睛、双肩等部位,对于长时间埋头,或长时间面对电视、电脑的人来说,手浴能对颈部及手部产生的疲劳起到很好的释放作用。

  与足浴相比,手浴的方法更简单易行:接一盆温水,温度在40℃-42℃左右,水量以全部浸没双手为宜。将双手张开,浸泡在水中5-10分钟。如果中间水温不够热了,可再加热水。手浴时还需要注意身体的姿态,双肩要完全放松,一边深呼吸,一边揉搓手掌的各个部位。泡完后要及时用干净毛巾擦干。

  积食闹觉需留神

  节日里,孩子因为大吃大喝,或吃的东西杂,导致肚子胀,肚子疼;积食会引起恶心、呕吐、厌食、腹胀、口臭、皮色发黄、精神萎靡等。对于积食的治疗,饮食调理是主要方法。开始时先喂易消化、营养价值高的食物,逐日增加品种和数量。在治疗上,除进行必要的药物治疗外,还可选用食疗方剂进行调治。推荐消食秘方:煮白萝卜水,鸡内金粉。

  睡眠失调也是长假过后宝宝常遇到的问题。以往长假过去好些天了,很多妈妈说自己的宝宝似乎对过去的长假还“意犹未尽”,每天都表现得很兴奋,晚上也不肯按照平时的睡眠时间入睡,怎么哄都哄不睡。朱宏斌建议,要做好3项准备重建宝宝好睡眠:创造睡眠环境:在孩子准备睡觉的时间,家长应尽量保持家里环境安静,让孩子有安全感,这需要家里所有人的配合。睡前准备:在睡前至少一小时内,不要让孩子玩容易导致孩子兴奋的游戏,建议给孩子念念小故事,让孩子洗澡等,在这个过程中尽量让孩子信任的人陪伴,让孩子感受充分的安全感。睡前安抚:睡前播放舒缓的音乐,给宝宝做按摩,或者轻拍宝宝,哼一些宝宝熟悉的歌谣,这些都能帮助孩子比较自然地进入睡眠。

  健康提示:长假过后的调理很多人都注意,除了身体的调整外,其实心理上调整也是很关键的。这样对工作学习都有好处。

2024-08-06 01:20:23

Related Articles

职场健康:长假过后别忘休整

五一长假结束了,也许你休息了七天,也许你大吃大喝了七天,而不少人是带着旅游归来的疲惫回到办公桌前的.游玩回来之后就不要再沉醉对美辰良景的回味,而应该迅速调整身心,转入到紧张而繁忙的工作之中.因此,长假之后的短期休整必不可少. 健康检查 旅途中很易感染疾病,甚至有些病在感染后并不会马上发作,而有些原有的慢性病,经历了旅途劳累的奔波,可能会加重,及时地复查可以根据新的病情调整治疗方案.一般情况下,长途旅游归来,大约需要一周的时间调整,才能消除疲乏,恢复到原有状态.如果两周过去了,身体的不适有增无减,

长假过后寒露养生要谨慎

十一长假已经过去,而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也到了.想要健康,女性不可忽视寒露养生.那么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来看,寒露养生需要注意什么呢? 长假过后寒露养生要谨慎 寒露养生可以喝些菊花.此外,寒露到,菊花遍地开放.重阳节将近,又是一年里登高.赏菊的好时候了. 多饮枸杞菊花,少食柿子 俗话说:"寒露收山楂,霜降刨地瓜.寒露柿红皮,摘下去赶集." 最近,下沙的菜场.超市和水果摊上,都能见到这两种寒露上市的果子,记者打听了一下,方柿3元一斤,月柿6元一斤,脆柿子7元一斤,山楂7元一斤,大型水果店的价格

长假过后的两性养生攻略

新春佳节,对于一直忙碌着工作的上班族来讲,无疑是一个放松自己的做好时刻.抛弃所有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尽情的享受自由快乐的时间.所以两性生活也变得更加频繁,这也成为了各种性生活疾病找上门的好机会,下面我们就去看看春节过后的性生活保健. 首先,春节期间人们吃的肥甘厚味比较多,节后饮食应当清淡一些,还可以适当吃一些健胃消食的食物,如山楂.白萝卜等,能促进脾胃恢复运化功能,补充肾中精气. 第二,人们在春节期间常常休息多运动少,节后要适当进行一些自己喜欢的活动,比如散步.慢跑.游泳.打球等,做一些可以使自己

长假过后 如何调节假期综合症

刚刚过完国庆假,相信不少朋友或多或少会受到假期综合症的影响,不仅仅自己办事乏力,还会给同事和公司带来不良的影响,而且它不仅仅会让人心理上堕怠,身体上也会显得很无力,那么该如何治理这种症状呢? 假日综合症的出现与人的适应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有关.有的人神经类型兴奋有余,但抑制不够,在假日里疯玩,付出了巨大的精力,放假并没有起到休息的作用.有的人则是适应能力较差,让他们在7天时间里放慢节奏,起初他们感到不知所措,刚刚适应了假日生活,他们反而又不适应学校生活了. 对每个人来说,要有效避免假日综合症,在放

妙招缓解春节过后七天班疲劳

春节小长假过后对于工作的我们来说就是一个星期的连班,感觉有时候真的很坑,好不容易过个春节还要加班,心里真的很不得劲,更不得劲的是身体的疲劳,腰酸背痛,浑身乏力,那么下面小编就教给大家可以轻松缓解疲劳的四招. 拉伸双臂 需直立站好,将双手在头部上方扣紧,同时收紧肩胛.保持10秒钟,放松,重复5-10次.接着,恢复到站立姿势,双手在脑后扣紧,收缩肩胛骨,保持10秒钟,放松,重复5-10次. 点头运动 要保持坐立姿势,头部稍微下倾,仿佛在点头.点头的力度要以颈部感到拉伸感为宜,停顿10秒钟,接着放松,

最有损身心的七大节后综合症

节后综合症并不是一种单一的心理问题,而是一系列问题的总称,在诸多的节后综合症之中,以下七种是对人身心伤害最大的,需要我们警惕. 假期总让人觉得短暂,怎么也玩不够,春节假期飞逝,又开始上班了.可很多人都笼罩在节后综合症里,浑身不自在.中医健康提示,节后综合症7个症状对你最有危害! 1.节日情感失调综合征 有些人能忙不能闲,平时腿上好像上了发条,一天到晚忙得不亦乐乎,倒也感觉挺好.按说过春节放假可该歇歇了,可他们好像有种"失落感",呆在家里度日如年.7天下来,不但没休息好,反而觉得浑身不舒

教你如何应对"长假综合症"

中国有很多的长假,这对于上班族的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休息时间,但是这也就造成了一个问题出现,那就是很多人在休完长假之后基本上就不想回去上班.即使上班也总是精神不振.心不在焉,那么就着这个问题,我们给大家支几个妙招,相信在看完之后大家能够很好的应对长假过后的症状. 一招 补充睡眠 合理安排起居,让自己的生活有规律,常言说"早睡早起身体好"还是很有道理的,尤其是老年人,肌体调节功能减退,节日期间更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 二招 及时清理肠胃 过节吃得丰富,长假后要注意调整饮食结构,也不要吃

做俯卧撑可缓解假期焦虑症

如今社会,很多人都存在假期焦虑的情绪,这对于大家的心理健康是有很大的影响的,所以大家在生活中就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心理调节,让自己能够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只有这样,工作才会更加顺利. 对于焦虑症的人,很多时候都会感觉到焦虑感,做什么事情都是非常的焦虑,生活彻底被打乱,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多做一些俯卧撑,可以帮助你缓解焦虑感. 经历了大小宴席聚会.彻夜狂欢的人们即将迎来新一轮的工作和生活,但是多数人在进入"年态"后心理过度放松或疲劳,"常态"的生活作息错乱,容易患上&qu

节日未到小心"假前综合征"

节日未到小心"假前综合征","假前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松弛.放纵.倦怠.效率低下.没有规律等.由于上班族平日生活节奏紧张.工作压力很大,所以对节日的休闲娱乐活动有了过多的期待,才会出现节日未到心已乱的现象. 随着元旦临近.春节在即,一些上班族或学生族,早已心不在焉等待放假,有的人还出现莫名焦躁.心理专家提醒,不管怎样应首先把手上的工作做好,然后再来安排节日期间的消遣活动,避免出现"假前综合征". 节日未到小心"假前综合征",&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