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村医“坐得住” 群众才能看上病
全国人大代表“会诊”偏远地区“看病难”
作为我国医疗服务的“网底”,目前不少乡村医生技术水平低,队伍结构老化流失大,一些村卫生室(站)甚至成了“空壳”,“看病难”长期困扰着偏远地区群众。
一些全国人大代表分析认为,收入低、风险高、培训针对性差等导致偏远地区村医“坐不住”。需继续提高待遇,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让村医“坐得住”,群众才能看得上病。
“牙疼买不到药只能忍着”
刘乔英代表是来自贵州基层的一位女村支书,她向记者讲述了春节期间牙疼的经历。“大年初二牙齿上火疼得厉害,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医生放假买不到药,只得忍痛5、6天,熬到县医院上班才去看。”
刘乔英所在的平坝县高峰镇麻郎村距县城24公里,有223户900余村民。刘乔英说,村里有一个卫生室,医生是外地人、卫校毕业,主要负责疾病预防、发糖丸。村民平时看病很难,住得远的农户,要走三四公里路赶到卫生室。
据统计,2010年,贵州省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5张,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0.5%;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7%、56.5%、56.6%。
“有一次,在一个村卫生室调研,半个小时也没有人来看病,唯一进来的一位村民也是买点药就离开了。”遵义医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束晓梅代表说。
与村卫生室门庭冷落相比,大医院则人满为患。据束晓梅介绍,她所在的医院,有些医生一天最多可以接诊100多个病人,医生压力很大,医疗风险也很大。
“很大一部分病人在基层医疗机构即可完成治疗,但由于村医队伍不稳定,加上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技术水平低,病人便大量涌向大医院。”束晓梅说。
广西南丹县中医院副院长陈关良代表认为,除了医疗服务水平低,基层卫生系统硬件设施也亟待改善。一些乡镇卫生院连做彩超、拍X光片的基本设备都没有,村卫生室更是捉襟见肘。
风险高收入低村医“坐不住”
余彬是贵州省毕节地区赫章县水塘乡水潮村的乡村医生,他说,出诊不分白天黑夜,夜里两三点被人叫醒去看病也是常有的事。在余彬看来,乡村医生是农村全天候、廉价、好使的“私人医生”。
“中国网事·感动2011”年度网络人物、贵州省黔西南州龙河村卫生室医生钟晶说,村医的收入非常低,为病人诊治不收费,收入基本靠卖药。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后,所有药物全部统一购买,零加价销售,国家虽有15%的补贴仍然很少。
钟晶曾就职于贵阳市的一家医院,医术高明,周边村子的村民大都找她看病。即便如此,她每月得到的基本药物补贴仍不足1500元。“靠那一点收入,根本无法养活一家人。附近不少村医干起了"副业",有的干木匠,有的卖烟酒,有的跑运输。”钟晶说。
陈关良说,村医不仅收入低,还没有养老保险,面临“老无所养”的困境。年轻村医流失严重,不少村卫生室的医生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断层”现象严重。若不及时采取措施稳定并优化乡村医生队伍,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的“网底”将遭遇“人走网破”。
此外,对村医的培训也很少。束晓梅说,一些村医反映,开会就是政策培训,技术培训非常少,有些村医甚至连基本的急救知识都不懂,诊治风险很高,容易产生医疗纠纷。
钟晶说,县里也曾组织培训,但都是书本上的东西,村医临床治疗水平难以提高。周边很多村医甚至没有接受过正规医学教育,看病主要靠经验积累,因为害怕出事故,连给小孩打针都不敢。
改善村医待遇织牢医疗“网底”
2011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健全多渠道补偿政策,根据乡村医生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多渠道予以补偿。多地也相继出台提高村医补助的政策,其中贵州省明确村医定额补助从原每人每月200元提高到不低于300元,增加每年人均1200元的政府年终考核奖励。
贵阳市息烽县流长乡前奔村卫生室的乡村医生罗孝华说,提高村医补助后,估计今后每年行医收入能达近两万元,“这个收入水平能和外出打工的工资收入基本持平,有利于吸收"新鲜血液"加入到村医队伍中来,逐步缓解队伍结构老化的问题。”
刘乔英建议,村医待遇还需要继续逐步提高,并结合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参加新农保,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还应大力培养本地医务人员”,陈关良说,一方面通过进修培训等方式,提高现有医务人员的能力水平;另一方面可采取定向培养方式,鼓励应届高中生报考医学专业,学成后回家乡服务。
束晓梅认为,我国医疗服务“网底”中,村医数量最多,对他们的培训针对性要强,培训资金应由政府承担。
“村医什么病都得看,需要具备多种医疗知识。所以,要多给他们一些到大医院门诊、急诊室临床进修的机会,进行全面培训。让村医"坐得住",群众才能"看病不出村"。”束晓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