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好酒,尤其是男人,这已是举世闻名。男人,不论文化层次、社会地位、经济收入、性别年龄,嗜酒豪饮,已经成为他们难以改变的共同生活习性。中国人喝酒,一般会讲求目的,挑选环境,细斟慢酌,营造气氛,且需美肴佐酒,音乐助兴,喝到一定程度(以不醉为限),也就尽兴而散。
男人喝酒,风格迥异--不分时日,不辩季节,不挑场地,不求目的,也无需下酒菜,说喝就喝,常常整瓶、整杯一口下肚,一醉到底。我们很少看见有人在餐厅饭馆聚饮,除酒巴外,林荫道旁的长椅上,公共汽车的候车亭里,桥头、河边或别的什么地方,都可以是他们喝酒的场地。有的则干脆在人行道上,手握酒瓶,边走边喝。
年轻人喜欢走着喝,老年人喜欢坐着喝。如果是几个朋友聚饮,也不备什么菜肴,最多不过几片面包和香肠,但伏特加至少得三五瓶(俄罗斯民间有一条不成文但却约定俗成的的规矩:几个人喝,就起码得有与人数相等的几瓶酒),找一块背静地,打开酒瓶,寻找各种理由,或者根本无须理由,频频举杯,喝它个天昏地暗,不醉不休。因此,醉酒的“倒爷”随处可见。如今喝酒之风在青少年中也十分盛行。我们也常见三五成群的少男少女手握啤酒瓶,追逐嬉笑,一路畅饮。
男人喝酒,一般只喝本国特产伏特加。不大接受外酒(如中国名酒,法国名酒等)。据载,人口仅1.45亿的俄罗斯,每年消费伏特加(酒精浓度40度)达40亿升,若按人头算(包括耄耋老人和襁褓婴儿),人均每天二两酒!这是何等惊人的数量!在俄罗斯,每年因酒精中毒、醉后受伤或冻死等直接与酒有关的原因致死的人数多达15万。
男人为何如此好酒?分析、探讨,原因有二:一是俄罗斯幅员辽阔、疆土宽广、人烟稀少,大部分地区处于高寒地带,冬季漫长寒冷。酒,可以御寒、暖身、解乏;酒,还可以提神、壮胆。二是卫国战争之胜利,“伏特加”有特殊贡献,功不可没!于是乎,这一“功臣”又加助了男人的贪杯。
据报道,苏联卫国战争期间,为让将士们趋寒暖身,提高战斗力,由当时负责物资供应的米高扬提议,斯大林批准,每天给前线野战部队每人派发40度伏特加酒100克。不久斯大林又发了一道补充命令,为打了胜仗的一线部队每人每天定量增加为200克。后来又扩大范围,供应全体官员(除了正执行任务的飞行员)每天每人100克酒。据史料记载,苏联官兵仅1942年12月这一月,就喝光了569万升伏特加。
鉴于伏特加在战争时期的特殊贡献,男人对它更是情有独钟、喜爱有加。有一位叫恩思特的男人还打算在乌格利奇市建造一座伏特加纪念碑,那里已有一座伏特加博物馆。他的构思是,纪念碑用青铜浇铸,其主体当然是一个庞大无比的伏特加酒瓶。
喝酒或许能刺激消费,也有御寒暖身等功效,但酗酒往往乱性,造成人的精神委顿,健康受损,工作效率底下,家庭不和甚至解体,流浪儿增多,青少年教育失利,社会不安定等等负面效果。
说到家庭,当今的男人离婚率很高,酗酒生事是一个主要原因。丈夫喝醉了酒,丧失理智,不但不能正常工作,挣钱养家,回家还常无端生事、打人。许多妇女不堪忍受,最终离婚。据报道,2000年全俄罗斯登记结婚的夫妻91.1万对,而离婚夫妻竟高达53.2万对。另外酗酒伤身,就寿命而言,俄罗斯男人平均寿命58岁,女人71岁。
男人短寿与酗酒大有关系。酗酒造成的种种灾难性后果,是俄罗斯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之一。政府很重视这一点,也力图改变现状,从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都为此下过禁令,禁止酗酒。但禁令因各种原因难以顺利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