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去秋来,秋风阵阵,带给人们的是满地黄叶堆积的萧条景象,口干舌燥,咽喉肿痛,皮肤干裂等。秋季天朗气清,干燥少雨,这时候的主气是燥。人体处在干燥的环境中,体内水分的消耗量就会大大增加,这就造成血管内的血液浓度上升,加大血液的粘稠度,是的血流变慢,并且由于秋季温差比较大,容易引起毛细血管的收缩,而引发高血压。所以在秋季不小看秋燥的杀伤力,应采取“燥者润之”原则,来防止秋燥对人体的伤害。
1、 防便秘
入秋以后,水喝得不多,加之气候干燥,大便随之也会干结难排,表现为便次减少,粪质坚硬,欲便不畅等。用力排便时,体循环压力增加,有突发心脑血管病的风险。因此,秋季天气干燥更宜多饮水,有利于排便。食物不能过于精细,应增加纤维素含量较多的蔬菜和水果,适当摄取粗糙而多渣的粗粮,如薯类、玉米、标准粉等。富含油脂类的食物、蜂蜜、核挑肉、黑芝麻、松子仁等均有利于本病的预防和治疗。身体较壮实,但时有身热、口干口臭、舌苔黄燥者,可选中成药麻子仁丸、青宁丸等。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每天固定时间排便,不要抑制便意。
2、 防感冒燥咳
秋季寒暖反复无常,使人防不胜防。且秋季空气干燥,可使气管、喉、肺等呼吸道弹性降低,纤毛活动减少,排出异物的功能减退,使得“燥邪”易于犯肺,因此秋季是感冒咳嗽的多发季节。因此,对于一些慢性疾病患者,不宜“春捂秋冻”,应及时根据气温的变化增添保暖衣物。《内经》指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平时可坚持适度锻炼,以微微汗出为度,可增强体质,御“燥”抗病。可用左右两手中指或食指点按迎香穴(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约0.5寸,鼻唇沟凹陷处),有助于保持鼻腔湿润,预防感冒。注意控制饮食,吃得清淡。
3、防情志抑郁
秋天的天气比较干燥,再加上温度降低,使得万物凋零,容易让人产生惆怅的心情。所以在秋季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避免心情郁闷或者情绪的较大波动。另外还要注意别让自己的工作太劳累,适当增加锻炼,增强体质,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防止睡眠不足。也可以出去旅游,登山,野外旅游能活动来陶冶自己的情操,稳定自己的情绪。秋天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对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疾病的预防有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