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当前无论疾病大小,患者就诊都倾向选择大医院,医疗资源分配不当、人才结构调整差,是当前医疗系统首要解决的问题。“公立医院改革因涉及深层次的体制问题,在五项重点改革之中步伐进展最慢,而人事制度改革又是其中最难的环节。”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刘国恩近日在搜狐•长策医改论坛上表示,人事改革引众专家关注。
当前,优质医疗人才多偏向于选择大城市大医院,而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则少有问津,编制和收入问题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刘国恩表示,这并非医疗服务部门能够独自解决的问题,还涉及到人事、行政、编制部门等。不过,即使人事制度改革很难,我们仍然要努力推进。
对此,刘国恩建议“内增活力、外加推力、分级诊疗”。首先,激发医院内部机制体制、激活医务人员角色转变,将医务人员从行政化单位人向职业化社会人转化,从而把优质资源从三甲医院逐渐引导到社会到基层社区,将三甲医院医务人员“解放”出来,让上级行政医疗机构不再把医生当成私有财产,让全社会变成医生的服务平台;其次,在体制外引入社会力量,社会力量作为主导,政府只在市场回报小、规模小的地方投资;再次,推行分级诊疗。
而北京大学政策管理学院教授顾昕认为,应将医改措施落到现实中,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具体表现在:医师成为自由职业者;院长成为职业经理人;整个公立医院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绩效等内容都写入合同。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朱恒鹏提倡,基层要以民营为主体,医师在这种环境下自由执业、多点执业,在符合资质的条件下开办诊所。医师在民营医院从业只需要执业医师资格证书,按绩效拿工资。这点与公立医院不同,公立医院需要分级发工资,因此才需晋升职称。基层医疗机构市场化可以提升竞争力,解决医疗服务供不应求的问题。
对此,刘国恩也表示,公立医院人员的责权与其服务工作的绩效应当关联起来,这样才能形成有意义的竞争和淘汰机制,让人员对自己的工作负责,提高工作活力,这是公立医院角色转换核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