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胶原蛋白美容功效存疑被指没有实证夸大宣传
近日,实名认证为积水潭医院烧伤科主治医师“烧伤超人阿宝”发微博称,“所有口服的胶原保健品全部是骗人的”,立即引爆舆论,且持续发酵。贵州百灵等生产厂商受到舆论质疑。
在淘宝网以“胶原蛋白”为关键词搜索,共能得出近25万个相关结果。这些产品中口服品包括粉剂、口服液、胶囊等,此外还有面膜、护肤液等外用品,其功效被标注为美容保湿、养容驻颜、抗皱防衰……以上产品的价格自数十元到数千元不等,其中一款某品牌的胶原蛋白粉售价120元,最近一个月成交量上万荣登榜首。
曾有媒体报道称,从2001年至2009年,全球胶原蛋白需求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7.25%;中国2006年胶原蛋白市场消费约为3000吨,2009年达到8000吨,预计到2015年需求量有望达到20000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3.47%。
大连市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王兴国介绍,胶原蛋白对于皮肤、眼角膜等需要稳定与弹性的器官有重要作用,但随着年龄增长,人体胶原蛋白会因种种原因补充速度递减或流失,皮肤老化是重要的表现形式。这也是商家欲将胶原蛋白用于美容的根本原因。
“烧伤超人阿宝”发表吐槽的微博后,一批医学及营养学家们纷纷吐槽,指出口服的胶原蛋白,并非“吃啥补啥”,而目前市场对胶原蛋白的美容作用夸大其词。支持者则认为,小分子的胶原蛋白肽可以直接由人体吸收。
此事波及生产厂家。媒体报道称,5月27日贵州百灵内部人士称,如果胶原蛋白整个行业在此次风波中受到影响,将重新考虑公司3.97亿胶原蛋白项目问题,去年募集胶原蛋白项目所剩的3亿超募资金或将另寻出路。
□焦点1 口服胶原蛋白能否作用于皮肤?
正:胶原蛋白存在美容功效 反:利用科学盲区大肆炒作
王兴国指出,所有食物进入人体后,会被分解成氨基酸,最终由细胞将氨基酸合成为不同的蛋白质。“也就是说,食物提供的只是原料氨基酸,吃胶原蛋白和吃其他的蛋白没有本质区别,不会增加胶原蛋白。”王兴国笑称,这是实现物种隔离的重要过程,“否则吃猪肉长出的是猪肉,人这种动物就不知道演化成什么怪样了!”
力挺胶原蛋白的护肤专家冰寒则针锋相对地指出,蛋白质必须先完全水解为游离氨基酸的看法早已过时,大量实验证明,人体水解肽的能力很大,大量的小肽可穿过肠屏障,以小肽形式进入血液循环,肽的吸收不仅比游离氨基酸迅速,而且还有吸收率高的优势。北大公共卫生学院教材《肽营养学》称,分子量在 1000道尔顿以下的胶原蛋白(注:即小分子胶原蛋白肽)无需分解可被人体直接吸收。(注:肽是介于氨基酸和蛋白质之间的物质,两个或以上的氨基酸组成一个肽,多个肽组成一个蛋白质分子。)该结论被胶原蛋白厂商广为引用,以此证明胶原蛋白对人体美容的功效。
科学松鼠会会员云无心博士,这位毕业于美国普度大学食品工程专业的科普作家承认,多肽确实能被人体直接吸收,问题是胶原蛋白肽进入血液后,是否能作用到皮肤成为一个科学盲区。虽然有一些实验称观察到皮肤中的胶原蛋白增量,但生化过程和原理并不清楚。“我看了一篇冰寒提供的论文,其中一篇说这些进入血液的多肽没有被利用,而是进入到肾,最后被排出了。”
北大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副教授王军波参与了此次胶原蛋白讨论。王军波在微博中提供了其在课题组对生物活性肽的研究,指出某些小分子肽可以直接通过小肠黏膜吸收。“当然,这些可以被吸收的小分子肽是否具有美容护肤等作用,需要深入的研究来证实。”
王兴国指出,商家们正是利用这一科学盲区,对口服胶原蛋白大肆炒作,“从科研角度可以讨论,但距离商业应用还差得太远。”
□焦点2 口服胶原蛋白营养价值多大?
正:比吃蛋易合成胶原蛋白 反:胶原蛋白营养价值差劲
王兴国称,动物实验表明,在各种蛋白质中,乳清蛋白(牛奶)、卵白蛋白(蛋类)的营养价值最高,胶原蛋白则非常差劲。其原因是,胶原蛋白分子结构中的色氨酸含量几乎为零,色氨酸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氨基酸,人体无法自行合成,必须由食物提供。一旦饮食中没有它,体内各种蛋白质的合成都将发生严重障碍。
但冰寒指出,胶原蛋白虽然缺乏色氨酸,但其甘氨酸、脯氨酸、羟脯氨酸含量达到50%左右,一般的蛋白质食物中能够提供的这三种氨基酸数量远远不够。假设成人每天合成10g胶原蛋白,需要大约19个鸡蛋,但口服胶原蛋白或其水解产物只需10g。“假设我们在多种蛋白质来源中只能选择一种,那么胶原蛋白显然不是最佳选择,我肯定会选鸡蛋,但是,这不代表在提升皮肤胶原蛋白含量方面,鸡蛋就一定胜过胶原蛋白。”
科学松鼠会会员云无心反驳称,甘氨酸、脯氨酸并非人体必需氨基酸,可以通过其他氨基酸合成、转化得来。
冰寒则称,甘氨酸、脯氨酸被称为条件必需氨基酸,因为在特定的生理、病理条件下,它们的合成速度不能满足细胞需要。在人体衰老时,由于内源性衰老、光老化等诸多因素,合成减慢而损失增多,合成胶原蛋白所需要的条件必需氨基酸很可能供应不足,因而需要特别补充。
对于冰寒的说法,王兴国直言其没有依据。“酪氨酸、胱氨酸、精氨酸在一定条件下确实存在合成不足的情况,但甘氨酸和脯氨酸不在此列。”
京华时报记者 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