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才刚刚进入秋天,气候的特点主要为湿热,以后的天气将逐渐干燥,因为秋季的燥热,中医建议秋季养生要注重“防燥”,都说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是个适合旅游的季节,喜欢旅游的朋友们要注意天气的干燥,多喝水。
秋季初期虽然还有些湿热,但是秋季还是以干燥为主的,所以现代人最常见的5种秋燥症状分别是口角发炎、皮肤甘裂、鼻出血、便秘与哮喘燥咳。中医解释,秋季的燥热最容易伤害到肺系统,包括口、鼻、肺脏及皮肤毛细孔等;另外,由于肺和消化系统互为表里,所以有些人也会出现便秘症状。
年长者、夜猫子最容易出现秋燥症状
秋天是干燥的,但是初秋季节的湿热往往给人们错觉,许多人分不清楚秋燥与燥热、过敏及感冒的不同,自己乱吃药当然没效。秋天的到来会让许多人又感冒咳嗽的症状,但通常只是甘咳且感到口甘舌燥,不会头痛、喉咙痛、流鼻涕,就有可能是秋燥引起。有些秋燥的人以为自己上火了,就吃了很多泻火的药,最后上火症状并没有消除,反倒因为过度寒凉导致肠胃不适。
平时体质偏燥、年纪大、常熬夜、不当饮食的人,是最容易产生秋燥症状的,秋季的到来,流鼻水、气喘及咳嗽也更容易被诱发,还有人因为鼻过敏狂打喷嚏,导致鼻黏膜过于脆弱而流鼻血。
身体干燥缺水也是人们在秋季里最烦恼的问题之一。中医建议人们多摄取水分,预防便秘及口角炎,最好的方法就是夏秋换季时勤擦乳液、护唇膏,否则等到冬季出现严重脱皮、搔痒或甘裂情形时,再怎么滋润补强,效果也有限;中医还提醒,皮肤偏干燥的人,秋冬季节也不宜常泡温泉,以免皮肤的油脂被热水带走。
除了外在保湿外,内在的保养也很重要。中医师最常使用的方法,就是通过正确饮食来滋润五脏六腑。
秋天该吃什么?中医的答案是:平润的食物最好。
例如梨(生吃或蒸熟再吃均可)、百合、玉竹、沙参、石斛、荸荠、枸杞等,可以润心肺、养胃阴。而带有胶质或是质地黏稠的食物也有“润”的效用,例如银耳、海带、山药、莲藕、秋葵、菇类、海参、海蜇皮等。
老中医说吃猪脚养生,就是因为猪皮富含胶质可润燥,有些人平时运动量很少,害怕猪脚的油腻,也可以改摄取植物胶质。另外,含有油脂的坚果类,例如芝麻、杏仁、煮熟的花生等,也可以达到滋润、润肠消便秘的功效。至于炸烤、辛辣等燥热的食物则应尽量避免,以免耗伤津液、加重秋燥症状。
兼具补充水分与润燥两大好处的饮食就要属吃粥了
秋天的早上如果能吃点温热的粥或者是药膳粥,可以说对于养生是有很大好处的,尤其是脾胃虚、消化吸收功能比较差的人,吃粥有助健脾胃、补中气。百合粥、银耳粥、杏仁粥、莲子粥、坚果粥与芝麻糊等,都是很好的养生早餐。中医提醒,老年人、体质较虚弱者,又或者每年这个时候都明显感觉不舒服的人,都应该从秋天就开始调理身体,多喝水、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以增强人体的抵抗力。
早睡早起多做缓慢放松的运动
中医认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中医的养生观和四季运行之道紧密相系。秋天应该早睡早起、增加睡眠时间,以敛阴养气。此外,秋季的天气比较多变,这时候应该把长衣长裤准备出来,按照温度的变化及时增减衣物。
西方式的运动,例如球类等,大多都是竞速、竞争性质,参加具有竞争性的运动,心情是无法平静的;秋季运动应该是放松式的,运动时最好不带任何思绪,让身体自然运作,身心灵才能真正结合、有效养生。
运动的时候一定要放松心情,这样可以带动身体的放松,让气血运行顺畅、经络畅通,进一步提升五脏六腑的功能。要能符合放松、缓慢、绕圆、对称等条件,建议到公园找两棵树绕8字散步,就能达到收敛气血、聚精养神的效果。
多喝水去秋燥晨起吃粥健脾胃
在中医辨证里面想要去秋燥首先要做的就是养阴,而养阴最重要的就是留住水分。除了多吃平润的食物外,水分的摄取也不可少。建议早上起床后喝一杯温水,可以让整个消化系统苏醒过来,肠子开始蠕动,就会想上厕所,当然也就不会便秘了;但是千万不要喝冷水,因为人的脾胃喜温忌寒,低于室温的水多喝反而有害健康。
秋季要多喝水相信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喝水的方法也是很重要的。喝水时最好一小口一小口地喝、少量多次,不要一次灌太大口,否则身体无法有效吸收、分布。喝太大口的水,就像忽然间下起大雨一样,尤其是循环差、经络容易阻滞的人,身体局部会闹水灾,也就是水肿。
以上就是解决秋季的燥热的方法,是不是对你有所帮助呢?中医认为四季养生之秋季的燥热是比较好解决的,只要平时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不要吃太多热性的食物,避免上火就可以了,特别是热爱旅游的朋友们,一定要注意“防燥”。
推荐阅读:吃完饭后多久运动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