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如今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疾病,有越来越的朋友,都患上了高血压。你了解什么是高血压吗?从中医的角度考虑,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病人的长期治疗和调理。下文具体介绍了一些高血压知识。
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升高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是目前临床最常见、最重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准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血压已从我国1959年对高血压普查时患病率5.1%上升到了目前11.68%(这还是个较为保守的数字)。尤其是高血压继发的心 脑 肾等靶器官损害合并症更是严重影响高血压患者的寿命和生活质量,该病已成为当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要的公共卫生题。做好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普及是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减少发病的主要手段和行之有效方法。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及血压的准确测量: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目前仍采用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和高血压联盟(WHO/ISH)建议的血压判断标准:①正常成人血压:动脉收缩压(SBP)≥17.3 kpa(130 mmHg),动脉舒张压(DBP)≤11.3 kPa(85 mmHg);②正常成人高血压值:动脉收缩压(SBP)17.3-18.5 kPa(130-139mmHg),动脉舒张压(DBP)11.3 ~ 11.9 kPa(85 ~ 89 mmHg);③成人高血压:动脉收缩压(SBP)≥18.6 kPa(140 mmHg),动脉舒张压(DBP)≥12 kPa(90 mmHg)。但需要指出的是,在正常血压与高血压之间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数值界限,血压对人体健康也是一个连续的阶梯式影响,尤其近年在流行病学调查时发现:血压值在16.9/ 10.7kpa(130/80mmHg)以上时 患者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的发生率随血压增高而显著增加 故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提出取消临界高血压的概念 而将高血压的标准定为 18.6/12 kPa (140/90 mmHg)便于对轻型高血压患者的管理和控制
高血压可分为三期。第一期:血压达到了确诊高血压的水平但临床没有任何心、脑、肾脏损伤的征象。第二期:血压达确诊高血压的水平并有下列中的一项者:①体检、X线、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扩大;②眼底检查见眼底动脉普遍或局部狭窄;③蛋白尿或血浆肌酐浓度轻度增高。第三期:血压达到确诊高血压的水平并有下列中的一项者:①脑出血或高血压脑病;②心力衰竭;③肾功能衰竭;④眼底检查见眼底出血或渗血,伴有或不伴有视神经乳头水肿;⑤心绞痛、心肌梗塞、脑血栓形成。
由于影响血压的因素很多 一次测量血压升高带有很大的偶然性 并不一定能反映患者的真实血压水平 因此确定高血压的存在应注意下面两个问题
1 血压测量的准确性不仅决定于测量方法是否正确 还要求尽量避免一些生理因素(如活动 寒冷 精神紧张或饮茶咖啡等)的影响 因此测量血压时应注意下列几个问题:①测量前应先安静休息片刻;②坐位或平卧位测量均可 但被检手臂应放于与右心房同一水平 坐位者最好有靠背 手臂要有支撑;③气袖展平后缚于上臂 气袖下缘要距肘窝 2至3cm;④听诊器胸件要放于肱动脉上 不要接触气袖(过度肥胖者可将气袖置于前臂,气袖中心距尺骨鹰嘴 13 cm处,在肱动脉上触诊或听诊测压);⑤放气速度以2mm/s为宜,不可过快;⑤一般以右上肢为准 连测2至3次 取其最低值。
2 因偶测血压带有很大的偶然性 故为了能够反映患者真实的血压水平应注意下面几个问题:①分别测量2至3次非同日血压 均超过正常才可确定高血压的存在;②由于血压的自然波动较大(正常人或高血压者常有两个高峰 即上午8至10点和下午4至6点 0点时血压最低,因此比较前后两次血压高度时应注意测量血压的时间尽量相对固定 动态血压测定较偶测血压对诊断更有意义;③原已确定高血压(尤其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 不管服药与否 偶测血压不高不能否定高血压的存在;④虽然“诊所血压”或“白大衣现象”主要与精神紧张有关 但有研究报道 单纯“诊所血压”升高者将来发展为高血压病的机会比正常人要高5至8倍 因此对这类患者加强管理和监测很有必要
高血压有哪些表现?
按起病缓急和病程进展可分为缓进型和急进型两种。缓进型高血压临床多见,早期多无明显的症状,只有在体检或者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劳累后偶感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失眠、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这可能是高级精神功能失调所致,只是暂时的血压升高。继续加重会出现剧烈头痛、视物障碍、恶心呕吐(呈喷射样)、肢体抽搐、神智昏迷、一过性失语偏瘫,心衰等。继续发展可能会导致肾小动脉硬化,肾功能减退,出现夜尿多,尿中含有蛋白、管型及红细胞。尿浓缩功能低下酚红排泄及尿素廓清障碍,出现氮质血症及尿毒症。急进型高血压临床又称恶性高血压,约占高血压病的1%,可由缓进型高血压突然转变而来。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尤以30至40岁为最多见且血压有明显的升高,舒张压多在17.3kPa(130mmHg)以上,有乏力、口渴、多尿等症状。同时视力会迅速减退,查眼底可见视网膜出血或渗血,双侧视神经乳头水肿。肾脏方面可迅速出现蛋白尿、血尿及肾功能不全等表现。如合并有严重的心力衰竭、高血压脑病会使病情进展迅速导致死亡。
哪些人容易患高血压病?
1.体态肥胖者。肥胖之人体内有多余的脂肪堆积在身体各处(尤以腹壁部位为最多)。由于腹壁膨隆会使腹腔与胸腔之间的横膈抬高,对胸腔内会产生一种不良的压迫进而影响到呼吸运动和血液循环。有些胖人在心脏周围(尤其是心包处)也堆积有大量的脂肪组织,由于这些脂肪组织的包绕是心脏跳动时阻力增加,不仅是活动后即便就是在平时静态下心脏的跳动都比一般人更费劲,为了克服阻力心脏就得每时每刻使劲的跳动,于是血压就随之上升。此外胖人体内脂肪组织的增多也会是血管壁上发生脂内物质沉积,造成动脉硬化,血管弹性减退,血循环阻力增加而诱发高血压。
2. 体态偏瘦者。这里要强调的是同是高血压,瘦人更危险。据美国心脑血管病专家的研究结果显示,对于收缩压在160mmHg以上的较瘦男人,最终死于心脑血管病的比血压处于相同高度的肥胖男人多得多。这是由于瘦人末梢血管的阻力比胖人高,更容易出现心肌梗死和脑血管破裂。再加上瘦人一般脾气比较急躁,容易发怒,更易造成血压升高,诱发心脑血管病。
3.吃盐重者。盐中含有钠,是百味之祖,没了盐食物就索然无味,还会引起倦怠乏力、嗜睡等一系列症状。可盐吃多了也会出问题,特别是会引起高血压。研究表明,长期过度摄入盐会引起血压升高。首先,高钠摄入会刺激口渴中枢使人大量饮水,导致血容量扩张增加心肌负荷,使心脏跳动的频率和力度由此加大,从而增加了血液对外周血管的压力使血压升高;其次,血液中钠离子增多,会协同钙离子进入细胞,造成细胞水肿,平滑肌收缩,加重高血压。此外,氯化钠摄入过多,还会使机体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生理生化改变,直接造成血管收缩、痉挛,也可导致血压升高。据大样本的流行病学调查我国南北方地区居民高血压发生率之所以差异悬殊,关键在于北方居民口味重,食钠盐过多所致。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将每人每日食盐的摄入量由6克减到5克。如果在此基础上每天人均食盐摄入量增加2克,收缩压和舒张压就能分别升高2.0mmHg及1.2mmHg。
4.酗嗜酒者。白酒的主要成份是酒精,化学名叫乙醇。我国是全球酒精销量最多的国家。每日少量饮酒对人体血压无急性作用,但是如果长期大量饮酒则高血压发病率会明显升高,并且是成正比例的出现。通常情况下,无论是嗜酒的高血压病人,还是中度饮酒的高血压病人,戒酒后6至12个月血压均会有明显的下降,甚至恢复到正常水平,但如重新饮酒后血压又可回升到饮酒前水平。经常饮酒还会影响降压药的疗效,使得高血压服药而不易控制。一旦戒酒后不久抗高血压药物的疗效反会明显增强。人摄入酒精后,在对酒精的代谢时会是身体消耗掉大量的维生素C和叶酸导致其缺乏诱发动脉硬化。有人观察到,每日饮白酒100ml者,高血压发病率和脑卒中病死率是不饮酒者的3倍。另据美国新奥尔良图兰大学的流行病学家研究了高血压症易受性的种族差异,并在报告中指出,在中国男性中,每周消耗酒精饮品超过30杯的人患高血压的几率比不饮酒者高一倍。该项研究的对象是5300多名年龄在35岁到74岁之间的男性,他们分别提供了自己每周的饮酒量。研究人员还对他们的详细血压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人员同时指出,饮酒多的中国人患高血压的风险是不常饮酒的人的2倍。这一课题研究人员维尔德曼说:“心脏疾病是导致中国成年人死亡的第一杀手。控制酒精摄入必须成为中国高血压防治工作的一部分。”控制饮酒量或戒酒是减少高血压发病的重要措施之一。饮酒引起的血压升高可能与酒精刺激体内糖皮质激素和儿茶酚胺生成,进一步增强血管紧张素、血管加压素和醛固酮的作用而使血压升高有关。
5. 大量吸烟者。每支香烟中含有尼古丁5至15㎎,氨1.6㎎,氰酸0.03㎎,烟雾中含有3%至6%的一氧化碳。香烟中的尼古丁可收缩小动脉,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导致血压升高;可以直接刺激心脏或通过使交感神经兴奋而使心率加快、血管收缩,造成血压上升;又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麻痹作用,使大脑皮层的正常生理功能失去平衡,导致植物神经系统发生紊乱;尼古丁还会影响降压药物的代谢,影响降压药的疗效;此外,吸烟者儿茶酚胺释放增加,也能加速心率,使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吸食一支香烟后心率增加5至20次/分,收缩压上升10~25 mmHg。长期大量吸烟还能使小动脉血管壁发生硬化,恶性高血压的发病率明显增多;增加冠心病猝死的危险性。研究发现,长期吸烟的高血压病人,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率是不吸烟患者的2至3倍。因此,为了健康,高血压患者应当主动自觉戒烟。停止吸最后一只烟,20分钟后血压和心率恢复正常,8小时血中一氧化碳和血氧水平恢复正常。停止吸烟后,有些益处不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10至15年后才与不吸烟者相同 。因而,戒烟对高血压病人的保健有百利而无一害,会吸烟的高血压病人要努力争取将烟戒掉。要记住吸烟是促进高血压和冠心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啊。
6. 有家族史者。父母血压均正常者其子女患高血压的机率3%父母一方患高压病者其子女患高血压的机率是28%;双亲均为高血压者,子女患高血压的机率是45%。从以上这组数据可以说明:高血压只是与遗传有关的疾病,而并非绝对遗传的疾病。只能说是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有某些遗传因素,但这些遗传因素关键还应该要通过与环境因素“结合”才起作用;家族中有多人发病,往往是因为一个家族具有相同的生活方式的缘故。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才是高血压的易患因子!
7.有糖尿病者。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的患病率为非糖尿病患者的两倍,且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病率的高峰比正常人提早10年出现,而伴有高血压者更易发生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及末梢大血管病,并加速视网膜病变及肾脏病变的发生和发展,这一事实应引起大家的广泛注意。那么,糖尿病为什么容易发生高血压呢?①由于糖代谢紊乱可加速肾动脉和全身小动脉硬化,使外周阻力增加,血压升高。②高血糖可使血容量增加,肾脏超负荷,水钠潴留,最终可引起血压升高。血压升高与心输出量及外周阻力有关。心输出量增加不伴有外周改变即可引起血压升高;外周阻力增加不伴有心输出量或血容量改变,也可使血压升高,而糖尿病患者这两种变化都有,所以会使血压迅速升高,并引起严重并发症。另一方面,高血压又可加重糖尿病引起的损害,包括它对小血管和肾脏的影响,形成恶性循环,为了打断此恶性循环,必须积极控制糖尿病,尽量改善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同时还应有效地控制血压,使之达到正常范围内,但应避免使用影响胰岛素代谢的降压药物,如利尿剂双氢克尿噻等。此外,适当运动和减轻体重也是防治高血压和糖尿病非常重要的措施。它一方面可改善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胰岛素和其他降糖药的剂量;另一方面对轻、中度高血压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因此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应坚持适当运动和控制体重等非药物治疗。
8. 急性子和长期精神紧张者。长期的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焦虑及处于噪杂的环境中会是人体内分泌功能及大脑皮质高级神经功能失调,引发机体心脑血管系统病变导致高血压发生。
高血压患者应该做哪些检查?
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前面提及的部分或全部表现就应该考虑是否有高血压的存在,去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以对高血压水平(危险因素)进行评估,确诊并发症的有无程度。对于高血压病人的初次体检应尽可能包括以下内容:
1.诊所血压。所谓诊所血压就是我们平时在医院中由医生利用血压计测量血压为确诊高血压所进行的检查。诊所血压测量应该测量双侧肱动脉,每一侧都测量3次。然后对两侧血压进行对比核实,取最高侧的数值,如果两侧血压的差值大于20 mmHg,较低的一侧就有可能为肱动脉以上的大血管、特别是锁骨下动脉发生了狭窄,狭窄的原因最常见的就是动脉粥样硬化、阻塞。
2.身高、体重及腰围。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对于高血压肥胖是很危险的因素。为了对这一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医生会为患者进行身高、体重及腰围的测量,进一步计算出体重指数对于患者的肥胖程度作出判断。正如俗语说的:腰带越长,寿命越短。判断是否肥胖可以根据身高和体重计算出体重指数。体重指数体重(㎏)/身高(㎝)。中国人>24即为超重,大于>25为肥胖。
3.眼底镜观察视网膜。眼底的视网膜动脉是我们人体唯一一个可以在无创伤情况下看到的动脉,它的硬化程度不仅反映了高血压对于眼睛这一靶器官的损伤程度,更重要的是它能反映出全身小动脉的硬化情况。通过对视网膜动脉变化的观察可以确定高血压病外周小动脉的病变程度,如果其外周小动脉硬化程度越重该患者的心脏负荷也就越重。
4.听诊。在医院医生会对患者的全身进行仔细的听诊检查。具体听诊的部位是颈部、心肺部、腹部及四肢等部位的血管。其目的在于检查患者有无颈部血管杂音、颈静脉怒张或甲状腺肿大;心肺有无水肿;腹部血管杂音及肿块;周围动脉搏动等,以除外继发性高血压。还有神经系统的检查等可以了解有无高血压所致的心脑血管病发症。这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可以说非常重要,患者一定要耐心的配合。
5.实验室检查。①血、尿常规。患者如果出现贫血、血尿、蛋白尿应考虑肾性高血压或高血压导致的严重的肾功能损伤;②血生化。如果钾、肝、肾功能,血糖、血脂、血尿酸;③心电图。可以了解高血压患者是否有高血压病所致的心肌肥厚、心律失常或心肌缺血。有条件的患者可以做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和超声心动图检查。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是诊室所有血压检查不能替代的,它可以反映患者血压的真实情况变化特点,对医生从中发现继发性高血压的线索、确定患者的服药时间、种类、计量等等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超声心动图检查则可直观的看到心脏有无扩大、肥厚来判断心脏的功能,间接发现有无引起心肌缺血等等,是对高血压并发症检查的重要方法。
高血压预防:
在高血压的全方位防治策略中,一级预防占有重要地位。已证明,以健康生活方式为主要内容的一级预防可使高血压的发病率下降55%。继之患病率、并发症发生率、医疗费用均可大幅度下降,整个防治的费用,工作量约可下降一半。
以上就是关于高血压知识的介绍了。得了高血压后,你要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来调理和控制自己的血压。除了要根据医嘱按时服药外,健康的饮食也非常重要。对于高血压患者,饮食要以清淡为主,要注意控制食盐量。
推荐阅读:六个实用方剂治你慢性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