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由于食物和脂肪在肠胃上的郁积,节日日常作息的紊乱。,更不到更好的消食和调理体质上就很易形成上火和肾躁的症状,这样影响了日常的食欲,而且还给日常生活造成不便。下面针对节后造成的上火症状,介绍几款祛火消躁的天然方式。
上火都是因为它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科主任王东旭介绍说,春节期间的酒席几乎顿顿大鱼大肉,零食不断,易导致“食火”。此外,晚上熬夜娱乐,夜间应该是阳气下降阴气上升安静入睡的时段。如果23点到凌晨3点不睡觉,就会使身体的阳气持续亢奋,导致“心火”,发生嘴角溃烂、口腔溃疡等症状。
有实火:喝凉茶
对有实火症状,比如出现口渴、口臭、便秘、眼睛红肿、牙龈肿痛、脾气大、爱发火等,降火不妨喝点凉茶,比如金银花+野菊花泡水喝,女生再加两粒枸杞。凉茶的本质是药茶,而且药性偏凉。
有虚火:喝鸭肉粥
出现虚火的人,比如出现长痘、喉咙痛、口腔溃疡、失眠、多梦。这类人喝凉茶会凉上加凉,导致身体更虚。那么虚火的人怎么食疗呢?很简单,喝鸭粥!鸭肉粥就是我国古代医书《肘后备急方》中的一道古方,鸭肉能补阴益血,清虚热没胃口:陈皮生姜消食饮
此外,很多人感觉吃什么都没胃口,南京自然医学会养生康复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城生副主任医师指出,这是饮食不节惹的祸,中医称为“伤食”。王城生副主任医师推荐消食健胃的食疗方———陈皮生姜消食饮。
陈皮所含挥发油对胃肠道有温和的刺激作用,可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排除肠内积气,而生姜能开胃驱寒,对于很多不思饮食还感觉腹部寒凉的患者而言比较有益。红糖中含有部分维他命和电解质成分,可调节组织间某些物质浓度的高低,平衡细胞内环境的水液代谢,排除细胞代谢产物。
胃病与不良生活习惯密切相关。中医强调“三分治七分养”,尤其春节期间大鱼大肉,肠道负荷加重,节后更应重视肠胃的调养。
不渴也要喝水
节日里,肠胃承受着比平时大几倍的负荷。因此,节后为肠道“洗澡”很必要。要注意减少精制米面、糖果、甜点的摄入,特别要注意多喝水,最好喝白开水或茶水。这样可以加快胃肠道蠕动和新陈代谢,减轻大量肉类食物和酒对肝脏的危害。多吃蔬菜水果节日吃的美食
很多是大鱼大肉或煎炸、甜点。煎炸食物易引起脾胃热滞,导致便秘或肚胀;而甜点吃得过多也会导致脾虚生湿,引发腹泻。节后要多吃一点新鲜的绿叶蔬菜、水果,能补充膳食纤维,帮助排除体内的垃圾,并且具有通便和调理肠胃的作用。此外,山药作为药材,也有滋养脾胃的作用,无论做菜还是煮粥都可以。
注意胃部保暖
春节后我国大部分地区下雪降温,气候变得更加寒冷,因此要注意胃部保暖,以免受到寒邪侵袭加重肠胃不适。“十个胃病九个寒”,胃的脾性喜燥恶寒。有虚寒胃痛的病人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冷。如感到胃脘部发冷,可以多喝点小米粥,民间有小米粥养胃的说法,也可以喝一些生姜茶。同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情绪和精神状态。
稳定情绪
劳逸适度,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情绪紧张可以直接加快胃肠道的蠕动导致腹泻。
加强锻炼
可以每天早晚在空腹时按摩腹部。左手在上,从右向左顺时针转,右手在下,以肚脐眼为中心从左向右逆时针转着按摩;每次50次。这样的按摩可以改善胃肠道的运动和血液循环。
上文就介绍了过年后出现上火症状的调理方式。希望给大家一个有效的改善的方式,体内出现内躁不及时调理就会引发情绪上的不安及身体内分泌的失调,因此劳逸结合,膳食均匀是调节上火的好方法。
好文推荐:
孩子春季吃什么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