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自杀率最高的疾病

  越宅越抑郁

  现在,人类亲力亲为的体力劳动非常少,因之带来的“快乐奖赏”相应少了很多。换句话说,人类“廉价出售了自己的精神健康”。

  杀手: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自责自罪,饮食、睡眠差,担心自己患有各种疾病,感到全身多处不适,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

  抑郁症是精神科自杀率最高的疾病。抑郁症发病率很高,几乎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抑郁症患者,因此它被称为精神病学中的感冒。抑郁症目前已成为全球疾病中给人类造成严重负担的第二位重要疾病。在中国,仅有5%的抑郁症患者接受过治疗。

  半数人曾患抑郁症

  抑郁症患者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消极悲伤的人”。作为常见心理疾病,抑郁症包括一系列症状和行为表现。与常人相比,他们更偏于安静、话语不多、不喜欢成为焦点;他们无法充分享受生活之乐,消极待人对物,缺乏自信并倾向悲观厌世。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保守估计,人群中抑郁症的时点患病率(时点患病率=某一时点一定人群中现患某病新旧病例数/ 该时点总人口数)为3%。以此估算,国内抑郁症患病人数几近四千万。大量研究证实,30%-50% 的人在一生某些时刻,曾是符合现代心理学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有报告称,至2010年,世界发病率前15位疾病中,抑郁症很可能将位列榜首;至2020年,单向重型抑郁症将成为全球疾病负担第二大原因,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

  毫无疑问,抑郁症的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趋势。三年前,广州曾启动一项抑郁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令人吃惊。据预测,广州地区抑郁症发病率较上世纪80年代增长十倍以上,广东省抑郁症发病率在5%以上,患者总数达两百万。相关数据表明,与十年前相比,上海社区抑郁症发病率由1%,升高至4%—5%,几近整个美国的人群发病率。

  问题是,抑郁症为何会突然之间“炙手可热”,变得如此普遍呢?

  生活舒适导致抑郁

  近年来,可能是因为名人明星也加入了抑郁症的行列,使得抑郁症水涨船高般得到了空前关注。其实,在人类发展史上,抑郁从未与人远离,牛顿、贝多芬、梵·高、爱因斯坦、海明威都曾受抑郁症困扰。近年来抑郁症等精神疾患的加速出现,与社会急速发展、竞争压力的加剧不无关系。另外,人们对抑郁症的认识不断增多,知晓率升高,也使得这一疾病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普遍起来。

  以往,不少抑郁症患者被误诊为其他疾病,或误为性格古怪而被忽视。随着人们对精神健康的重视,生活方式的自由与舒适,抑郁症的发生几率日趋升高。去年,美国伦道夫-梅肯学院心理学系主任凯利·兰伯特(Kelly Lambert),在新书《挑战抑郁症——一位神经生物学家亲身实践,激活大脑的康复能力》中就谈到,生活舒适导致抑郁,年轻人更易受困扰。

  兰伯特认为,现今的生活方式存在危害心理健康的东西。科技改变生活,人们在享受诸如微波炉、电子邮件、外卖食品、洗衣机所带来的省时省力的同时,抑郁症的发病率上升了。她进而指出,这一切可以通过人类的进化过程来解释。

  古人为了生存,必须在恶劣环境下进行艰苦的体力劳动。而大脑里存在一个“努力驱动的奖赏机制”。简言之,劳动虽辛苦,但至少能换来快乐愉悦感做补偿。现在,人类亲力亲为的体力劳动非常少,而劳动所带来的快乐奖赏自然很少。换句话说,人类“廉价出售了自己的精神健康”。

  抑郁是进化的需要?

  郁闷,曾是一度的网络流行语。事实上,情绪低落是人生命历程里最正常不过的事件。从进化论角度看,这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今年6月,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心理学家伦道夫· 奈斯(Randolph Nesse)在《性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发表研究称,情绪低落会阻止人们去做伤害心理的事情,特别是那些遥不可及的目标。

  举例来说,想成为股神巴菲特,对大多数常人而言,正是“那些遥不可及的目标”的一种,追求这种目标绝对是精力和资源的浪费。你获知成为巴菲特遥不可及,追求超出个人能力、过于高远目标的动力会减退;这虽然让人不爽,但从另一层面看,不再好高骛远让你保留了精力,以便追寻新的目标——做个关注大盘、理性投资的股民,或许能有收益。

  从科学上来解释,适度沮丧并心生郁闷,是人们应对失败的自然反应,如果这种逃避机制运转失灵或不正常,很可能导致抑郁。

  抑郁是一种调适,一种既带来真实代价,也带来真实好处的精神状态。这一观点,是今年7月,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精神与行为遗传学中心的保罗·安德鲁(Paul Andrews)与安德森·汤姆森(Anderson Thomson)在《心理学评论》(Psychological Review)上提出来的。换句话说,抑郁像把双刃剑,利弊共存,祸福相依。

  上述论断旨在说明,抑郁是常见而普遍的,它是进化的需要,并不能算做疾病。目前,这是一种假设,并未被学界公认,但并无道理。安德鲁认为,抑郁的人常会以高度分析性的思考模式,去激烈地反思问题,并持续很长时间。换句话说,抑郁者执着于复杂问题,逐个细化并且一次只思考一个。这种思考虽然高产,耗费亦不少,需要大量能量。对大鼠抑郁症的研究发现,5-羟色胺(5-HT)1A受体参与供应神经元能量这一活动,并能确保此过程不停顿。

  抑郁症,并非简单的一时想不开,心里不痛快。从医学上看,抑郁症是一种疾病,影响人体健康。目前,很多人把抑郁症视为一种心理疾病,这并不意味着,抑郁症与人体生理完全无关。事实上,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5-HT是抑郁症发病和治疗中的关键一环。

  少宅多动抗抑郁

  5-HT,能让人产生良好情绪,对心情、睡眠和食欲十分重要。如果脑内5-HT含量高,人容易快乐,若偏低则会郁郁寡欢、较为内向。抗抑郁剂,正是为恢复脑内5-HT的平衡而研发。目前,抗抑郁剂与各种心理咨询或治疗,对80%以上抑郁症患者是有帮助的。

  日常生活里,要改变脑内5-HT含量,我们并非无所作为。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晒太阳与吃甜食。人体内多种激素,均与光照有关系。简单点说,多晒点太阳,有利“激活”大脑,产生5-HT对抗情绪低落、容易疲劳等症状。当然,特殊的“灯光疗法”也有效果。但是,家中和办公室的灯光无法提供治疗效果,他们的光照强度不够,必须到专业医疗机构去咨询。

  食物能让人快乐,也不难理解。以水果为例,它富含碳水化合物,即一般人所认为的糖。食用碳水化合物对改善心情有深远惊人的效果,它能刺激胰岛素分泌,协助色氨酸等进入细胞,在大脑中合成5-HT,从而产生镇静安神之功。由于色氨酸是合成5-HT的原料,这意味着多食用富含色氨酸的食物,可能让人更有幸福的感觉,常见如乳制品、肉蛋类等。

  快乐与否,与基因也存在一定关系。今年二月,英国埃塞克斯大学教授伊莱恩·福克斯(Elaine Fox)发表研究称,他们找到一种与情绪密切相关的基因,名为“5-HTTLPR”,被誉为快乐基因。人体内,5-HTTLPR有长短两种版本,在相同环境和事件刺激下,携带“短”版基因的人更容易焦虑、害怕,抑郁症的风险更高,“长”版人则不会。

  10月28日,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卷》(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一篇论文中,美国西北大学研究人员针对29个国家的人群,就抑郁症基因携带率和文化差异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东亚国家中携带“短”版基因的人口比率虽然高,但抑郁症的发病率却远低于欧洲国家。调查分析,这可能与东亚国家的文化更倾向集体价值取向有关。在西方,人们更强调个人价值与自由。而在防范抑郁症上,集体文化无疑更具优势,起到保护性缓冲作用。

  在预防抑郁方面,兰伯特教授建议道:“专注于织毛衣或者制作剪贴簿这类事情上,可以使你从生活压力中解脱出来,让大脑以一种有益于心理健康的方式运行。出去逛公园或者去体育馆做运动,尤其是进行一些我们认为有意义的活动,同样可以促进重要的情感神经化学物质的分泌,如5-HT和内啡肽。”部分资料实习生方舟整理。

  15%的抑郁症病人死于自杀

  罪行录

  2009年1月22日因主演李安的《断背山》知名的演员希斯·莱杰,用药过量而死,年仅28岁。希斯死前受严重的失眠以及抑郁困扰。

  2009年9月17日,浙江大学海归博士涂序新跳楼身亡,终年32岁。涂因对评职称失望,从焦虑到抑郁终至选择结束生命。

  2009年10月,39岁的斯坦福大学博士,湖南大学教授南方圆在湘江河滩上非正常死亡,疑为自杀。对于南方圆的死因,湖南大学老师比较一致的说法是他有 精神抑郁症。

  2009年10月31日歌手陈琳因身体、感情、事业等综合因素导致很严重的抑郁症,在北京东五环附近的一个居民小区跳楼死亡。

  易攻点

  寒冷季节易发抑郁症。

  那些出生后几个月内表现异常,且1岁了还对别人呼唤其名字“无动于衷”的婴儿,患抑郁症的概率极高。

  女性患抑郁症几率更大。

  忧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女性发病率比男性高两至三倍,患者倍受折磨。下面介绍四种自我疗法:

  体育疗法

  锻炼后可以给人一种轻松和自己作主的感觉,有益于克服忧郁症患者共有的孤独感。但锻炼必须有一定的强度、持续时间和频率,才能达到预期效果。以做健身操为例,内容包括跑步、跳绳、健身舞等,每周至少作3次,每次持续15至20分钟。散步也可以达到同跑步一样的效果,专家们建议患者每天步行1500米,并力争在15分钟内走完。以后逐渐加大距离,直到45分钟走完4500米。在开始锻炼时,须经医生的同意。

  营养疗法

  许多医生认为,食物中所含的维生素和氨基酸对于人的精神健康具有重要影响。有专家认为,多疑症的人如果缺乏某种单一营养物质也能引起忧郁症,所以他建议人们多吃维生素B含量丰富的食物,像粗粮、鱼等。他还让患者服一定剂量的复合维生素B。他认为这些都是人们容易缺乏的维生素。

  精神疗法

  忧郁症患者往往是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世界和他自己的。为了改变这种错误观点,洛杉矶精神医疗中心的加里埃默提出了“三A法”,即明白、回答、行动。因三词的英文字母均以A开头,故称。

  明白:首先要承认自己精神上忧郁;其次要注意自己的情绪变化,言行举止有无异常,以及感觉思维的差别和身体反应等。

  回答:要学会每当产生一个错误时,及时地予以识别并记录下来。先写下自己的错误想法,再写下一个较为实际的选择答案,其目的是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想法。写完,询问自己:“这会是真的吗?”然后再问自己:“从另一个方面该怎样看呢?”

  行动:如果你感到不被人注意,那你就换一个新方式;如果你在工作中不能得心应手,则应修一门课程来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或者寻找新的工作。还要多计划一些活动,使自己的生活规律化。

  交际疗法

  研究表明,善于与人结交者比喜欢独来独往的人在精神状态上要欢快得多。美国某精神健康研究室最近发起了一场运动,口号是“朋友乃良药”。他们认为,社会支持甚至可使人延年益寿。

2024-10-16 11:01:40

Related Articles

抑郁症是自杀率最高的疾病

抑郁症给人们带来的影响是很大的,现在很多的人都存在这种疾病,据调查显示,抑郁症是当前自杀率最高的疾病,所以存在抑郁症的人们要引起重视了,为了避免这种悲剧的发生,一定要及早的去治疗,才可以更好的维持自己的健康. 杀手: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自责自罪,饮食.睡眠差,担心自己患有各种疾病,感到全身多处不适,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 抑郁症是精神科自杀率最高的疾病.抑郁症发病率很高,几乎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抑郁症患者,因此它被

男性抑郁症患者自杀率高于女性

男性抑郁症患者自杀率高于女性: 权威调查结果显示:在所有自杀患者中有80%为抑郁症患者,而男性自杀多于女性,虽然女性抑郁症发病率是男性的两倍,但男性患抑郁症的后果要比女性严重的多.男性主要是由工作压力导致的,情绪上的自我宣泄能力较差. 轻性抑郁症 轻性抑郁症常有头晕.头痛.无力和失眠等主诉,易误诊为神经衰弱,后者起病前有一定的心理社会因素,如长期紧张.用脑过度等,情感以焦虑.脆弱为主,主要临床相是与精神易兴奋相联系的精神易疲劳.心情紧张.烦恼和易激惹等情绪症状,及肌肉紧张性痛和睡眠障碍等生理功能

"双面人生"容易引发高自杀率

在世界上有双相障碍日这一节日,也许很多人听到这一名词时,都不理解是什么意思?其实双向情感障碍症疾病是一种精神类的疾病,这种疾病的发病率比较的高,在如今这个巨大的社会压力中,很多人也患上了一些心理疾病,所以才导致了双向障碍,也有人因此而自杀. "双面人生"引发高自杀率 双相障碍是指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15-19岁最为高发.双相障碍首发会以抑郁为主,往往一至数次抑郁发作后再出现躁狂或轻躁狂发作.躁狂发作时,患者会出现情感高涨.言语增多.思维奔放.活动增多等症状

让"抑郁症自杀"远离大学生

在大学大学生心理咨询与发展辅导研究中心,看到学生心理咨询预约单,上面将学习.人际关系.恋爱.生涯发展.家庭.危机处理.情绪管理.抑郁.焦虑.强迫等咨询内容 分别列举出来,学生在预约心理咨询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由于学习.情感.就业.个人发展等各方面的压力,部分学生出现了种种心理问题,当这些问题没有得到及时化解,学生又不能很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时,日积月累就可能导致极端行为的发生. 大学生群体所出现的种种心理问题中最严重,对他们正常学习.生活影响最大的就是抑郁症.高校学生年龄大多在20岁至30

"双面人生"引发高自杀率

双面人生,也许有些人对它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那么这种表现现在已经晋升为一种心理疾病,而且发病率也在全球范围内急剧上升,成为一种新型疾病,危害我们心理健康的健康,同时它也可能会引发患者的自杀行为. "双面人生"引发高自杀率 双相障碍是指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15-19岁最为高发.双相障碍首发会以抑郁为主,往往一至数次抑郁发作后再出现躁狂或轻躁狂发作.躁狂发作时,患者会出现情感高涨.言语增多.思维奔放.活动增多等症状.而抑郁发作时,会表现出持续的焦虑悲伤.思维缓

抑郁症 自杀是最危险的症状

近几年来老是有明星自杀的新闻出来,而她们自杀的原因就是得了抑郁症.其实,不仅仅是明星,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普通人在自杀.心理专家表示,心理专家表示,大部分自杀的原因就是她们得了抑郁症.抑郁症最危险的症状就是自杀,及时治疗抑郁症是预防自杀最有效的方式. 早在2003年,国家卫生部在"世界预防自杀日"期间发布的一项数据表明,中国大陆每年约有28.7万人自杀死亡,此外,还有约200万人自杀未遂,自杀已成为中国大陆人群中第五位死因.而当前,自杀甚至成为15岁到34岁人群的首要死因. "

65岁以上老人自杀率升高 受关注度远不及青少年

本报讯 (记者李秋萌)昨天第10个"世界预防自杀日",记者从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获悉,相比于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年轻群体,躯体疾病增多且难以适应退休后生活的老年人的自杀率最高,65岁及以上老年人自杀率已呈急剧升高趋势.本月内,预防自杀的心理健康宣教活动将走进大学和社区,面向重点人群开展心理疏导.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大约有一百万人死于自杀.今年预防自杀日的宣传主题为"全球预防自杀:加强保护因素,唤醒生存希望". 近年来,青少年自杀的事件往往会引起社会关注

男人自杀率为何高于女性

每年的是九月十日,是一年一度的预防自杀日.据世界卫生组织日前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男人的平均自杀率高于女人,单身和老年丧妻无儿女的男人的自杀率比同样情况的女人的自杀率高.对于男人自杀高于女性的原因,生理心理专家就此问题进行了如下分析. 男人,虽然肌肉和体力比女人的强大,虽然在生产中拼力并且在战斗中勇猛,但是一般来说,感情比女人的脆弱.女人经过世代的遗传,生产的剧痛,抚养孩子的辛劳,加上对孩子强烈的责任心,比较能够在孤独和困苦中坚挺下来. 男人特别是丈夫们有了外遇,他们的女人尽管嫉妒,但是一般不愿意

常关怀和倾听可减少自杀率

全世界每天都会有人自杀,自杀是个人行为,但是会对身边的人和社会造成深远的影响,有人说死很容易,最难的莫过于活下去.但是世界上的事解决的方法绝不止一种,我们为什么不再坚强一点,勇敢一点呢? 思想中,陷入到不能自拔的认知歪曲中时,若是有一个对自杀知识略知一二的人来到他们身边,就算无法改变他们对事件的认知,也许只是倾听他们的疑惑或是给予及时的理解和关怀,也许结局就有可能很不一样. 人们之所以自杀,是因为他们看不到解决自身痛苦的希望存在.但是失去了自杀者的亲友们,何尝不是在经历着一个接受巨大痛苦和丧失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