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工商局12315指挥中心于2月29日发布了今年第一号消费警示,揭露了骗子们惯用的伎俩,提醒老年人如何防范掉入保健品推销陷阱。
伎俩一:大打特效牌,并无疗效
【案例】八旬老太张娭毑的上当经历是这样的,她先是在家中接到自称“北京糖尿病康复中心”张大夫的电话,向她推荐《化解血糖不吃药》一书(此书无标准书号),书上宣传特效药“二代化糖贴”治疗糖尿病有特效。患有多年糖尿病的张娭毑心动之下,便通过邮购方式购买了300元的药品,收货时发现商品名为“糖速平乌梅胶囊”并非推销的特效药“二代化糖贴”。12315工作人员在查看张娭毑购买的药物后也表示,“糖速平乌梅胶囊”其实是食品而非药品。
伎俩二:大打进口牌,实为冒牌
【案例】长沙市岳麓区的刘老汉去望月湖小区买菜,发现菜场附近一店面有很多老人在做免费理疗。刘老汉一年前中风后就呆在家里养病,听说可治中风,他好奇地进去看。一进门,就听见一个自称做了6次手术无效、做了理疗就好的人在台上“现身说法”推销一台“进口”电磁治疗仪。刘老汉当场心动了,掏出身上所有的钱付了定金,下午回家后又筹了6900元换回一台电磁治疗仪和25盒药。可做了一个月理疗后,刘老汉觉得身体没什么变化。工商人员在看了理疗仪的许可证号后也称“根本就看不懂”。
伎俩三:大打免费牌,步步设套
【案例】家住长沙市岳麓区的王老先生平时热衷养生之道,一天他接到市区某保健品店的免费“听课”通知。闲着无事,他立即赶往现场接受“专家”授课。会上,“专家”称新推出的一套价值万元的保健品功效神奇,能治百病,当场购买仅需一千多元,经不住诱惑,王老先生购买了一套。回家后,家人发现该套保健品价高质次,根本不具有商家描述的保健效果。
伎俩四:大打感情牌,陪聊促销
【案例】家住长沙市天心区的刘老太在家附近闲转时认识了一个年轻女孩。两人聊熟后,女孩隔三岔五地打电话嘘寒问暖,有时还上门问候,并带点小礼品。一天,女孩还提出要认老人作“干妈”,见儿女长期不在身边,身边多了个这么知冷知热的人,老人求之不得便答应了。没过几天,“干女儿”便向她推销公司里的一种“神药”,且价格不菲,老人碍于情面便掏钱买了,可打此后,“干女儿”就再也没露过面了。
伎俩五:大打诱惑牌,得不偿失
【案例】退休多年的张老太一贯省吃俭用,有点小病小疼都忍着不肯上医院。一天,她听说社区有免费体检,现场还有抽奖活动,百分之百中奖,于是动心了。当得知只要花几百元买个“神奇”枕头就可抽奖后,张老太果断地买了一个,当场也抽到了一盒蜂王浆奖品,乐得合不拢嘴。其实,她哪里知道,她手上的“神奇”枕头价格几百,而蜂王浆只有几十元,无形当中受了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