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十余名女性服用不同的减肥产品后,即出现精神分裂症,被送进医院就诊。后经专业机构检测,这些减肥产品中含有盐酸西布曲明含量等西药,这些成分过量将影响神经系统。有关部门目前正处理此事。
《成都商报》报道,10余例精神障碍女患者,入院前不久都服用过减肥产品。患者提供的减肥产品,竟然查出氯胺酮阳性。难道含K粉?减肥产品与这些精神障碍之间,是否暗藏着某种玄机?
2000年以来,彭祖贵医生的病人里,有10余例“蹊跷”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最近几年特别突出。共同点是:这些患者都自称患病前不久服用了各种品牌、成分不明的减肥产品。从药物的快速检测结果上看,均显示是氯胺酮阳性。
曲折送检
这些减肥产品里真的含有K粉吗?
产品标准的细则不明,怎么检测?
对这些精神分裂症病例,从医25年的彭祖贵医生有很多疑问。这样的情况,也引起了其他医生的警觉。心理卫生中心物质依赖病房的王雪医生证实:在精神出现异样的门诊患者中,也有不少人自称吃了“减肥产品”。
“必须弄清楚,这些减肥产品里面到底有什么成分!”彭祖贵医生表示,从患者的临床表现上看,似乎是服用了某种精神活性物质。
“这里面一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彭祖贵医生把患者服用过的减肥产品都收集了起来,最近两个月患者陈述的产品,他一共搜集了四种。“个例没有说明性,必须要有普遍性。”这四种减肥产品,分别是:养生有方减肥果、清脂极品荷叶清脂素、韩国瘦身1号绿尼软胶囊、6天奇迹燃脂瘦身奶茶。
彭祖贵医生苦苦思索:10多个患者,在入院前都有服用减肥产品的经历,并且起病快,病情急,停用之后情况迅速有所好转。难道,这些成分不明的减肥产品,真的是患者急性精神病发作的直接原因或者诱因?
然而,氯胺酮检测试剂盒只是一种快速检测方法,其准确度大概只有60%左右。必须更精确地检测出这些产品中到底含有什么物质,成分如何,才能进一步得出科学的论断。可是,从产品外包装上看,这几种产品均执行的是企业标准。这些标准的具体细则不得而知,无法对其进行检测。
“厂家添加的成分,必须是见效快、并且能够让消费者上瘾,以达到刺激购买的目的。据我分析,添加氯胺酮或者冰毒的可能性不大,毕竟制毒的法律代价太大了。”仔细看了几种产品的说明书后,四川大学药学院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叶利民摇了摇头,“全写的是中药成分,成分确定起来非常麻烦。”叶利民告诉记者,若要查询产品中是否有违禁成分,就必须要有相应的“标样”进行比对。也就是说,如果要确认是否含有氯胺酮,就必须要找到氯胺酮、冰毒的标样。由于国家对这些兴奋剂类产品的控制非常严格,找到这些标准品,必须通过国家相关部门的层层审批,绝非易事。
前前后后,记者先后咨询联系了四川大学法医鉴定中心、华西医院西南司法鉴定中心、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成都市疾控、四川省食品药品检验所、四川省产品质量监督检测院等多家单位,他们都表示不能对这些减肥产品进行检测。
氯胺酮检测结果为“假阳性”!这些产品并不含K粉。问题在于,这些减肥产品里违规过量添加西药盐酸西布曲明。
真相大白
盐酸西布曲明一旦过量服用,必定影响神经系统。
每日摄入超过10毫克危害就大了,简直可以称为毒。
中药成分的减肥产品非常复杂,测定具体成分有如大海捞针。几经周折后,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分析测试中心的专家们接下这一任务。“我们的专家技术过硬,做这个课题也算是对社会负责吧。”中心主任肖朝萍说。同时,四川省公安厅禁毒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们也积极给予了帮助和配合。王周利警官告诉记者,在进行专业检测后,得出的结论是这些保健品当中不含氯胺酮!
既然不含氯胺酮,那么快速检验试板的阳性结果怎么解释呢?到底又是什么物质在作怪呢?检测工作一时显得扑朔迷离……为了突破这一难题,专家们动用各种先进仪器设备,耗时半个月之久,制定了多种测试方案。日前,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分析测试中心出炉了一组详细的分析测试报告,揭开了谜底……
谜底之一:主要成分多是淀粉
为了确定这些保健食品的主要成分,专家们首先运用了红外光谱分析法。专家将产品的胶囊打开,取出几克粉末,将这些粉末加工为半毫米不到的均匀薄片。这些薄片通过红外射线的照射,每种物质的分子就能形成自己独一无二的特征峰,就好像是它们的“指纹”。通过查找“指纹”的方式,工作人员就能找出保健产品当中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类型的物质。
“这不就是淀粉嘛!”看到波峰图,经验丰富的专家立即叫了出来。他们取出了红外图谱册,翻到淀粉的红外特征峰进行比较。的确不假,一共有三种减肥产品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它们分别是:冬瓜腩高能食脂素,减肥果绿色瘦身胶囊,荷叶清脂素。另外,6天奇迹瘦身奶茶的主要成分是膳食纤维类、油脂,瘦身一号绿尼软胶囊的主要成分是油酸脂。“通常药物中发挥作用的化学成分所需量只有几毫克之少,因此常常会选择无害填充剂作为辅料。”肖朝萍说,这些减肥产品的主要成分对人体并无大碍,那么剩下的该是什么物质在发挥作用?
谜底之二:盐酸西布曲明含量惊人
确定了主要成分之后,专家下一步的工作就是把这些“大块头”分离出来,对其他成分进行鉴定。专家们通过化学处理,这次,一幅新的红外光谱图片出现了。根据物质呈现出来的“指纹”,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专家判断这种物质不是自然界的天然物质,应该是化学合成物。专家分析出了其中物质的可能分子结构,进一步断定,这应该是一种西药成分。经过反复对比图谱库、查找各类资料,技术人员确定,其中的物质就是西布曲明!
在确定成分之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对物质当中含有的盐酸西布曲明进行定量。经检测,五种减肥保健品当中盐酸西布曲明的含量一一浮出水面,并且减肥果的西布曲明含量最为惊人:每粒中含有24.4毫克!按照每天1次的标准服用,人体的摄入量远远超出每天10毫克的药理标准。
专家介绍,如果仔细分析盐酸西布曲明的化学结构,可以发现该药物与苯丙胺结构很相似,共同属于苯乙胺的化学衍生物。所以,这几种减肥产品呈现了氯胺酮假阳性的结果。
谜底之三:“罪魁祸首”是过量的盐酸西布曲明
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叶利民表示,根据1999年颁布的国家药典记载,盐酸西布曲明为白色至乳白色结晶状粉末,在药理特性上类似芬氟拉明和芬特明同时使用的效果,能兴奋心血管,
同时对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另外,盐酸西布曲明不良反应包括神经系统不安、思维异常。一旦过量服用,必定影响神经系统,严重的就会出现急性精神障碍。分析测试中心的检测报告里,五种送检产品都添加了盐酸西布曲明成分。其中,瘦身一号绿尼软胶囊的西布曲明含量最低,每颗胶囊含5.18毫克。剩下的四种送检产品,西布曲明的含量严重超标。超标最严重产品,要数“6天奇迹奶茶”,每袋奶茶里含盐酸西布曲明23.7毫克。
叶利民说: “保健品不能添加药物成分主要是其‘身份’不允许添加,而非添加的药物有问题。但也不能因为药物安全有效就可以随意添加。例如鸦片,在医学正常使用范围内它是很好的麻醉药品,而一旦过量使用,它就成为毒品。盐酸西布曲明也是一样,每日摄入超过10毫克对人体带来的危害就大了,简直可以称为毒。”而根据这批减肥产品的使用说明,从服用剂量上看,“冬瓜腩”的用法是一日两粒,两粒总计含有盐酸西布曲明28.56毫克。荷叶清脂素,每粒含有盐酸西部曲明 22.86毫克。如果按照每天用量不超过10毫克的标准计算,这些服用者,实际每天的盐酸西布曲明用量,差不多都在两倍以上。彭祖贵医生称,他的一个患者,曾经服用一种合格的减肥药,主要成分为西布曲明。但是由于她减肥心切,每天超剂量服用,结果导致了急性肝萎缩,后来导致了精神障碍。由此可见,超量服用西布曲明对人体的伤害。
也就是说,这些减肥产品至少存在两方面问题:一,在保健品中违规添加药物成分;其二,添加的盐酸西布曲明成分严重超标。
10多个患有精神障碍疾病的患者,无精神病史、滥用药物史、入院前起病快,病情急,停服减肥产品之后情况迅速有所好转———拿着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分析测试中心出具的权威报告,结合自己的临床病例,彭祖贵副教授长长吁了一口气。“看来我的直觉是对的。这些减肥产品果然有问题。”这些成分不明的减肥产品中的超标的西布曲明,让人有理由相信是患者急性精神病发作的直接原因或者诱因。
特别提示 减肥产品中的兴奋剂
北京康比特运动营养研究所的王橹教授介绍,减肥产品中的兴奋剂通常分为四大类。分别是安非他命类、麻黄类、利尿剂类、苯丙胺类。从检测结果为“氯胺酮”阳性的结果上看,这些减肥产品也许含有苯丙胺类兴奋剂。苯丙胺可以对人体下丘脑的摄食中枢产生抑制作用,而对饱食中枢没有作用,结果使用者的摄取食物欲望得到抑制,可以较长时期没有饥饿感。另外,苯丙胺能增强使用者的活动性,消耗大量的能量。这样,使用者体内的脂肪细胞可以逐步消耗,达到减肥降低体重的目的。研究表明,滥用苯丙胺类兴奋剂后最常出现的后果是精神病样症状。大量的临床资料表明,甲基苯丙等可以对大脑神经细胞产生直接的损害作用,导致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出现急慢性精神障碍。
紧急查处“减肥果”
国家药监局26日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查处市场上近日出现的一类名为“减肥果”的减肥胶囊。国家药监局公布的黑名单中包括5种“减肥果”产品:
广州有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养生有方减肥果”;香港巴沙健康品研究有限公司生产的“巴沙减肥果”;重庆市默格医药营销中心生产的“宣姿TM减肥果绿色瘦身胶囊”;海南中兴天然健康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乐采减肥果绿色瘦身胶囊”;广州市燕香生物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减肥果绿色瘦身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