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不良反应易"偷袭"老年人

  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白发族匆匆的脚步已使我国提早迈入人口老龄化的门槛,随之带给社会、经济、家庭以及医疗卫生领域极大的压力和冲击。仅65岁以上的老年人,其医药费就占到总医药费用的近1/4;而且,这部分人年老体弱,罹患病种较多,治疗时应用药物的品种也相应增加。每四个老人中,就有1人同时用药4—6种,由此带来的副作用发生率自然是“水涨船高”。

  近日,记者就这些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采访了中国医院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黑龙江省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哈医大第四附属医院药学部主任吴玉波教授,请她就老年人用药易发生不良反应问题进行了剖析。

  吴玉波教授首先给出老年人中最常发生不良反应的药物名单,主要有:抗菌药物、抗高血压药物、非甾体抗炎药、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苯二氮卓类药物,其次为抗帕金森病药、抗恶性肿瘤药、精神病药、地高辛。而长期用药、每日用药种类多、剂量大则为老年人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

  为什么同样一种药产生的不良反应在老年人身上表现的更明显?吴玉波教授指出,老年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以及对药物吸收代谢等的影响,决定了老年人更要注重用药安全,避免不规范用药。这里,吴教授提出如下5点建议——

  合理选择药物 根据老年人生理、病理以及药代动力学特点,在正确诊断的基础上,选择疗效肯定、能缓解症状、纠正病理过程或消除病因的药物,并遵循“最少数量药物、最小有效剂量”的原则给药,一般不推荐4 种以上药物的配伍使用,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剂量个体化 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每位患者对药物的反应也有所不同。老年人用药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到最佳疗效的治疗剂量。我国药典规定60岁以上老年人应用成人剂量的3/4,但一般应根据年龄、体重、体质情况,以成人用量的1/5、1/4、1/2、2/3、3/4 顺序用药,即使采用此法也因老年人个体差异很大,对某些组织敏感性降低的药物如心得安、异丙肾上腺素等,更应谨慎使用,切不可一味增加剂量,防止药物蓄积到一定浓度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

  提高用药的依从性 部分老年人,尤其是75 岁以上的人,常存在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问题,对医生交代的服药法易遗忘或混淆,继而导致药物的错误使用;或由于同时患有多种疾病,需用药物种类多且较复杂,易出现不能遵从医嘱用药,忘记服药或误服甚至过量服药的情况。特别是伴有老年痴呆症、抑郁症或独居孤寡者,更易发生上述问题。

  为保障这一群体的用药安全与疗效,医务人员应定时随访治疗反应,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及药物种类;耐心说服患者自觉按医嘱服药;嘱咐家属密切配合,做好监督工作。避免漏服、错服或多服药物,以及影响疗效和增加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掌握最佳用药时间,达到安全有效的目的。

  减少联合用药数量 老年患者如果需用多种药物时,在其病情稳定后应逐渐减药,并尽量选择一箭双雕的药物。要避免同时服用具有相同作用或相同副作用的药物,如不宜同时服用阿司匹林片、感冒通片和布洛芬胶囊;不宜同时使用镇静药、利尿药、降压药和血管扩张药。

  控制嗜好与饮食 老年患者用药期间控制烟、酒、茶等嗜好及日常饮食颇为重要。喝茶、饮酒或抽烟等习惯均可能与药物产生相互作用。如烟、酒是肝药酶的诱导剂,吸烟可增强如咖啡因、茶碱、非那西丁、安替匹林等药物的代谢,血药浓度降低,吸烟者的茶碱血浆清除率较不吸烟者约高1.8 倍。另外,牛奶可干扰四环素、多西环素的吸收,应与药物分开使用,至少间隔半小时。

  日常生活中,还有一个用药误区应予重视并纠正。吴教授指出,老年人有着自己的习惯思维,在服药时常常自作主张,背着医生或家人拒服某种药物,或不按处方剂量,擅自增减用药剂量或用药次数;有的认识偏颇,迷信名、贵、新药或在广告引导下吃药;有的大量摄入补益中药、延缓衰老药或保健食品,但多数抗衰老药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仅仅为了追求延年益寿目的而长期应用此类药物是不恰当的。

  小链接:统计资料表明,目前我国老年人的药物不良反应率为15.4%,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年轻人的2-7倍。研究显示,20-29岁年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3%,51-60岁年龄组为14.3%,61-70岁年龄组为15.7%,71-80岁年龄组为18.3%,81岁以上组为24%。因药物不良反应而住院治疗者约占1/3,半数与药物有关而死亡者发生在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人。

2024-08-08 19:39:34

Related Articles

怎样做才能减少药品不良反应

保健专家提示,无论是西药还是中药,人在服用之后都会有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可能.因此,我们需要注意减少药品不良反应.下面,具体介绍了一些科学养生法,对减少药品不良反应会有帮助. 药品犹如一把双刃剑 老百姓常讲,是药三分毒,说的就是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大家都知道使用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容易出现嗜睡.困倦.乏力,使用卡托普利.依那普利易引起干咳,癌症患者使用化疗药品会引起脱发.身体虚弱,还有四环素牙,这些都是药品的不良反应.

郑州市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公布 抗生素占首位

2011郑州市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公布 抗生素占首位 记者 董彩红 东方今报郑州讯 昨日,郑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2011年郑州市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显示,"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头孢曲松--"患者感冒发烧.拉肚子等常用的一些抗生素,占据药品不良反应首位. 感冒发烧吃抗生素.发烧拉肚子输液打抗生素--抗生素被滥用屡见不鲜,但抗生素带来的药品不良反应,却很容易被忽略. 2011年,郑州市共收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10530份;其中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数量

抗生素类药品 不良反应居首

是药三分毒,如何做到合理而安全地用药?记者近日从深圳市药品监督管理局了解到,去年深圳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显示,抗感染药报告占总报告数量的50.50%,其中主要为抗生素类药品,市民应在医生和药师指导下合理用药. 问题:抗感染药病例报告居首位 提示:婴幼儿发烧勿滥用抗生素 2013年深圳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显示,深圳去年共收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6388份,其中化学药占88.12%.中药占10.54%.生物制品占1.34%. 值得注意的是,在化学药品中,抗感染药的例次数仍居首位,占50.5%.这表明抗

罗氏被指瞒报药品不良反应5款涉嫌产品在华有售

罗氏被指瞒报药品不良反应5款涉嫌产品在华有售
在并购方面,全球制药巨头瑞士罗氏制药可能是最出名的一个,不过最近,罗氏制药却因3年前的一宗收购而焦头烂额. 罗氏被指瞒报药品不良反应5款涉嫌产品在华有售 三年前,罗氏制药收购了生物制药公司基因泰克,获得了强大的抗肿瘤药产品线.最近,这些当初斥巨资收购的产品却在欧洲涉嫌引发累计1.5万例的死亡报告,罗氏制药也被指有意瞒报这些严重不良反应. 7月7日,英国媒体撰文称,英国药品和健康产品管理局(MHRA)正在紧急调查罗氏制药涉嫌隐瞒严重不良反应一事,所涉及的死亡病例高达15161人.MHRA列示的8款

药监局:警惕他汀类药品不良反应

11月21日电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消息,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第51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提醒医务人员和患者警惕他汀类药品血糖异常不良反应及与HIV蛋白酶抑制剂的相互作用. 他汀类药物,即3-羟-3甲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为一类临床广泛使用的口服降脂药,主要作用为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达到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如高胆固醇血症.冠心病)的目的.国内上市的产品包括: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氟伐他汀.匹伐他汀. HI

涉及财物医药和情感骗术易使老年人上当

重阳节到来前夕,记者对侵害老年人权益的案件和事件进行跟踪调查,发现涉及财物.医药和情感的三类骗术最易使老年人上当.专家建议,子女应"常回家看看",多给老人精神慰藉,并帮助他们提高辨识骗局的能力. 冒充公职人员骗取财物 2011年1月,辽宁省沈阳市73岁的于淑芬听说,某电视台将派人到沈阳选拔老年人组成合唱团,到北京参加晚会演出.她信以为真,交了220元到北京的单程车票钱和500元保证金. "有个叫吴勇的人负责这次选拔活动.他带来举办这次晚会的文件,上面盖着电视台的大红戳,还写明

误区:药品不良反应≠质量问题

周女士在药房购买了一盒"鼻渊胶囊",回去后却发现说明书上标注"尚不明确".这药能吃吗?周女士感到非常疑惑.西安市中心呼吸科刘主任介绍,临床上,很多患者都对不良反应不甚了解,提起就有点怕,其实,不良反应并不等于质量问题. 正常使用也有"反应" "大部分都有不良反应,这意味着,即使药品出厂时经过严格检测,审批.检验也合格,并按照正常使用量用在了适用的人群身上,也有可能出现不良反应."省药监局不良反应检测中心主任杨志信介绍,这是属于

为什么老年人易营养不良

为什么老年人易营养不良?老年人普遍很瘦,身体消弱,这是营养不良的表现,我们要了解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原因,这样才能更有效的帮助老年人摆脱营养不良的困扰,下面就跟大家说说为什么老年人易营养不良! 1.老年人不爱吃 老人味觉功能退化,经常没胃口,导致吃不下.吃不香.专家建议,老年人能量摄入量以每日1800-2000千卡为宜,吃得少就无法保证充足的营养.胃口不好的老人,要增加锌的摄取,多吃瘦肉.鱼.蛋.豆制品.核桃等.锌参与味觉素的合成,能增强味蕾机能.味蕾对汤类食物比对固体食物敏感,可适当喝些菜汤,多吃

中成药也有不良反应 用好六味地黄丸讲究多

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13年)>.让很多人惊讶的是,六味地黄丸.双黄连合剂.鼻炎康片等一些常用药都在"谨慎用药"的名单中出现.专家表示,许多市民认为中成药没有不良反应是个误区. 使用不当当心不良反应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杜金行表示,有的厂家经常在宣传中吹嘘:某某药是纯中药制剂.纯绿色药品.不会对人体产生有害反应等,其实他们是在虚假宣传,隐瞒不良反应,让市民认为中药只有好处没有害处.很多人说用中药调理一下,一吃三个月或者是半年,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