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大学校园后,学习任务也没有高中时候那么紧张,所以,很多大学生感觉自己似乎整日无所事事一样,不是逛街就是泡在网络上,心理十分的空虚无聊。这样的状态对于心理健康是很不利的,大学生心理空虚应该怎么办呢?
治标先治本——首先,寻找人生的目标。
空虚的本质在于无意义感。从哲学的角度看,一个人的生命与生活是否有意义,主要是指其生活是否有一定的目的——当一个人有了目标和奋斗方向时, 人生才是美好的,而一切促成人生目标实现的努力也就有意义。
其次,调整过高的自我期望。
例如,“每天要记100个单词”“我要自学另外两门专业的课程”,这些不切实际目标或许能激励你一两天,却对长期坚持没有益处,恰当的目标 应该订在比自己原有基础稍高一点的位置,所谓“跳一跳,摘果子”。同时,既要有长期的目标,也需要有短期的计划,注意在生活中经常安排一些具体的、短期的 事情去做,让自己迅速地行动起来(不要去等待合适的时机,每个现在都是最好的时机)。
第三,在挑战中寻找活力,在创造中感受充实。
人在面临挑战和危机的时候,是最容易激发活力的。人生的意义感来在自于在创造中发现自己的价值、实现自己的价值。如何跳出来?必须锻炼自己敏锐 感受危机的能力,自觉地给自己一些挑战性的任务。例如,死记硬背书本没有意思,可以尝试写一篇论文,在创造中学习;每天闲逛没有意思,可以主动参加一次社 会调查,在行动中磨练。
其实,大学生活虽然比较自由,但是并不是让人变得空虚的一个地方。大学校园也有很多事情值得大学生们去做,比如参加社团、去图书室等,只要你愿意,完全可以让自己变得充实起来。
推荐阅读:解析大学校园“心灵同居”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