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陪读 既苦家长又害孩子

  家长应不应该陪读?在中国,陪读的现象可以说是非常多的,很多家长都认为这就是为了更好的照顾孩子,但是心理健康专家要告诉家长们,陪读其实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并不是都会带来正面作用。

  家庭教育

  出现“异化”

  “陪读现象的出现,说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出现了矛盾。”王想龙认为,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失的一部分,然而,面对升学考试、不良竞争等压力,许多家长失去了家庭教育的“定力”,觉得“陪读”或许是一种比较“积极稳妥”,甚至是“保险”的选择。

  “殊不知,家长一旦选择陪读,就体现了对学校教育的过度参与和干涉,削弱了学校教育的‘本体’功能,同时又淡化了家庭教育在指导孩子基本生活技能、培养社会角色、规范道德情操等方面的功能。陪读,让家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异化’”。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家庭教育研究所郁琴芳老师的观点是“做个‘懒’家长,坚持不陪读”。“家长过度陪读,既苦了自己,更害了孩子。”郁琴芳说,“虽然确实有部分孩子可能会因家长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坚持不懈的督促,成绩有所上升,但同样会有孩子无形中承受家长陪读带来的压力,没有个人空间反而滋生厌学情绪。”

  建议

  还孩子学习主动权

  “孩子一旦放手就不行,这是家长们普遍的思维方式。”郁琴芳分析,从有人陪伴支持,到自己独立面对枯燥而长久的学习任务,对大部分孩子来说都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对这个时期,很多家长应该首先学会适应,正确对待孩子独立学习的成绩波动,更不要表现得比孩子还焦虑。

  对于那些陷入“陪读”深渊的家长们,郁老师的建议是,在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同时,不时地给孩子打打“预防针”,告诉孩子父母迟早是要退出的,孩子会慢慢接受。

  对于高学段家长的“陪读”,王想龙的建议是:“一定要及时地在孩子面前亮明‘陪读观’。”即变简单的“生活陪读”为“学习陪读”,变单向的“监督陪读”为多向的“信念陪读”,变盲目的“攀比陪读”为有意识的“责任陪读”,变消极的“盲从陪读”为积极的“协调陪读”,引导孩子合理地处理好自己所面对的学习与生活压力。

  每一个家长望子成龙,这是正常的一个心愿,但是对于孩子的教育,以及在她成长过程当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比如过度陪读的现象,这种行为对孩子对家长来讲都是痛苦的。

推荐阅读:学习障碍的家庭因素有哪些

2024-08-15 06:23:26

Related Articles

家长必知:孩子为什么说谎?

家长必知:孩子为什么说谎?
为什么孩子会说谎?家长们对孩子说谎的现象,都会非常的愤怒,在他们看来小小的年纪应该是最纯洁善良的,怎么会有说谎的行为呢?其实想要了解孩子为什么会说谎?家长们需要从各种细节去观察. 有些家长常以打.骂等惩罚手段来对待孩子的错误.一个孩子打破了一个花瓶,妈妈回家后,就原原本本地把事情的经过告诉妈妈,可妈妈一听珍爱的花瓶被打破了,很恼火,把孩子狠狠地训斥了一通.从此,孩子遇到类似的情况.为了逃避惩罚,就采取说谎来保护自己.想让孩子避免说谎,父母不但要听得进孩子令人高心的真心话,也听得进令人伤心的真心话

家长不能纵容孩子的一些坏习惯

家长都认为孩子还小,能懂什么,就不会对孩子要求太高,孩子的坏脾气也都照单全收.这些坏习惯可能很小,很容易被爸爸妈妈忽视,就算父母发现了,也常常会觉得孩子还小而总是迁就他们.从儿童心理来讲,孩子的坏习惯一旦养成,可就很难修改了,如果爸爸妈妈不帮他们改正,这些坏习惯有可能伴随孩子一生.所以作为家长的我们要警惕孩子有哪些坏毛病,即使纠正过来. 坏习惯一:不好好听你说话 小孩子都是没有耐心的,不管是自己说话还是听别人说话.他们想说话的时候,无论爸爸妈妈在做什么事情他们总会毫不犹豫地打断.这样的孩子长大以

家长怎么预防孩子患上强迫症

家长怎么预防孩子患上强迫症?家长当然是希望孩子在学习上有一个更好的成绩,所以一般在生活当中都尽可能的督促孩子去学习,可实际上如果方法不正确的话,甚至是容易让自己患上强迫症. 下班回家马上看孩子是不是坐在桌子旁写作业,孩子一看电视就催促他快去做功课,这是眼下一些家长关注孩子学习的真实写照.专家说,父母督促孩子学习是必要的,但千万别患上"强迫症". 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教授王丽敏举例说,用"强迫症"来描述目前有些家长督促孩子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一点不为过.有些家长一下班

家长怎样发现孩子的心理压力

孩子本身是没有负担的,并且整天开开心心的.可是很多家长总是以自己的教育方式来要求孩子,甚至会将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放在孩子的身上,时间长了,就会很容易出现一些不良的心理问题,所以一定要知道孩子的心理家里,那么家长怎样发现孩子的心理压力呢?下面就是主要的表现. 1.拒绝吃饭 专家提醒,家长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如果出现厌食现象,可能是孩子的情绪出了问题,家长应认真对待.如果对此忽视,就有可能发展成饮食节律紊乱.作为父母,此时千万不要强迫孩子吃饭,而是应该经常改变饭菜的种类,鼓励孩子帮你做饭,帮你准备他爱吃

家长请给孩子的爱松绑

家长请给孩子的爱松绑
相信世上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受到最好的呵护,能感知到最深的父母的爱.所以有的父母生怕孩子受委屈,总是给与一些能让其成才的机会,各种学习机会压的孩子是喘不过气来,这对于孩子的成长究竟是好是坏呢?其实从是否利于儿童心理成长的角度来说,父母应谨慎给孩子那所谓的爱,其实你该给孩子松松绑了,具体怎样让孩子感受到轻松请看专家的报道. 家长请给孩子的爱松绑 家长们用尽心思地安排,不外乎是想让子女过上超过自己水平的日子.为此,有些家长不惜委屈自己,把所有的时间.金钱都花在了孩子的成长投入

家长应该给予孩子什么

家,是一个最温暖的名词.每个人从出生到成长都离不开家庭,那么,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都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家长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孩子长大以后的心理健康问题,下面就来看看家长应该给予孩子什么? 家长带给孩子关爱与温暖,孩子自然也会懂得如何关爱周围的人.家长要尽量使家庭处于一个和谐的状态下,注重自身的形象问题,避免家暴.父母对孩子过于强势.避免夫妻双方不和等现象的发生."这些都是容易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时常长了,孩子就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他们幼小的心理中就容易产生心理扭曲. 作为孩子的父母

家长吵架对孩子有很大的伤害

研究表明父母的日常行为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很大影响,而这一点有些父母并没有意识到.很多家长在吵架时并不避着孩子,总是当着孩子的面.有的家长甚至觉得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可以适当让孩子出来劝下架,这是大错特错的,家长吵架对孩子伤害很大. 婴儿期 婴儿出生第一天就有听觉反应,婴儿对听觉的感受有抚慰.警觉.痛苦.婴儿如听到父母强烈的吵闹声,他的感觉是痛苦,身体会变得僵硬,收缩神经,封闭起来自我保护.婴儿期如果经常受到痛苦感受的刺激,势必影响婴儿听知觉.视知觉发育,严重的将来会出现感觉统合失调. 幼儿期 孩子

家长怎样给孩子一个健康的心理

家长朋友们,总是感觉给孩子买最好的吃的,最好的穿的.给孩子提供最好的外在条件,认为这些就是对孩子好.这些观点其是不正确,我们可以理解家长对孩子的心,可是真正对孩子好的是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那么,家长怎样给孩子一个健康的心理呢? 一.生存能力及其重要 面对困境不同的人对问题的看法就会有不同的看法,其实才能不是天生的,得益于其父的后天的教育.目前西方国家,包括东亚的日本,十分重视孩子的生存教育,从孩子懂事起,就教育他们如何学会生存和自立,跌到了自己爬起来,自己学会吃饭,整理自己的东西,并知道什么情况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学习舞蹈

不少家长在生了女儿之后,为了让女儿往气质类型的方向发展,所以在幼年时期,都会让自己的女儿学习舞蹈,而作为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学习舞蹈也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那么作为家长,应该要如何帮助孩子学习舞蹈? 舞蹈是一种以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基本质特征是手舞足蹈地表现人的情感,它的基本要素是动作的姿态.节奏和表情,由所构成凝聚在律动之中的空间流动的美.家长指导孩子学习舞蹈,参加舞蹈活动,主要是通过舞蹈的创作.训练和表演,对儿童进行德.智.体.美的教育,开发他们自身的潜在能力,对我童性格.气质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