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漫画验茶发现有炎症。
图为中新社浙江分社在“茶水发炎”调查中,用茶水代替尿液化验后的单据。
“茶水发炎”事件缘于专家一句戏言
民营公立医院都验出茶水里有炎症
调查记者感慨调查本身就是一种悲哀
口述/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 记者 张慧慧 柴燕菲 文/本报记者 徐英
茶水会发炎吗?一句从专家嘴里的戏言却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了印证。
3月19日,中国新闻社刊发新闻,《茶水当作尿液样本送检,医院竟化验出了炎症》:中新社浙江分社的记者乔装成患者,将事先准备好的茶水送到杭州10家医院检测,结果有6家医院检测出茶水有炎症。
对于此事,评论随之而来:有拍手称快大骂医院缺乏医德的;也有说记者给原本就紧张的医患关系火上浇油;还有认为记者调查方式有问题,怀有恶意的。
面对这些质疑,中新社浙江分社记者张慧慧、柴燕菲坦言,也许这次调查的方式值得商榷,但采用这样的方法去反映行业的问题本身也是一种悲哀。人们应该关注的是由此折射的行业问题。
专家戏言引发“茶水当尿验” 调查
为什么会有拿一杯茶水到各大医院去化验的想法?选题最初是因为业内一位专家的一句戏言。
每年的“3·15”,我们中新社浙江分社都会做一些策划,今年也不例外。从2月份,我们就开始策划该做些什么,民生话题始终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我们把大方向定在医疗、房产、汽车行业。但是怎么做出新意,的确费脑筋,于是,我们向各个行业的专家请教,希望从他们提供的信息里获得新的角度。
2月底的一个下午,我们四五个记者去拜访一位医学专家。这位专家比我想象的健谈,他跟我们聊了很多,包括医患关系、医疗价格黑幕什么的。这里面当然也就涉及了民营医院。大家都知道,浙江是一个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专家给我们提醒说,现在媒体关注的已有新闻都是一些表面的,甚至是事后的,放“马后炮”。他建议,你们应该报道一般人不知道的事实真相。这时他开了句:“就是拿一杯茶水也能验出问题来”。“茶水怎么可能化验出问题来?”同去的几个人听到后,都觉得不相信。从专家那里出来,我们在路上还互相问相不相信。
第二天上午,报社的人难得的齐,大家又开始探讨,这次的“3·15”医疗行业的新闻应该从哪个角度入手:医患关系还是医疗价格。这时我们不约而同提到了昨天医学专家讲的“拿杯茶水都能化验出问题来”。这话一说,在场的人都冒出了一句,“不可能吧”!这句话的真实性到底有多少?我们也怀疑。但如果是一般人说出来的,我们可能也就当作玩笑了,但是这是从业内权威人士嘴里说出来的,他掌握的信息肯定都是比较内幕的,尽管当时他可能只是一句玩笑话。
“要不我们就从这个角度做一个调查?”结果这个想法大家都同意了:这个角度挺新的。
和电视台联手暗访
确定选题之后,大家就说找几家民营医院吧,当时专家是针对民营医院的问题说的。我们商量了一下,觉得就找几家民营医院好了。最后确定了找四家,都是我们随机选择的,根本没有考虑投诉什么的,就是谁知道哪里有民营医院,就报了出来。
平面媒体采访时,证明真实性的主要手段是录音,但展现到文字上时,读者也无法确定真实性,我们送到各家医院化验的,到底是茶水还是别的液体?这肯定会削弱新闻的真实性;另一方面,就是法律问题。于是,我们想到拿镜头来记录调查的全过程,展现事实,也减少了不必要的麻烦。就这样,我们和之前就有过合作的浙江电视台钱江都市频道《新闻007》栏目联手了。
龙井茶5分钟被验出有炎症
3月1日,正式开始调查。去之前,我用今年产的浙江龙井泡好茶水,浙江电视台钱江频道《新闻007》记者带上专业拍摄设备就出发了。我的第一个目的地是杭州萧山区的萧山钱江医院。就像平常看病一样,挂了泌尿科。值班的是蔡医生,接诊后,我告诉他,肚子有些不舒服,便指了指自己的腹部。“先去做个‘尿常规’”,就是化验小便。
到厕所后,我把茶水倒进了盛放尿液样本的量杯,送进了化验室。不到5分钟,结果出来了。当班的蔡医生看了一眼化验单,“有炎症,可能是,必须先配点药回去吃,不好的话马上再来。”化验单上显示,包括胆红素在内有三个指标超标。蔡医生开了三盒消炎药。包括药费和检查费,一共花去了200多元。
随后,我去了位于萧山区的另外一家医院,萧山华东医院。化验员拿到我们的茶水样本后,把它送进了检验机,几分钟后,报告单出来了,结果和钱江医院有所不同,这次只有一个指标有问题,就是胆红素“一个+”。值班医生说胆红素“一个+”问题不大,不像白细胞,有白细胞可就问题大了,我就问,可不可以不配药,这位医生没有回答,只是说最好做进一步检查。
一天下来,我们跑了四家医院,同样的茶水,化验出了两种结果:两家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另外两家化验出了问题,他们在茶水里验出了红细胞和白细胞。并诊断有炎症,医生还都开了药。我们不是专业人士,但茶水里怎么会有红细胞、白细胞?为了客观、公正,我们决定找一家权威医院验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