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创新药刺激全球各级制药企业联动

  之所以要把该项目放在中国实施首次人体临床研究,是因为长期以来,进口药物的研发思路都是以欧美人种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临床评价及治疗指标与我国糖尿病患者病情有别,葡萄糖激酶激活剂将结合中国糖尿病人的特点开发,是一次全新的机会。

  一个机制新颖原始创新的全新化合物,将针对中国糖尿病患者的临床需求进行全球联合开发,力求中国成为首个上市国家,由此,中国对于“新药”的定义或将改变。

  针对中国病人特点

  2月15日,华医药-罗氏糖尿病创新药物葡萄糖激酶激活剂项目正式启动。“通过与跨国公司的项目合作,本土企业能更好地了解中国新药创新的需求,在创新药开发的思维上也是一次突破。”华医药公司总裁陈力在启动仪式上表示。

  业内认为,该创新药I期临床在中国启动,意义非同寻常。首先,目前全球市面上还没有GKA产品,这可能给华医药带来首创新药(first-in-class)的大好机会。其次,国际上创新药早期临床研究放在中国开展的并不多,跨国公司的试验项目大多是进入Ⅱ期研究阶段才将中国纳入开发计划。因此,该项目在试验方案设计、原始创新药审评等环节上,中国将担当领军角色。

  早在年初,华医药已与罗氏公司达成许可协议,购入罗氏第4代葡萄糖激酶激动剂(GKA)治疗2型糖尿病项目的全球开发权。陈力称,这是华医药的首次尝试,也是第一笔引入式产品全球授权(in-licensing)的交易,预计不久还将展开更多的类似交易。

  事实上,罗氏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就着手开发GKA,并通过临床试验证明了上一代GKA化合物用于糖尿病患者的降糖疗效。华医药目前购入的是新一代GKA候选药物,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都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罗氏中国研发中心已完成该药所有临床前研究和生产工艺研发,华医药将完成其制剂工艺,进行中国临床申报。据了解,华医药许多骨干当年也参加了第4代GKA的研究和临床前开发。

  据陈力介绍,之所以要把该项目放在中国实施首次人体临床研究,是因为长期以来,进口药物的研发思路都是以欧美人种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临床评价及治疗指标与我国糖尿病患者病情有别,GKA将结合中国糖尿病人的特点开发,是一次全新的机会。

  目前国内治疗糖尿病的口服药物种类以胰岛素增泌剂和增敏剂为主,其药效有局限性并且有较明显的副作用。我国有庞大的高血糖病人和非肥胖型糖尿病患者,尚缺乏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

  GKA是一种新型小分子葡萄糖激酶激活剂,葡萄糖激酶在调节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增加这种酶的活性,GKA可能有助于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不过,该研究领域的竞争也相当激烈,已有一些欧美企业走在了华医药的前面。但鉴于华医药为此产品的临床定位,中国在临床试验患者招募方面具有优势,包括患者人数多,未接受过治疗的患者多,而且患者群体多集中于大型医院周边,因此华医药能够更快地推进GKA研发项目。据报道,目前中国拥有大约9200万名糖尿病患者,而美国有2500万。

  Ⅰ期以安全性为首要考虑

  “我们计划在5月或6月向SFDA提交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希望能在年底之前在中国启动Ⅰ期试验。”陈力说。

  然而,作为全球首创的全新化合物,该项目要在中国实施首次人体试验,对于创新药开发经验不多的中国来说,必将遇到种种困难和挑战。“在受试者身上的安全性是我们首要考虑的。”负责药品安全和法规事务的华医药副总裁王英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末上市的降糖新药陆陆续续发生心血管意外,开发安全型降糖药成为国际医药工业界的当务之急。

  近年美国FDA公布的新指南涉及到研制新型降血糖药物必须加做药物对心血管系统潜在风险的评估试验,新法规对降糖药物的研制工作产生重大影响。据王英介绍,目前华医药已与国内药品安全审评专家进行过数次非正式沟通,希望在药品审评中心的Pre-INDMeeting召开之前,让审评机构早期介入、更早了解华医药的研发思路,为实施中国首发临床研究打好基础。

  “对于首次人体试验,该药的安全性我们有较大的把握。从药物分子来看,该药以临床转化医学研究为基础,经过4代优化选择,具有安全、有效性高等优良特点。”王英说。

  泰格医药公司副总裁陈文认为,该药的临床前研究数据完成得不错,但关键要看进入临床上人体的效果,“我们更关注大规模Ⅱ、Ⅲ期试验所显现的效果是否具有更优的临床价值。”陈文说。

  此外,为保证Ⅰ期临床试验的顺利实施,华医药计划邀请中国糖尿病研究医疗专家加入华医药顾问团。而所有与该药进入试验前的临床制剂小试、中试则交给药明康德完成。据陈力介绍,预计临床前和Ⅰ期临床将投入400万美元,将在2014或2015年之前完成该化合物的Ⅱ期药效验证试验。

  据了解,罗氏已授予华医药GKA项目的独家开发、生产和全球经销权以及再授权权利。作为回报,罗氏获得了一笔预付款(未透露具体数额),并且一旦该化合物成功上市,罗氏还将获得里程碑和专利费付款。

  罗氏药品合作及商务拓展全球总负责人JosephMcCracken博士表示,罗氏将继续加强与像华医药一样的创新型企业合作,解决中国重大疾病领域的医疗需求。(作者:毛冬蕾)

2024-08-30 16:48:32

Related Articles

重啤事件或引发制药企业"第三方稽查"上位

"如果重庆啤酒在投资过程中引入临床试验第三方稽查,就不会出现目前的问题了.第三方稽查会在临床试验早期帮助重庆啤酒评估和管理新药投资风险."昨日,有医药业内人士表示. "第三方稽查"--重庆啤酒事件从去年发酵至今,这个概念还是第一次浮出."'第三方稽查'相当于建筑工程中'监理'的角色,目前还没有进入国家规定程序.其业务主要是帮助申办方获取真实全面的临床试验数据,同时评估和管理新药投资风险."上述医药业内人士说. 据悉,"第三方稽查&quo

四川一家制药企业违规生产被罚630万元

今年4月,国家药监局和四川省药监局在对四川蜀中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蜀中制药)的现场检查中发现,该公司在中药生产过程中存在违反GMP相关规定的情况,省药监局要求该企业中药生产线立即停产整改.近日,省药监局公布了对蜀中制药的处罚决定,该公司被处以罚没款630万元. 处罚决定显示,蜀中制药未严格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组织生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做出警告.责令整改的处罚. 该公司未按国家局批准的生产工艺生产复方黄连素片.川贝枇杷糖浆,如缩短川贝渗漉时间,使

今后5年全球有130多个专利药物到期

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我国任何一家制药企业还不可能只生产专利药,仍然需要以仿制药作支撑.而仿制药的生产,不应简单地停留在模仿标准上,而是应将重点放在模仿疗效和安全性上,即在生产过程中,提高工艺技术,着力在新剂型.新工艺.新复方的开发上下功夫. 同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仿制只能作为带动我国医药工业发展的权宜之计,不能因此停滞自己的创新步伐,否则只会永远落后! "这不仅重燃国内药企对仿制药的热情,同时也吸引了一些跨国药企的关注."谈到今后5年,全球将有130多个专利药物陆续专利到期的情况时,中国

专利药最优路径遍荆棘 跨国药企火线转向仿制药

"实验室的一路过关斩将,进入临床,最终上市并获得巨大成功--这对每个制药公司来说,都是一条最优路径,但我们心里都清楚,这已经越来越难,甚至,不太可能了."某知名跨国药企研发总监就此话题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 "在研发方向转换的同时,一些公司战略上的大转型也势在必行,比如,转向曾经不屑于从事的仿制药(非专利药)市场."他告诉记者. 专利药到期高峰 全球专利药物到期已经完全进入了高峰期--未来5年内,专利到期的药物全球销售额高达2550亿美元,覆盖

复方丹参滴丸启动全球Ⅲ期临床研究

复方丹参滴丸启动全球Ⅲ期临床研究
这标志着天士力复方丹参滴丸继2010年成为我国首例完成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FDA)Ⅱ期临床试验的中成药后,已经进入全球Ⅲ期临床研究的启动准备阶段.历经坎坷的我国中药国际化之路再次迈出关键一步. 天士力北美药业是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现代中药上市企业,明星产品复方丹参滴丸连续九年取得国内中药单产品销量冠军. 记者从签约仪式上了解到,天士力复方丹参滴丸全球Ⅲ期临床研究,将充分借助总部位于爱尔兰的爱科恩临床研究有限公司和总部位于美国的精鼎医药

风投对新药早期的介入稀缺 退出机制成最大障碍

"对于绝大部分中国企业而言,必须主动探寻适合自身情况的路径,"仿制药-改良新药-新药"不失为一种好的能够保证可持续发展的方式." "作为大型企业来说,国家提出的研发投入要求我们是能够做到的."某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大型国企研发总裁日前向<医药经济报>记者表示. 在近期出台的<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重点骨干企业研发投入达到销售收入的5%以上,创新能力明显提高.&qu

罗氏全球召回治癌药希罗达

生产程序被指有问题 召回涉及多个批次 我国港澳地区受影响 全球十大制药企业之一罗氏制药的治癌药物希罗达(卡培他滨片)昨天启动全球召回,原因是主要成分卡培他滨可能采用了未经认可的程序进行生产,产品的质量不能得到保证. 在全球被回收的希罗达涉及多个批次,到期日期分别为2012年9月30日.2013年5月31日.2013年7月31日.2013年8月31日. 怀疑生产程序出问题的成分是在美国厂房生产的. 香港卫生署称,其中一个批次有35盒供应至香港私家医院.私家医生及药房,另有162盒出口到澳门. 香港

制造药品合同市场将全球大幅度增长

近日,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公布的研究数据表明,预计未来3年内药品合同制造市场(CMO)将大幅增长,全球制造市场预计会增至2014年的约337亿美元.而未来两年内,随着制药公司面临重要的专利失效和越来越低的药品批准率,公司成本压力会越来越大. 据报道,阿斯利康计划在2018年前将其所有的原料药生产外包,其中中国会占到很大的一部分,其他制药公司亦很可能会效仿. 尽管印度在这方面具有很大优势,在化学药和原料药生产水平上领先于中国.但中国有着价格更低的原材料以及超过5000处通过GMP认证的设施.此外,还拥

中国已成益普生全球第二大市场 发掘新增长动力

Marc de Garidel(益普生集团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我非常高兴有机会来到中国,亲身感受益普生在中国市场的运营现状,并且和我们的总裁及管理人员相互探讨,以便寻找出更加适合中国市场的发展方式.益普生进入中国市场已经有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到2012年我们将要庆祝益普生在中国成立20周年的纪念日.在这20年中,益普生在中国市场运行得非常成功.目前,中国市场是益普生在全球范围内,继法国之后第二大市场.我此行的目的,就是希望与中国的管理人员一起共同维持中国排名第二的地位,我也热切地期盼,中国市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