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清水河沦为“龙须沟”,让庐江县同大镇无数居民痛心疾首。2月20日,本报“源头探访”栏目报道了清水河严重污染的现状,一个疑问盘旋在我们心头:清水河能不能再现清波?同大镇相关部门日前表示,为了有效治理清水河,该镇今年再次申报总投资达8209.86万元的污水处理厂项目。在这一缕曙光背后,诸多现象却令人深思:污水处理厂项目,同大镇已连续申报3年;同大镇今年财政收入预计达到4500万元,但和污水处理厂的巨额投入相比,这一数字显得有些苍白。
偷排污水企业被叫停
过去的两天,流向清水河的污水暂时停住了脚步,对饱经沧桑的清水河算是一种宽慰。
2月21日下午,记者一行来到同大镇。站在清水河旁,眼前还是那条河,河畔还是那间突兀的塑料袋厂。唯一不同的是,前些天还机器轰鸣的工厂,此刻已安静下来,浓白的污水没有再从工厂内流出。问了问周边居民,没人能够解释塑料袋厂的“异状”。记者来到同大镇政府。“你们来得不凑巧,分管副镇长和具体办事人员下午刚刚去处理企业排污的事情了。”从一名工作人员口中记者了解到,同大镇经济发展办具体负责环保工作,下午联合工商等部门,正在对辖区内企业的排污情况进行突击检查。几番辗转,记者联系上经济发展办主任李茂林。“清水河的确存在污染问题,和企业排污有一定关系。在检查中我们发现,不少排污企业都没有达到排污标准。”李茂林说。一家羽毛球厂因排污问题,已当场被叫停。而那家直接向清水河排污的塑料袋厂,也被列入了叫停名单。
令人意外的是,同大镇上一家企业随后主动联系上记者,表示支持主管部门严管企业排污,借此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并欢迎社会各界对企业进行监督。“咱们合肥的本土企业,不能光顾着赚钱,更要牢牢记住自己的社会责任。”该企业负责人的话,说出了部分企业的良知。
污染“源头”出在观念
在第一时间进行突击检查,并对违规排污企业进行严惩,让我们看到了同大镇主管部门的态度和观念。但谈及清水河污染的源头,同样是“观念”这两个字。“那些没有污水处理能力的企业,不排放污水又能怎么办,不可能让他们关门吧。”以前正是这个态度,让清水河慢慢走向死亡。
“清水河是小南河的一段,被污染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里面包含着很多历史原因。”谈及清水河的现状,同大镇政府党政办主任朱方政道出了心里话。20世纪90年代,招商引资的大潮席卷全国,同大镇上的企业也是在那个时候多了起来。“和如今招商引资观念不同,那个时候是千方百计引进企业,对企业好坏并没有太多要求。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沿海地区污染严重的企业,那时候在内地很多人看来都是宝。”朱方政说,如今清水河的污染,很大程度上是吃了旧观念的亏。“哪怕企业没有能力处理污水,也是政府招商引资过来的,不能说关门就关门。有句话叫"开门迎客、关门打狗",乡镇要发展不会愿意扣上这个大帽子。”通俗易懂的一句话,道出了乡镇和问题企业曾经的关系。
但愿污水厂此次顺产
兼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由政府出资建污水处理厂,对同大镇而言,不失为一个折中的办法。只不过,新建一个污水处理厂绝非那么简单。同大镇自2010年申报污水处理厂项目,连续多年仍未得到批复,已成了小镇的一块心病。
“镇域污水处理工程是我镇"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工程,该项目符合国家相关产业,能从根本上解决同大汽配产业园区及台湾农民创业园区污水处理问题,有利小南河流域生态环境,从而保护人们群众健康,同时有利巢湖水环境保护。该工程总投资8209.86万元,其中,除去向上争取财政资金扶持外,不足部分由台湾农民创业园和同大镇政府承诺配套到位。”这是同大镇今年上报的承诺书,日期为2012年2月10日,同样的材料这已是第三次上报。“这几年每年开人代会,镇上人大代表都会提到污水处理厂,但每次都没有获得批复。”朱方政说,借助并入合肥市的新机遇,同大镇再次申报污水处理厂项目,希望能够尽早获批。
关于清水河的整治,同大镇还有很多细化的想法。据朱方政介绍,考虑清水河是一条死河,镇上还计划过从其他河流引水,在汛期对清水河进行换水。此外,还要对河道进行包括清淤在内的综合整治等等。但是,在企业排污问题得不到解决之前,关于清水河的所有设想,都只是纸上谈兵。
清水河触动小镇神经
新建一个与发展相匹配的污水处理厂,所耗费的资金为8209.86万元,而同大镇2010年财政收入堪堪2000万元,今年预计将达到4500万元。这组数据对比触动了同大人的神经,深刻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8000多万新建污水处理厂,要是让同大镇独立出资,就是几年不吃不喝都拿不出。看着同大镇这些年的发展,我们政府部门却感到从未有过的无奈。”盼着早日拉开环境治理的大幕,同大人也在痛定思痛,谋划着新的发展之路。据李茂林介绍,未来的同大镇将打造成为合肥市几大汽配创业园之一,踏上新的道路以后,同大镇有了很多变化。“现在镇上招商引资,先要把项目录入全市的项目库,经过审批后才将企业引进同大。在企业的选择上,不是以往单纯的"招商",更多的是"选商",污染重的企业不会再进到同大。还有,像新引进的企业,必须通过环评才能投产等等。”细数同大镇的变化,李茂林发出一声感慨,尽管眼下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解决,但同大人依然对同大的未来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