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皮肤科Jacqueline M. Junkins-Hopkins 医生等,对注射填充相关并发症进行了讨论。
胶原蛋白、透明质酸和聚丙烯酰胺等,具有亲水性,可用于增加组织容积。透明质酸和聚丙烯酰胺凝胶,与周围组织作用形成血管纤维网。填充材料被吸收后,血管纤维组织可继续起到容积填充作用。填充的聚-L-乳酸和羟基磷灰石钙微粒,可在数月到数年内消失。微粒与宿主的反应程度,与微粒大小、形状和表面形态等有关。较大微粒填充后不容易移位,而较尖锐颗粒易诱导成纤维反应。透明质酸有一定抗凝血作用,注射后容易出现淤简述注射填充相关并发症血等并发症。
疼痛和淤血,是注射技术相关的常见并发症。新手注射,更容易出现局部肿块、结节、校正过度和移位等并发症。填充位置过表浅,注射部位可呈蓝色或可见蚓状突起。此外,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还包括:过敏、异物肉芽肿、疱疹病毒感染被激活、感染、神经麻痹和血管相关并发症等。局部坏死和血栓致盲是较为严重的并发症,由填充材料压迫、进入或堵塞血管所致。术前评估可有效减低注射填充并发症的风险。仔细询问患者近期有无阿司匹林、华法林、人参、维生素E或中药抗凝药物等用药史。有单纯疱疹病史者,应预防性抗病毒治疗。注射前要充分了解填充材料的特性,准确预测填充材料的膨胀容积,避免局部过度膨胀,导致血管受压。
常见并发症的矫治:
①过度填充。少量多次注射,可避免过度矫正。用刀片刺破皮肤,挤压出过度填充的材料。透明质酸过度填充者,可酌情注射透明质酸酶。局部按摩,也有一定作用。
②血管相关并发症。熟悉面部解剖,是预防血管相关并发症的关键。眉间侧支循环较差,容易出现坏死等并发症。注射前抽吸注射器活塞,确保未刺入血管。小剂量、较浅注射,可减少注射风险。填充剂引起的动脉血栓,常表现为严重的疼痛。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抽吸,按摩,应用2%硝酸甘油糊剂,注射透明质酸酶及热敷等。静脉栓塞并发症出现较晚。若钝痛和局部淡蓝色,持续2周以上,则有静脉栓塞的可能。鼻唇沟注射透明质酸后,引起水肿压迫面动脉,可导致鼻翼坏死。
③结节。填充2周内出现的结节,多由注射不当引起。若疼痛或搏动感明显,多为炎症性结节。注射2周后的结节,常为免疫反应或感染性肉芽肿。刺激性较强的填充材料,如聚-L-乳酸和羟基磷灰石钙等,容易诱发迟发性结节。通过局部按摩,盐水稀释注射材料及皮内注射皮质类固醇等改善。皮质类固醇注射早期,可改善炎症结节的症状,但最终将促进细菌的生长。生物被膜引起的炎症性结节需联合多种抗生素、长疗程治疗。感染早期建议连用克拉霉素或米诺环素6周。抗生素治疗后,需取出生物被摸,以避免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