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一些男主外女内的传统观念。大家往往看到小孩跟妈妈的频率要比爸爸要多。虽然依据传统观念看来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而且孩子跟妈妈也比跟爸爸感到有温馨感。但是现在科学实验证明,小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不仅只需要妈妈的陪伴,同时更需要爸爸身上蕴含的特性和个性,以达到更好的教育和成长。
1.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德国心理分析师发现,很多吸毒孩子都缺乏父爱,父亲在他们童年成长过程中是消失或者很少出现的。父亲在家庭中多扮演着“责任承担者”的角色,一旦孩子与父亲的接触过少,家里没有父亲做“负责任”的榜样,孩子果断、有节制、勇于担责并解决问题的个性就很难得到发展,导致遇事逃避等消极行为。
2.情绪稳定、更独立。
研究发现,爸爸带大的孩子除了更愿承担责任、更有主见,心态也更宽容和开放,思维方式更加理性而有逻辑,独立性也优于妈妈带大的孩子,而这一切都是未来职业成功、追求自己理想生活的必要条件。这是因为,多数男性带孩子采取的是“放养模式”,孩子吃东西弄得满身都是,爸爸也不会因此呵斥他;孩子想去尝试荡秋千,爸爸多数会鼓励,而不像妈妈会因为安全问题“碎碎念”。爸爸的宽容给了孩子“去做吧,一切有老爸在,你值得尝试全世界”的暗示,让孩子的“主见”受到了肯定。
3.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儿童心理咨询中,不少来访的孩子性格孤僻、柔弱、与同学人际关系不好,大多数与爸爸长期不参与家庭教育有关。他们的爸爸有的在外地工作,有的离异之后很少来看孩子,还有的位高权重、每天早出晚归,一周都见不到一面。而妈妈在抚养孩子时多呈现温柔、关怀、细致的一面,孩子在成长中,无法从爸爸那里获得粗放、进取、外向的特质,与同学、朋友相处就自然显得内敛、柔弱。
科学在进步,我们教育小孩的观念也时刻涿波附流。所以爸爸陪伴小孩不再属于一种让旁人认为的笑柄,因为小孩的脑部发育了也会随岁月的增递而有了更深一层的意识,所以多与家庭关系的人相处,对生长只有益没有弊。
推荐阅读:如何当个模范准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