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们,这个寒冬你进补了么?也许你还在后悔木有开始哦,最好的时机来啦。俗话说:三九补一冬呢,小寒进补效果最明显哦。这时候的冬季饮食一定要非常注意哦,以温热食物是最好啦,可以防御寒冷空气对人体的侵袭哦。快随小编一起来看看这些健康饮食吧~
给大家一个小知识普及哦,每年1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285°时为第二十三个节气——小寒(slight cold),它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小寒的意思是天气已经很冷,中国大部分地区小寒和大寒期间一般都是最冷的时期,“小寒”一过,就进入“出门冰上走”的三九天了。
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最寒冷的节气也是阴邪最盛的时期,从饮食养生的角度讲,要特别注意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一些温热食物以补益身体,防御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虽然小寒时节是“进补”的最佳时期,但进补并非吃大量的滋补品就可以,一定要有的放矢。按照传统中医理论,滋补分为四类,即补气、补血、补阴、补阳。下面小编为您介绍几类适合小寒食用的食疗菜谱,和您一起度过一个最温暖的“三九天”。
一、小寒第一补——补气食疗方
中医治疗气虚证的方法,又称益气,属补法。气虚证常因饮食失调,年老体弱,久病所致,临床表现出脏腑功能衰退的证候。根据不同脏腑的气虚证临床表现的特点,可采用不同的补气法,如补肺气、补脾气、补心气、补肾气等,常用人参、党参、黄芪、白术、山药等药物进行调理;补气食品有牛肉、鸡肉、猪肉、糯米、大豆、白扁豆、大枣、鲫鱼、鲤鱼、鹌鹑、黄鳝、虾、蘑菇等,可经常交替选服。
二、小寒第二补——补血食疗方
中医治疗血虚症的方法,又称养血,属补法。血虚症是由于血不足而使脏腑组织失于濡养所表现出来的证候。补血能使脏腑组织得到血液的充分濡养,使脏腑组织的功能恢复正常。血虚证主要有心血虚症和肝血虚症,补血法有补心血和补肝血。此外,气虚、精亏、血瘀等也可导致血虚症的发生,所以补血还有补气生血、填精补血 、祛瘀生新等方法。常用熟地黄、当归、何首乌、阿胶等药物进行调理;红枣、桂圆、花生、红豆、红糖、白果、枸杞子、黑木耳、猪肝、乌鸡等都是很好的补血食物。
三、小寒第三补——补阴食疗方
补阴,中医治疗阴虚证的方法,又称滋阴、养阴、育阴、益阴。属补法。补阴法常用于治疗形体消瘦,口咽干燥,两目干涩,眩晕,耳鸣,干咳少痰,痰中带血,胃中灼热等。不同脏腑的阴虚证临床表现各有特点,其治法和用药也有差异。故补阴法有补心阴、补肺阴、补胃阴、补肝阴、补肾阴等。常用地黄、龟版、天冬、麦冬、百合、熟地、知母、山萸肉等药物为主组成方剂;滋阴类的食物有黑木耳、银耳、大白菜、梨、葡萄、桑椹、牛奶、鸡蛋黄、猪皮、鳖、乌贼鱼等。
四、小寒第四补——补阳食疗方
补阳是中医温煦脏腑组织,治疗阳虚证的方法,又称助阳,属补法。补阳法常用于治疗畏寒肢冷,神疲嗜睡,面色白,呕吐清水,下利清谷,筋脉拘弯,肢体关节冷痛,舌质淡,脉沉弱或迟等虚寒病证。常用药物有附子、肉桂、淫羊藿、巴戟天、仙茅、杜仲、锁阳、肉苁蓉、补骨脂等;补阳的食物有狗肉、羊肉、牛肉、鸡肉、鹿肉、虾、鸽、鹌鹑、海参等食物中富含蛋白质及脂肪,产热量多,御寒效果最好,另外韭菜、大蒜、洋葱、芥菜、香菜、生姜、葱等蔬菜也可以起到疏风胆寒、补充阳气的作用。
嘿嘿,小寒的饮食先介绍到这里啦,是不是收益颇丰呢?当然啦,除了饮食之外,多添加衣服和运动才可以应对寒冷的冬季,“小寒”一过,就进入“出门冰上走”的三九天了。希望广大朋友做好防寒工作,在寒冷的冬季把身体养的棒棒的,以最佳的精神状态来迎接美好的生活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