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国人吃东西比较讲究,其实在外国也有对吃很讲究的国家哦,比如说英国,尤其是英国美食也是我们这样的吃货不能不提的,英国美食虽好不过也有让我们匪夷所思的食物哦。
让人不敢恭维的英国饭
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七件事加起来就是两个字——吃、喝。中国人讲究吃,在全世界好像也是出了名的好吃、会吃。英国人吃什么?
从初中15岁开始学英文,一直到年过40岁生活中似乎总也离不开英语,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工作的关系,似乎与英国文化的距离越来越密切,但对英国人的饮食习惯这个问题却始终是“水中望月”、“雾里看花”的感觉。
印象是英国人很讲究。据说,英国女王1986年到中国访问,报纸上有报道说,英国人专门告诉中国方面女王的宴会上不要出现动物内脏等等。内情不知,但感觉是英国人吃饭好像很讲究。
但到了英国才发现,英国人吃饭很随便。单调、乏味不说,有人甚至说英国饭是世界上最难吃的,不是第一,也是第二——当年的美国总统小布什就有此等评价。
英国人的饮食本来就很简单,品种不多,味道至少对外国人而言也不怎么可口。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三明治、汉堡等快餐,外加一杯咖啡似乎成了英国上班族标准的午饭。
曾问过一个在英国留学多年的中国学生如何解决吃饭问题。对方回答说,很容易,自己动手。在英国,你可以吃到任何国家的饭菜,但是,唯独没有英国菜。
其实,英国人在饮食上引以为豪的是苏格兰的烤牛肉、熏鲑鱼以及约克郡的腌火腿与布丁,被称为“国菜”。而“哈吉斯”则是苏格兰的传统美食,“油炸鱼加土豆条”这种连中国北方内陆省份不大会吃鱼的家庭妇女都会做的菜,竟然成了一道很具英国特色的大众化快餐。
英国人甚至对自己的不会吃还很是骄傲。“油炸鱼加土豆条”是名小吃不说,如果有人要说三片面包夹上菜叶、肉片的三明治是美国或其他地方的发明,英国人多半会觉得你没学问,因为英国东南有一个小镇就叫“三明治”——英国人说,那是三明治的故乡。
中国大厨空降罗孚
2005年8月19日英国报纸和电视台都煞有介事地炒作了这样一条新闻:南京汽车集团收购英国罗孚公司以后,先遣团抵达伯明翰首先接管长桥工厂的餐厅。餐厅接管由先遣团专门带领的厨师队伍完成。享受了一个世纪的荣誉和骄傲的罗孚厂,当年4月倒闭本来就憋了一肚子恶气,新东家刚来就带了5名厨师接管他们的食堂,让他们顿生疑惑。
敏感的英国人首先想到的是,这可能是中国人准备把罗孚“搬”到中国的先兆,这是他们最担心的。已经造成近6000人失业的罗孚公司最关心并希望的是中国人买了罗孚之后,能为当地的就业做些贡献。
同样没有弄清情况的英国新闻媒体也多少有些“恶意炒作”,玩起了英语的文字游戏,把英文中的takeaway(有“外卖”和“搬走”之意)放在标题,用“chinese canteen nove stirs fears that roverison takeaway menu”做标题登了篇文章,说“中国人对罗孚餐厅下手,让人们担心罗孚正在成为中国人‘外卖菜单’上的一道菜”。
其实,对中国和英国人的南京汽车方面招厨师到罗孚的长桥工厂的不同反映,折射出中英饮食文化的差异。
吃,在中国人的字典中具有相当的分量,甚至上升到了国策的高度。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基本尺度之一就是要解决“温饱”问题;到1990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国人衣食无忧之后,人们提高了生活的标准。这时,人们把对生活的尺度又调高到“不但吃饱,而且吃好,吃出健康”的层次。
而英国人担心中国人不远万里让厨师飞过来是不打算在伯明翰打“持久战”,理由是他们认为,中国人用自己的厨师显然是不想适应英国的饭菜,吃几天自己的饭,以后好卷铺盖走人。
中国人的理解正好相反,为了把伯明翰的汽车生产当事业干下去,首先要解决吃饭的问题——关键是英国的饭确实让人不敢恭维。
“吃不惯英国菜南汽空降中国大厨到罗孚”,从《金融时报》对南汽厨师到罗孚一事新闻报道的标题上就不难看出,英国这家金融报纸倒是把准了中国人的脉。
在解释南汽厨师“空降伯明翰”时一名知情的英国人说:“他们(南京人)认为三明治不是真正的食品,他们也不喜欢那里的中餐厅。”
一位接近南汽的消息人士称,南汽希望外界不要误解了上述做法,此举也跟他们计划聘请多少英国本地员工无关。
总统对英国饭抱怨多多
其实,不但是南京来的汽车专家对英国的饭菜没有胃口,连法国总统希拉克也对英国饭抱怨多多。
2005年7月初,希拉克甚至在咖啡馆里当着德国总理施罗德和俄罗斯总统普京的面嘲笑戏弄英国人的饮食。希拉克在一家俄罗斯咖啡馆里与施罗德和普京聊天时说:“英国人对欧洲农业的唯一贡献就是疯牛”,并说“(这是)世界上除了芬兰饭以外最糟糕的食品,你怎么能相信饭烧得这么差的人”呢?
在施罗德和普京的一片笑声中,希拉克还提起前北约秘书长、布莱尔内阁的国防大臣罗伯逊请他吃过一种“令人胃口大伤”的东西(暗指苏格兰特产“哈吉斯”),说:“这正是北约的问题所在。”
希拉克的这些话被法国《解放报》的记者听见,最后不胫而走,甚至险些酿成一场外交风波。布莱尔紧接着在是年7月上旬于苏格兰召开的八国峰会上拐弯抹角地回击了希拉克几句。
就在希拉克先生对英国菜表示不满后没几天,美国的小布什总统竟然当着英国东道主的面拒绝享用号称苏格兰第一菜的“哈吉斯”。对此,这位英国首相其实也是见人下菜碟,不但布莱尔没有出声大气,英国报纸也没说一个难听的字眼儿。
美国的《纽约时报》1999年曾经发表了一个评论称“按照每平方公里所制作的恶劣食品计算,英国是世界上文明地区最糟糕的国家”。该评论甚至把英国人引以为豪的康沃尔馅饼(cornwallpasty)比喻成“挡门砖”。
该文一出,英国人气愤难当,竟然有一人焚烧美国国旗以示抗议。其实,布什所说的“哈吉斯”是与英格兰的康沃尔馅饼齐名的苏格兰传统美食。它是一种将肉馅和燕麦装在羊胃(羊肚)中烹制而成的传统食品,在英国特别是苏格兰享有盛誉,英国各大超市也有塑料纸封好的“哈吉斯”出售。
餐桌上的“盐、胡二君”
有人说,英国上流社会的人吃的东西里几乎不放任何佐料,女王的食物里面最多放几粒黑胡椒。
不论是在超豪华酒店还是在寻常百姓家,英国的餐桌都放着两个瓶子:盐瓶和胡椒瓶。讲究的餐桌上的这“盐、胡二君”不是小瓶,而是木制或玻璃材质的研磨器,用餐者可自己动手把器皿中的盐粒和黑胡椒研磨成粉撤在菜上。千万不要小瞧这“盐、胡二君”,一顿盛宴,味道有时可全凭它们二位。
作为记者有幸品尝了不少英国大餐,知道在餐桌上自己动手加盐、加胡椒的重要。但第一次在一个豪华的城堡宾馆吃的那顿“盛宴”让我至今难忘。
那是伦敦市中心的一家五星级酒店,当时国内某省省长带领了一个阵容强大的招商团来英国。按照中国的标准,当天的晚餐真可以说是便饭一餐,但在英国却已是盛大宴会。
三道菜的宴会已是盛大。第一道是开胃菜,几片绿菜叶,外加奶酪之类还算可以。没有想到第二道大菜就让我这个中国“美食家”露了“丑”。每人一盘的大菜,其实是一块大概二两重的蒸鱼。盘子摆得很精美,中间是一块冒着橄榄油热气的鱼肉,旁边是一抹绿色的油彩式调料。
鱼显然很新鲜,没蒸透的中间部分还依稀可见血丝。尝一下,没什么味道,连咸味都没有,想当然认为旁边那绿色的配料就是芥末泥。浅浅地舔了一下,没味,再尝一口,仍然没味。
肯定是错了。我直接招呼一位服务生,问是否芥末有问题。小伙子很礼貌地说到厨房问一下。
等了半天没人,等旁边的英国客人大快朵颐时,小伙子过来,小声说:“对不起,先生,那绿色的配料是菜汁土豆泥,不是芥末。”
“这么配能有什么味道呢?”
“对不起,您可以用桌上的盐和胡椒。”
白色的鱼和绿色的土豆泥,都没有什么味道,想要味道,请用盐和胡椒。正餐用毕,我才悟出了英国大餐的妙处。吃了一次真正原味的蒸鱼。
英国人弄坏了自己的胃口
偶然间,在市面上发现了一本有关英国人吃食的书,让我对英国人的吃食之“讲究”恍然大悟:《糙食不列颠:英国人是如何弄坏自己的胃口》。别的不说,这本书中的一些数字和事实就让人耳目一新。
在这个拥有被施罗德、普京、希拉克和布什等“国际明星”当笑话说的食品的英国,竟然有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发达的食品书籍和电视专栏节目。
英国的电视上每天都播放烹饪比赛、烹饪教学节目。英国人的书架里充斥着烹饪、饮料书籍。2005年,英国的小说类书籍出版增加了5%,而食品、饮料类书籍的出版量竟然增长22%。而英国人喜欢看烹饪电视节目、买烹饪书籍,但到头来还是进超市买三明治、面包和半熟食品,回家一热了事。
美国人被世界上公认为制造麦当劳、肯德基、汉堡、薯条之类油炸“垃圾食品”的超级大国,但连美国人都能够在饮食上拉英国人垫背,这不能不让英国人怒火中烧——《糙食不列颠》的女作者在书中就说,美国人与法国人、意大利人合伙向英国饭发动进攻,让人有被朋友“背叛”的感觉。
也难怪,就连英国的查尔斯王子都坦言:过去的两代英国人似乎已经不再把吃饭当成一种享受,吃饭对英国人来说似乎就是大工业的一部分,就是人体的补充燃料而已。
也许是为了“自觉驴毛短”,为了吸引日本人到英国学习、旅游,英国驻日本使馆的文化处在网站上人们常问的问题中,把英国食品列在第三位的位置。
中国人或亚洲不少国家的人肯定不理解,在英国,经常上电视、广告等的名流中竟然有几个光辉灿烂的大厨。这些大厨不但有自己的明星餐馆,还有自己的网站,网站里博客、录像、图书介绍、最新菜谱、热点话题一应俱全。
尽管英国人对吃很讲究,但是英国饮食却受到包括一大国政要在内的各等人的公开讥笑。作为新华社驻伦敦记者,马建国在英国生活数载,对英国饮食深有感触。在他笔下,英国饮食的边边角角、点点滴滴透露出英国文化韵味,也带领着读者走进了一条深入了解英国的路径。